冀辽吉黑蒙环线游(11)中华巴洛克

少将卡卡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7168689</p> <p class="ql-block">  “巴洛克”是泊来语,词源于葡萄牙和西班牙语的“barroco”,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起初,凡是缺乏欧洲古典主义均衡和规范的作品都被称作“巴洛克”,带贬义;后来这种自由豪放的艺术风格竟然风靡整个欧洲,而且不仅限于艺术领域,还涵盖了文艺、绘画、建筑、装饰等诸多方面,给人带来了动人心魄的视觉和听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  “中华巴洛克”,我国自己的“巴洛克”能给游人带来怎样的心动和感受?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来到了道外区南头道街64号“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到达“巴洛克”约下午3点多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一来避免夜景繁华,人多拥挤;二来工作日时间,游人不多,商店不忙。正如所料,在接下来的游览中,游人的确寥寥无几。</p> <p class="ql-block">  中华巴洛克文化街区是一个区域,主要游览区集中在南头道、二道、三道街及周边,区域中的院落和楼房,也有多少号院、几号栋楼的编号。</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现在的巴洛克区域历史上叫“傅家店”。19世纪末,街道形成是19世纪末中东铁路修建和松花江通航,大量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使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的大都市。国内一批成功的民族工商业者,也在此建造了许多具有欧式外貌、中式四合院传统格局的建筑。所谓“前店后厂、商居两用”,就是建筑立面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尖塔、穹顶和大立柱,同时内部空间则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布局‌。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的一大亮点。如闯关东后代发家的杜锦祥的“哈尔滨小铺”,琦峰酱骨饺子城老楼,宫华会,六合顺等都是这类建筑样式。</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中华巴洛克街区不仅是一个商业街区,也是考察哈尔滨百年变迁的历史博物馆。人们之所以喜爱这里,沿街游览,既能欣赏哈尔滨老街的建筑之美,也能体验哈市市井文化的韵味,还能品尝道里正宗的锅包肉、熏卤鸭、铁锅炖、张铺包子、老昌春饼‌等可口美食。</p> <p class="ql-block">  巴洛克入口处,立有关公雕像,既“守护”居住在此的达官贵人、富豪商贾平安无事,也“保佑”经营商家、杂耍卖艺之人财源广进。</p> <p class="ql-block">  许多西式建筑背后建有属于当地人快乐的小剧场、大舞台,每到节假日、庆典日,歌舞、相声、评书等轮番上演。反映历史往事的壁画、雕塑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在“相依巷”巷口,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1931年10月,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在哈尔滨求学,在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居住。萧军与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到旅馆看望萧红。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萧军搭救萧红逃出旅馆,当萧红与萧军行经中华巴洛克街区内一条小巷时正逢暴雨,无法即刻前行只好相依相偎于此躲风避雨,萧红后来回忆称这段‘没有青春只有贫困’的生活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故此巷得名‘相依巷’”。</p> <p class="ql-block">  巴洛克文化街区最著名的建筑,当数徐世昌的总督府。三层西式洋楼样式极为别致。由于走廊和楼梯外露,给人感觉既像一座兵营,也像一所学校。当时时任军机大臣的徐世昌,于1907年6月至1909年2月负责东三省治理,居住于此。在任期间,徐世昌广招留学回国人才,重振吏治,惩治腐败,扶持工商业,振兴东北工业,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贡献,也为后人留下赞誉的口碑。</p> <p class="ql-block">  “一国两朝发祥地,浪漫东方小巴黎。”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作为哈尔滨市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整个街区展示了巴洛克风格和中国传统元素的完美结合,国内罕见。“中华巴洛克”之名起得既形象、又贴切。</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9日晚上写于哈尔滨中央大街华特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