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池散记(二),悠悠宋塔

白桦树

<p class="ql-block">  东华池散记(二) </p><p class="ql-block"> 悠 悠 宋 塔</p><p class="ql-block"> 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种独特的建筑,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还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追逆其源,很早始于印度,最初是人们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造的,佛教徒认为塔是佛教的主要膜拜对象,象征着对佛祖的敬仰和纪念。大约在西汉未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在北方和中原一带流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塔文化,其从建筑材料上来说,有木塔、石塔、砖塔等,还有金塔、银塔、铜塔、铁塔、琉璃塔等多种形式,从塔的平面结构上,可分为正方形、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从塔的层级上来说,可以分为三、五、七、九层,从塔的构造上可分为楼阁或、密檐式、霞铂式和亭阁式。这不仅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佛教建筑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消灭了多个割据政权,结束了长达72年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军事、文化,教育走向鼎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更进一步加强统治,统一思想,教化民众,以求国家昌盛,地方安宁,赵匡胤对佛教的传播予以支持,令朝廷下旨在全国各地赐额寺院修建佛塔,派遣僧人去印度求法,设立译经院,这些举措,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地方官员和民众也纷纷响应,或拔地、或出资,一时间,修建佛塔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p><p class="ql-block">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它南控关中,北扼狄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陇右与古代两京的重要途径之一,北宋时期,庆阳(称庆州)的农业和畜牧业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塔建筑就在甘肃境内兴盛起来了,河西走廊和陇东地域内的寺院佛塔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据载,在庆阳境内,共有十余座比较重要的古塔,而华池县境内就有7座,它们分别为豹子川双塔、盘龙寺石造像塔、白马石选象塔,脚扎川万佛塔、塔儿洼石塔和东华华古塔,其中,东华池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宋代砖塔</p> <p class="ql-block">  东华池砖塔,它耸立在东华池古城西山半山腰,是东华池古城的标志性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当初冬的晨曦划破东方的天际,第一缕霞光便映照在西山塔体上了,一瞬间,整个塔身仿佛披上了一件熠熠生辉的金丝镂衣,更为奇妙的是,塔体层层翘起的檐角上,悬挂着五十四盏拳头大小的铁铃,习习山风里,铃声荡漾,那悠悠的叮当声,划过了山峁,划过了树梢,落在了这个小山村的家家户户……</p><p class="ql-block"> 拐进街中小巷,沿着一条石板路缓步前行,坡底路过农家鸡棚,门楼旁拴着的黄狗盯着我陌生的面孔旺旺吠叫,拾起路旁木棒提在手里,心里才安稳了些,山路两旁草木苍幽,高大的油松遮天蔽日,半山腰一处平台上,灰白色的围墙之中,高大挺拔的砖塔座落其中,山下的川道烟雾燎绕,修建高速的车辆来来往往,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间断的说话声隐约传进耳际,但砖塔寺院却是一片静谧,一面半人高的石碑立于塔前,上书“东华池塔",落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时间2O01年6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东华池砖塔,始建于北宋宋哲宗元符元年(1089年)和宋微宗宣和元年(1119年)4月,初为宝宁寺,据说在原东华池城西,有一处寺院,内含保峰院,观音寺,称宁静寺,后因战乱焚毁,距宝宁寺向南500米处另有一座3层6面小塔,周围有残存石像5尊。</p><p class="ql-block"> 塔身为巨砖结构,平面八角七层楼阁式建筑,通高26米,底部高3米,其下无台基,底座每面宽3.29米,东面开一券门,门高1.87米,宽1.04米,深2.88米,塔内呈八角形塔室,每面宽O.97米,直径2.4米,抬头仰望,空荡的塔室似幽深的通道,听说以前塔内有供人上下的木梯,攀爬其中,透过塔身窗孔可腑瞰塔外,后因年长日久,木梯日渐损毁。</p> <p class="ql-block">  从座身第二层起每层高度依次降低,各层塔檐施有仿木斗拱和仿木砖雕檐椽,青砖平座外置青砖栏杆,栏内可行人,栏杆砖面刻有云纹、奔鹿、飞风、猛虎等浮雕,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各层每面间隔设有真假门各一,真门单砖卷顶,门户洞开,假门紧闭,两者中间设有方形假窗,窗面刻有铭文,塔顶为葫芦型刹柱,柱顶嵌有宝珠,整体塔身建筑精美,结构严谨,雕刻细腻,华丽宏伟,是古代塔类建筑难得的精品,对于此塔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p><p class="ql-block">七层层,八棱棱</p><p class="ql-block">二十四个窗门门</p><p class="ql-block">还有五十六个风玲玲</p> <p class="ql-block">  关于它的建造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相传,当年建塔时,朝庭规定,必须在150天完工,如果超时,所有工匠都将问斩,接到指令后,工匠们不敢怡慢,夜以继日加紧施工,到了149天下午,太阳己压山顶,可塔顶还没有砌成,工人们累的精疲力尽,一个个倒在塔下睡着了,半夜时分,凉风微起,恍惚中,一位银发长髯的老者飘然而止,对着沉睡的工匠们说:匠人们啊,天快亮了,你们快醒来吧,起来只须把砖头扔上塔顶就行了。说完就悄热离去,工匠们猛然惊醒,方知是一场虚梦,但大家不敢有丝毫异念,按着刚才梦里的叮嘱,一齐向塔顶上扔砖头,说来也怪,扔上去的砖头竟自然而然的紧紧镶在了一起,塔顶很快就砌成了,这时,雄鸡鸣啼,东方发亮,待一抹霞光撤向山峁时,一座巍峨的砖塔峻工了。从此,这段神奇的传说在当地就流传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此塔在明金时期多次修缮,清后再无修复,年长久远,风雨侵袭,寺院荡然,砖塔残损严重,2012年,经多方努力,国家文物局拔专款210万对塔体进行全面修缮,经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西安市古代建筑有限公司和华池县文化局三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并新修仿古围墙120米,2013年11月维修工程结束,修葺后的砖塔金碧辉煌,光彩万千,重显雄姿,在日月变换中,它似一位无言的老者,历经风雨沧桑,静静地守望着这方天地,庇祐着这片美丽的山水和勤劳善良的子民,每当铃声响起,在袅袅炊烟的早晨,人们就想起了那段神奇美丽的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冬月住笔于东华池)</p> <p class="ql-block">尚广元,甘肃宁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庆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东华池林区派出所所长,一级警督警衔,三级高级警长,庆阳市作协会员,闲暇之余,爱好习作,摄影、书法、在《今日头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报》《美丽D西北》《陇东报》《北斗》《九龙》《庆阳乡情文艺》《美篇》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通讯,散文及随笔感想七十余篇,愿以文会友,交流生活感悟,体验百味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