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媒体报道,修缮完成的养云轩正被打造成颐和园研究院。将于今年10月中旬正式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曾来颐和园去游览养云轩,没想到吃了闭门羮。近日听同学说养云轩真的已开放,11月20日,我又兴致勃勃地去逛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 1998年12月,北京皇家园林一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获得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好奇怪!仁寿殿前游客廖廖无几,竟然有机会拍到没游人的仁寿殿全景。</p> <p class="ql-block"> “扮戏楼”似为我们开专场。</p> <p class="ql-block"> 养云轩是颐和园中现存不多的乾隆时期的建筑。位于乐寿堂以西,排云殿以东,长廊以北。</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p> <p class="ql-block"> 出乐寿堂,迈入邀月门,长廊的北侧有一座西洋门的院落,那就是养云轩。</p> <p class="ql-block"> 养云轩门前有莲塘,俗称葫芦湖,湖上架有一座单孔汉白玉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养云轩单独布置的西洋门别具匠心,精致小巧,起到新奇夺目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养云轩的大门,高2.62米,面阔4.4米。两重平顶上有九个宝瓶。门上方镌刻石额“川泳云飞”,外侧石刻楹联“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惺香雨霏微”。</p> <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关着西洋式大门的养云轩。</p> <p class="ql-block"> 养云轩为一所四合院,正殿五楹,东厢房名“随香”,西厢房为“含绿”。是随慈禧来园时嫔纪、命妇、格格的休息之所。慈禧的女画师缪素筠曾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 养云轩意为“养蓄云气之轩”。</p> <p class="ql-block">西厢房“含绿”</p> <p class="ql-block">东厢房“随香”。</p> <p class="ql-block"> 建筑间的连接回廊。</p> <p class="ql-block"> 东厢房“含绿”外,有一棵宝贝的桂花树生长在玻璃房中。</p> <p class="ql-block"> 西洋门内侧石刻楹联“群玉为峰楼台移海上,众香是国花木秀人寰”。</p> <p class="ql-block"> 出养云轩,过汉白玉石桥,沿湖边向西,前往排云殿。</p> <p class="ql-block"> 排云门前的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排云门</p> <p class="ql-block"> 进入排云门,方知排云殿在维修,下决心,2024年第二次登佛香阁!</p> <p class="ql-block"> 排云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 佛香阁东侧为转轮藏景区,由两层的北殿(转轮藏)、东西转经亭、万寿山昆明湖石碑和牌楼组成的一组佛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德晖殿</p> <p class="ql-block"> 德晖殿下方西侧,有组建筑群即五方阁,建筑群中央坐落着著名的铜殿——宝云阁,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p> <p class="ql-block"> 德晖殿前,向南远眺昆明湖,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佛香阁位于颐和园内万寿山前山台基上,南俯昆明湖、排云殿,北靠智慧海。</p> <p class="ql-block"> 佛香阁高36米,坐落在高21米的台基上;共有三层、八角、四重檐,为攒尖顶,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内部建筑结构复杂。</p> <p class="ql-block"> 佛香阁北,为佛教建筑“智慧海”,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后毁于英法联军,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佛香阁院内通下后山的门不开,只能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的一年四季365天,无论什么时候都让你觉得美不胜收,会让你心情悦愉。我将10月28日拍的颐和园后山秋色照片放在这里几张吧!希望你们喜欢!</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内苏州街。</p> <p class="ql-block">谐趣园</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