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南古镇九重九,莫如大通瞅一瞅”。</p><p class="ql-block"> 铜陵大通古镇,一个从小就熟悉的名字,一个离我老家青阳才40公里的名镇,一个直到退休后才去“瞅一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古镇历史悠远、徽风古韵,两条老街隔着鹊江彼此相望。</p><p class="ql-block"> 古镇生活古朴、满街烟火,被称为“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 古镇因水成驿、商贸发达,曾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为“安徽四大商埠”。</p><p class="ql-block"> 古镇多元文化汇聚、文化特质鲜明,曾有中西文化交融的“小上海”之称。</p><p class="ql-block"> 古镇因“明清天下首镇、九华佛国天门、江豚生活乐园、江南诗意水乡”四大特色而享誉于世。</p><p class="ql-block"> 大通大通,通天下,通古今。</p> <p class="ql-block"> <b>大通古镇:长江在这里拐了个弯</b></p><p class="ql-block">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万里长江在这里拐了个大弯。</p><p class="ql-block"> 亿万年来,江水冲积,逐渐形成一个江心大洲----和悦洲。因形似荷叶,最早叫荷叶洲,清朝水师提督彭玉麟改名“和悦洲”,寓意“和颜悦色”。和悦洲靠近长江南岸,与江岸隔着的长江水道叫鹊江。最早的大通古镇,就是建在和悦洲上的和悦老街。</p><p class="ql-block"> 鹊江岸边是澜溪老街,两条老街隔着鹊江千年相望。澜溪老街边上还有一个千亩大湖祠堂湖,祠堂湖一头连着长江,一手牵着青通河。</p><p class="ql-block"> 大通古镇就是建在这片河湖港汊之地,拥有“长江拐弯,大海回头”的特殊区位,水上交通极为便利。又处于安庆、池州、铜陵三地的交汇之处,所以大通自然成为安庆与芜湖之间轮船中转的重要码头和周边四方交汇的要津。</p> <p class="ql-block"> 大通古名澜溪,古镇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建镇历史也有1000多年。西汉时就在此设立“梅根治”,唐朝时曾设立大通水驿,北宋开宝8年(公元975年)建镇。明朝时仍为水驿,并在此设立巡检司、递运所、水泊所等经济检查机构,自西汉以来,一直都是水陆交通要津。</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青通河发源于九华山,是佛教信徒朝觐九华的“礼佛古道”,建于河边的大士阁,有“九华山头天门”之称。</p> <p class="ql-block"> 然而,大通古镇作为近代沿江流域重要商埠,还是始于清朝咸丰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的80多年间,尤其是清朝末期到民国二、三十年代最为繁荣,一度发展成为拥有七八万常驻人口的沿江重要商埠。随着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新增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大通成为英国商船的停泊地。一时际西洋文化、海派文化纷至沓来。屹立于长龙山上的天主教堂钟楼,就是天主公教会的西班牙神父所建,鼎盛时期的和悦洲,民间称之为“小上海”。</p> <p class="ql-block"> <b>澜溪老街: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b></p><p class="ql-block"> 一座城镇最真实的样子,是民间烟火。而大通的烟火气在澜溪老街。</p><p class="ql-block"> 在澜溪街头,雕刻着“大通”二字的大理石牌坊,矗立在澜溪街头临江的亲水平台上,一座民国时期的大房子赫然挂着“侵华日军俱乐部旧址”的牌子,一栋徽派建筑的墙上写满各种“老字号”的名字,历史的屈辱和沧桑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走进澜溪老街,仍然延续着过去格局,前门朝大街,后门对江边。长长的街道向前延伸,七八米宽的路面铺着方形石板(这是我见过的最宽的老街),街道两旁展现着100多年来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两层式徽派老建筑住着地道的原住民,他们在门前摆着摊子,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 老街的“百年理发店”还在营业;“夏洪兴老秤行”的老师傅,还在戴着老花镜,精雕细琢地做着祖传的制秤手艺;卖渔网鱼篓的老板守着店铺看着手机,相必长江禁渔对他有所影响;“大通照相馆”和“钟表店”门面还在,但都改了行卖土特产。手工制作小磨麻油的,手摇石磨磨黑芝麻粉、磨红辣椒酱的,洗鱼剖鱼腌制干鱼的,家家都做,尽管游客稀少,但都忙的不亦乐乎,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活。门前摊上摆满了自制的大通特产:铜陵白姜、小磨麻油、黑芝麻粉、香辣菜、豆腐乳、辣酱、渣肉粉、红薯粉等等。</p> <p class="ql-block"> “鱼”是老街的主角。腌制的干鱼,晒的满街都是。早在唐宋时期,澜溪老街便是长江上驰名的鱼市,曾以“渔盐城市”闻名天下。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在《舟过大通镇》里写道:“淮上云垂岸,江中浪拍天;顺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芦狄偏留缆,渔罾最碍船;何曾怨川后,鱼蟹不论钱”。想要吃江鲜,到大通赶早市!这是铜陵市民在长江禁渔前常挂嘴上的一句话。 </p> <p class="ql-block"> 走在老街,麻油的香气、晒干的鱼味、琳琅满目的土特产,融入满条街巷、座座古宅,把古镇妆点得声色味香,凝结成厚重而又美好的生活滋味。澜溪老街上这种独特的市井味,构成一幅生动的市民生活画卷,难怪被人称作“活着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b>和悦老街:断壁残垣难掩曾经的繁华</b></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大通是和悦老街。</p><p class="ql-block"> 在和悦码头乘着免费的轮渡渡过鹊江,登上和悦洲,只见一片残墙断壁。和悦老街因连遭战争和长江洪水祸害,早已繁华不再,成了一处“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 老街居民因1998年长江大洪水而整体搬迁,从此老街基本废弃。二十多年来,变成了遗址。尽管如此,和悦老街的基本格局仍在,“三街十三巷”仍旧横卧在和悦洲的南鹊江边。</p> <p class="ql-block"> 走在1800多米长的石板路上,两旁的残墙碎瓦似乎在讲述着过往的历史,众多遗址也在向游人诉说着不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三条街道平行于鹊江之畔,十三条小巷勾连起三条街道。头道街主要是商铺。二道街是行政管理中心,汇聚着行政、税务、工商、金融、商会等办事机构,警察局、保安团部、电报总局、大通报社、省政府二衙也都设在这里。三道街主要是居民区。在三条街的中心位置还有一条中山路,为街区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清朝末年,曾国藩在大通建过“盐务招商局”,统管皖赣湘鄂四省盐运调拨;1900年爆发的大通自立军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序幕,大通成为辛亥革命期间安徽省军政府所在地;民国时期,安徽省府曾短时间设在这里,后迁回安庆。到抗战之前,大通街上遍布近2000家商铺和工场、六家银行、八大银楼、八大钱庄、八大商帮会馆、四家报馆,还有发电厂、医院、药店、国立十六中学、大通女子学堂等,常驻人口达到七八万人,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那时节,连接大小轮码头的中山路,整天人流熙攘,黄包车昼夜往来。街上遍布餐馆、客栈、商铺、戏园、钱庄、银楼,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散着茶干、炆蛋、蟹黄汤包的浓香。街头不时走过身着旗袍哼着戏曲的女子,脂粉香气随风飘散。影院张贴着周璇和胡蝶的月份牌与海报,各家戏园请来京剧名家万筱楼和黄梅戏名角严凤英。大关口广场常有杂耍表演,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即便到晚上十一二点,鹊江两岸也依然灯火通明。老大通人回忆往事时说:真不是吹,连大作家郁达夫,也会到十六铺码头买张船票,乘小火轮从大上海来到“小上海”找寻写作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和悦老街,侵华日军轰炸过、占领过,98年大洪水淹过,曾经的繁华在天灾人祸面前逐渐湮灭。如今的老街虽已废弃,但仍有少量居民居住,他们舍不得这片家园。而和悦洲,如今也成为江豚的保护地和铜陵市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每天有6至10万斤的新鲜蔬菜从这里批发运出,鹊江渡轮上运菜的板车三轮车络绎不绝,景象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b>今日大通:宜居宜游两相宜</b></p><p class="ql-block"> 与许多古镇一样,大通古镇是最典型的“因水而兴,因水而废”。现代化大交通的发达,使大通的水路运输地位急剧下降,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又将古镇抛在了身后。</p><p class="ql-block"> 环顾大通四周,铜陵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沪渝高速(G50)、京台高速(G3)及京福高铁、宁安高铁在这里交汇;九华山机场距镇区仅17公里,万吨深水良港铜陵港更是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如此,反而让大通保留了一些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少了大都市的喧闹,成为静享慢生活的难得之地。</p> <p class="ql-block"> 几千年的岁月沉淀,让大通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与厚重的古镇文化,被现代化大交通包围的大通,反而遗留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旖旎的山水风光。</p><p class="ql-block"> 土地肥沃的和悦洲已成为无公害蔬菜基地,站在洲头望一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苇草丰茂的永兴岛,成了候鸟的天堂,站在湖边吼一声,成千上万只候鸟腾空而起,惊艳你的眼球。回到澜溪老街坐一坐,品一杯绿茶,享一份安闲。沿着祠堂湖边走一走,湖光山色映入眼帘,古镇风貌尽收眼底。登上长龙山顶望一望,教堂钟楼与大士阁隔湖相望,中西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拥有如此美景的大通,你岂能不拎着相机赶快来打卡?</p><p class="ql-block"> 大通境内还有一座羊山矶,风高浪急,悬崖绝壁,是《量江记》和《渡江侦察记》两大历史传奇故事的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 一条鹊江,隔开了两条老街,但隔不开历史的脉络。今天的大通古镇,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最佳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影视产业优秀园区(基地)”等一系列殊荣。</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的鹊江,“半江萧瑟半江红”,两岸古街在历史和未来之间回响。想必古镇的夜晚也很迷人。</p><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文图</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11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