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参村位于河源市龙川县细坳镇的西北部是广东省的最北端,与江西省定南县的天花镇紧邻,属高寒山区,境内山峦重叠,毛竹林立,景色宜人。村庄四周,五峰环绕,犹如五匹腾飞的骏马,当地人称之为“五马归槽”。在宋元时代,这里是贯穿南北的古棧道;在明清时期,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驿站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驿马络绎不绝,小参村自然成为南北水陆往来的落脚点。</p> “肇始於宋末,兴旺于明清”。起初,在小参村定居的有白、缪、陈、徐等十余姓人,古街店铺60余间,有盐站、客棧、旅馆、伙店、铁铺、缝衣店、杂货店、 理发店、修补店、布匹店、药铺、肉行等。“头老隆,二贝岭,三小参”的商贾歌谣便是小参村商贸兴盛时期的历史见证。后来,白氏等十几姓人因经商而迁出小参村。明万历年间,李维韬从细坳半径中村迁至小参村,成为小参村李氏开基先祖。李氏族人和睦乡邻,艰苦创业,人丁兴旺,渐渐成为该村的主要姓氏,如今,小参村多为李姓。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小参农会主席李云山与兴隆农会主席龙家运组织了一支秘密“运盐敢死队”。以仪象楼为运盐秘密转运站,在三年的时间里冒着生命危险往中央苏区输送食盐近3000多吨,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云山,曾用名李协林,出生于1867年,1935年11月去世,广东细坳镇小参村人。大革命时期,李云山跟随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运动。民国十三年 (1924年)在广州广州念书时,参加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的首期农讲所学习,接受共产党农友组织起来进行农民运动救国的真理思想。同年4月被孙中山大元帅委任东江第十支队游击司令,协助讨伐粤东陈炯明叛军。民国十四年(192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龙川县党部执行委员、商民部部长,积极指导农民运动,在家乡小参村成立“五兴龙农民协会”,组织农民与地主豪绅进行反苛捐杂税斗争,在小参村周边地区最早实行“二五”减租减息农民运动,两年多时间后因白色恐怖,农协被国民政府解除。 土地革命时期,小参村受到江西红色革命影响,小参村的进步志士又与江西安远红军取得联系,在白色恐怖最紧要关头,苏区红军断粮断盐。李云山组织小参村的李伟民、李炳文、李帮文、李祥文与江西定南兴隆村农会主席龙家泰,地下情报员龙树华、龙家木等人秘密组织“运盐队敢死队”为苏区红军运送食盐。后因国民党特务跟踪,李昆林、李炳文叔侄因“运盐”被国民党抓捕。李炳文、李帮文、李祥文、李昆林家乡的龙井屋被查封、私藏的食盐被抄扣,龙井屋的门被钉封,只可在屋侧面挖个小洞口让屋中几十号老幼爬进爬出,作为出入通道,小参群众遭受敌人疯狂镇压,损失惨重。 仪象楼作为运盐秘密转运点,是小参村李氏祖屋,建于清代。坐西向东。二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客家方形屋。面宽30米,深16米,建筑占地面积480平方米。青砖墙基夯土和土砖混合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厅房泥土地面,过道、天井地面鹅卵石铺砌。有六厅、三天井、二十房间、一余坪,总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大门麻石门框、门礅,木栊门,木门页。下正厅有二圆木柱和屏风,上正厅正壁有神龛。<br>仪像楼蕴含着李氏家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李氏先祖在建仪像楼时以“璿玑玉衡为仪象之权舆,然不见用於三代。”(《明史·天文志一》)之地理天象为建楼准则,取“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韩诗外传》卷二)、“及夫立体建形,向背同现,文字之用,又有不周,于是委之仪象。仪象之用,足以成体,故铸铜雕木之术兴焉。”(章炳麟 《文学总略》)之意为宗旨,希望家族多出有修养、有信用的君子,兴旺发达,希望社会安定太平,故名取仪像楼。<br>仪像楼的“仪”字说明此建筑的庄重性、礼仪性或具有其作为某种重要仪式场所。“像楼”则是用来藏书、祭祀等形象特征的楼阁。当“像”与“楼”结合时,意味着这座楼阁在形态、功能或象征意义上代表着在李氏家族中希望和未来。 <p class="ql-block">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派东纵朱文和、蓝梅昌到具有群众基础和革命斗争经历的小参村组建游击武装。小参村120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并带动张田村、大河村20多人,组建了以小参村人为主的“小参游击连”(共140多人),此连后编入东纵二团三营九连,朱文和同志时任三营营长(九连属他部所辖),“小参连”随大部队参加解放定南、上坪、龙母、老隆、兴宁直至广州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小参连”大部分人留在广州公安部队工作。如今,小参村已打造成为广东省河源市红色教育基地,与江西定南的苏区盐道连为一体,游人络绎不绝,成为赣粤边境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刊发《天津散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