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像中邪似的,在我离开采莲河的那一刻,就为下一个相约作好了准备。</p><p class="ql-block"> 采莲河是地名,也是一条河。是昆明盘龙江的一条支流,我不管她流经什么地方,总之,她已经流进了我的眼里。</p><p class="ql-block"> 初冬时节,“大春哥”邀请了原红河州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奏员徐照阳老师、手风琴、二胡两栖演奏员汤维扬老师、钢琴师刘丹梅和几个乐迷朋友相约来到采莲河。</p><p class="ql-block"> 采莲河很美,是属于女性的,不是因为有“采莲”这个词。中国的成语词语自古以来都有源头的,古代许多诗词里跟采莲有关的大多是美丽动人的女子。唐代几位诗人都写有《采莲曲》,《诗经》里也有,其中有故事,也有传说。但那是古代,是传说。我们还是把目光移到现实中的采莲河吧。</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原以为这里会有很多铺满了河床的莲。来到跟前才发现自己的判断有误,她跟莲一点关系也没有,倒是跟女性有关,跟男性也有关。举目四望,两岸抖音、拍照的都是女人,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男人都是陪衬,他们身上多是挂着女人的包,还得听女人指挥如何对焦。</p><p class="ql-block"> 采莲河的河面清澈透亮,像面镜子,也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妙龄女子,由北向南,步履缓慢而不失优雅的穿过两岸的树荫。又像一条绸带轻了又轻的穿过一座红桥,一路挥着风飘香袖的妩媚远去……</p><p class="ql-block"> 其实最抢眼也是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采莲河上的那座红桥,远远望去,那桥身像一个提篮横跨在河的两岸。不知这桥为什么要弄成红色,在这绿荫碧水之中,这是画龙点睛之笔,还是另有意蕴。</p><p class="ql-block"> 桥上拍照的年轻情侣很多,当然也有年长的,就如我们的“大春哥”葛建生和“白毛女”艾琼珊。他们夫妻俩是原个旧市歌舞团的,葛老师擅长手风琴和长号,也曾是团长。艾老师也曾在舞台上跳了很多年的《白毛女》,就是那个被黄世仁逼迫逃进山洞里藏着的喜儿。我不知当时的“大春”是班长还是排长。艾老师的“大春哥”倒是当了团长呢。“大春”和“喜儿”的家就住采莲河的附近,所以他们常常会到这里来散步。他们站在红桥上眺望夕阳,回忆当初的美好。他们几十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走到今天,风采依旧,感情依旧,确是让人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世间的爱情、婚姻就是一座桥,站在桥上真正欣赏风景的人不多,更多的是摆个姿势拍个照而已。当然,也有的人一生都没跨越过这座桥,他们把桥深藏在心底,用最优美的旋律幻想着桥的存在。譬如贝多芬、莫扎特……再譬如木心。但不管在桥上或是桥下,所有的真情皆是美好。</p><p class="ql-block"> 愿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桥,一座如采莲河上的那座红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11.21</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春哥和喜儿</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喜儿</p> <p class="ql-block">假装会拉琴</p> <p class="ql-block">他们才是真正的琴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