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11.20自驾游慈城古镇和余姚河姆渡遗址。我用美篇记录慈城古镇和河姆渡遗址的行程和人文历史文化,记录了行程喜悦与视觉盛宴与朋友们分享,让旅行的快乐跨越时空,传递至每个人的心间。分享感动,记录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30从家里出发,10:30抵达慈城古镇,至14:00结束游览,14:30到达河姆渡遗址,15:30结束游览,结束一天行程,返回慈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古镇,曾被赞誉为“江南保存最完整古县城”。慈溪县名却经历了千百年的变迁。在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慈溪县衙丢失了县印,为了防范县印被歹人所得,地方官请奏朝廷将县名改为“慈谿(xi)县”。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500多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954年10月,为了建立商品棉基地,为了保障战略物资供应,特别是棉花生产,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地区被合并,建立了新的慈溪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县治从慈城镇迁至浒山镇。</span>这次调整不仅改变了慈溪的行政区划,还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 直至1956年,随着国家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县名改回了“慈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地图来自网络致谢作者)现在的慈溪市地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4年前慈溪县地图。</p> 校士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浮雕慈溪县校士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古镇校士馆是慈城镇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捐资建造。校士馆原为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考试场所,主要用于童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基层选拔人才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士馆俗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度下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延续至清朝末年,主要通过设科考试选拔官吏。校士馆作为童试之地,每年吸引大量学子前来参加考试,是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重要体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士馆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布局典型,分为前院和后院,共有117间房屋,包括大门、仪门、堂室、廊舍、偏房等。建筑风格朴素,再现了历史上县级科举考试地的模样。考试时,考生需在狭小的考屋内进行,每间考屋有考桌四张,凳子四条,考生需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考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挑试所位于校士馆的后院,是科举考试中发卷、归号、弥封、阅卷等官员的工作室。在科举考试中,挑试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确保了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谨性。挑试所的设立,反映了科举考试制度的严密性和对公平性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地玄黄”这一词汇源自《千字文》的开篇,它描绘了宇宙初创时的混沌状态。“天”代表宇宙的高远与无限;“地”象征大地的辽阔与深沉; “玄”指天色深邃,寓意宇宙的神秘莫测;“黄”则描绘了大地的本色,寓意着生命的孕育与滋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校士馆中,“天地玄黄”不仅是对宇宙自然的描绘,也象征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探索精神。</p> 科举考试制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p><p class="ql-block">(1)、童试(童生试):初步阶段,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者称为童生,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县试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内进行,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p><p class="ql-block">(2)、乡试: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级,又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由秀才参加,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p><p class="ql-block">(3)、会试:科举考试的第二级,又称春闱或礼闱。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者必须是举人和国子监监生,主考官称总裁,由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担任。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p><p class="ql-block">(4)、殿试: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也有时委派大臣主管)。在会试后紧接着进行,考试内容主要是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结果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正式宣告终结。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不可忽视。尽管存在一些消极影响,但科举制度在促进教育发展、打破阶级壁垒、提高官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p> 慈溪县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古镇是慈溪县的旧址,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至1954年一直是慈溪县的治所,历时长达1216年。1954年,慈溪县治迁至浒山镇,慈城镇随之划归宁波市江北区管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古县衙是慈溪县的历史象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县衙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反映了古代官署的特色,中路主体建筑包括大门、仪门、广场、六部房、公堂、川堂、二堂、清清堂等。古县衙不仅是一个行政机构,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缩影,展示了古代官员的生活与工作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县衙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路主体建筑按中轴分东西建设,东侧为户房、钱科、粮科,西侧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外,县衙内还有后花园,景色雅致,是江南地区园林中常见的假山、长廊、亭台,种植有各种花草和竹林。古县衙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反映了古代官署的特色,体现了严格的形制和宏伟的气势。</p> 权刑用具~石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慈城古镇县衙中,杖刑和石凳主要用于对犯人进行体罚。杖刑通常使用大竹板或大木棍打臀部或腿部,而石凳则是犯人跪坐的用具。这些工具在古代县衙中广泛使用,体现了古代法律制度的严厉和惩罚的残酷性。</p> 孔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孔庙是浙东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孔庙。慈城孔庙始建于北宋雍熙二年(984年),庆历八年(1048年)迁至现址,历经多次修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孔庙占地面积17565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格局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气势宏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孔庙的历史悠久,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晚期重建,保留了光绪时期的原貌。中轴线上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和梯云亭,两侧为备弄。左右轴线上分别有魁星、文昌、节孝、名宦等祠,共有137间房屋和20余通明清碑刻34。孔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p> 明伦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古镇孔庙的明伦堂是古代的学堂,用于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明伦堂原名成德堂,是江南地区最为完整、最为古老的学堂。</p> 梯云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梯云亭是慈城孔庙中的重要建筑之一,位于中轴线上,紧邻大成殿。梯云亭的名称寓意着登高望远,象征着学问的不断提升和人生的进步。梯云亭的设计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大成殿、大成门 泮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城古镇孔庙的泮池是古代学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泮池位于孔庙大成殿前,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原为学宫之内环河。嘉定四年(1211年)建三桥于泮池上,名为泮水桥。泮池为半月形,直径约22.5米,四周环绕石望柱和石栏板,池上有一座南北向的三孔石拱桥,名为“圜桥”,桥长14.7米,宽1.75米。</p> 孔庙大门 慈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湖是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由时任县令房琯为灌溉农田而开挖的人工湖。初名“阚湖”,后因南宋学者杨简而得名“慈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湖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见证了从唐代到清代的变迁。湖心曾有僧人筑堤贯通南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县令孙知古在堤上建亭,后更名为“涵碧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县令胡观澜重建了六面重檐的“师古亭”。</p> 慈城古镇 河姆渡遗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具体地址在经河线浪墅桥村旁。年代:约7000—5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面积: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约4米。发现时间: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在建造排涝站时意外发现。</p> 双鸟朝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姆渡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该器物画面正中部以阴线形式雕刻出一幅寓意深奥的图案,中间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太阳纹,外圆上端刻出炽烈的火焰状,象征着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展翅欲飞的凤鸟,圆眼、钩喙、伸颈昂首相望,共同拥戴着太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掘现场因整修关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姚河姆渡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窗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