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松鼠马游客互动</p> <p class="ql-block">“印第安魔力”海棠</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智光重朗"牌坊</p><p class="ql-block">十方普觉寺(卧佛寺)前斜坡古柏甬道南端,原立有木制牌坊一座,牌坊阳面题"智光重朗",阴面题"妙觉恒玄"。原牌坊于1949年前后破损而被拆除,现存牌坊是1984年依原样复建的一座冲天式牌坊,顶部为庑殿式,四柱三楼,高12.5米,宽15米。</p> <p class="ql-block">300年古树长廊</p> <p class="ql-block">古树也可以认养</p> <p class="ql-block">十方普觉寺(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初名"兜率寺"。元代至治元年(1321)英宗时铸造铜质实心释迦牟尼卧佛像,长5.3米,高1.6米,重约54吨,为稀世之宝。</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年间,怡亲王允祥出资修缮,雍正十二年(1734)竣工,雍正皇帝钦赐寺名"十方普觉寺",并作碑文。曹家与怡亲王府关系甚密。曹雪芹居正白旗时,友人称他"寻诗人去留僧舍",知其常流连于香山一带寺庙内。</p><p class="ql-block">乾隆四十八年(1783),清政府对寺庙进行大修,形成了如今寺庙的格局。其古柏夹道、娑罗树、元代铜铸卧佛等为历来游览者所称道,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池中红鱼</p> <p class="ql-block">蜡梅花开</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是卧佛寺第一座殿堂。正中门额上悬"十方普觉寺"匾额原为清雍正帝所题,现悬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补题。殿内两侧供奉有哼、哈二将立像,他们是佛教的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内供奉有六尊佛像,正中是弥勒佛(民间俗称布袋和尚)坐像,两侧为四大天王泥塑彩绘像,弥勒佛后为韦驮菩萨站像。天王殿东侧有一丛古蜡梅,相传植于唐代贞观年间,俗称"京城蜡梅之冠"。</p> <p class="ql-block">三世佛殿又称"大雄宝殿"。殿门额上悬"双林邃境"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殿内供奉有三世佛坐像,中为释迦佛,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泥塑彩绘坐像。</p> <p class="ql-block">翘脚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卧佛殿是卧佛寺主殿。门额上悬匾额"性月恒明"为慈禧皇太后题写。殿内宝床上即为元代至治元年铜铸卧佛,佛像长5.3米,高1.6米,重54吨,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铜铸卧佛像。</p> <p class="ql-block">这座殿叫卧佛殿,殿内的卧佛是铜铸的释迦牟尼像。根据我国《元史》记载是在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铸成的,到现在已有六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当时英宗皇帝为修庙铸佛"给钞千万贯、增役卒七千人。"这尊铜像身高五米三,冶金五十万斤,作侧卧姿。卧佛的三面环立着十二尊泥塑像,是十二圆觉。这组佛像,是表现释迦牟尼临终前向他的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p><p class="ql-block">佛像铸造精致,体态自然,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艺术成就。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一直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并多次修缮,供国内外游人观瞻。</p> <p class="ql-block">往樱桃沟途中的竹林</p> <p class="ql-block">樱桃沟,系太行山第八陉,因溪谷中自然生长有大量毛樱桃而得名。据文献记载,自金代起,该处即为北京有名的游览胜地。</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一年(1654),由清吏部左侍郎任上退职的孙承泽隐居于此,因孙自号"退翁",故名此谷为"退谷",并作《退谷小志》。</p><p class="ql-block">樱桃沟因得天独厚的地貌、泉水、植被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其中既有名列"宛平新八景"之一的"退谷水源"(水源头) 和元宝石、石上松等自然景观,也有清初孙承泽别墅、民国周肇祥花园及历代寺庙遗址等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曹雪芹在正白旗居住时,经常散步至樱桃沟,也经常经樱桃沟翻山至白家瞳。樱桃沟的山水滋润了曹雪芹的生活与思想,并影响了其《红楼梦》的创作。</p><p class="ql-block">中国特有的第四纪冰川子遗植物水杉就被保育在樱桃沟。目前,已经长成为北方最大的水杉林。</p> <p class="ql-block">水杉是中国特有的子遗植物,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1943年7月11日在我国湖北利川磨刀溪采集的一份标本让这个物种成为了"活化石",也让它的发现成为二十世纪植物学重大事件。1948年5月,水杉被正式命名,从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今天,水杉的种子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被广泛栽培。</p><p class="ql-block">北京植物园于1972年引进水杉种子并进行播种繁殖,1975年定植于樱桃沟。樱桃沟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很适合水杉的生长。经过了50余年的培育,当年珍贵的水杉种子现已成为我国北方生长最好的水杉林,共有180余株,其中最高的达到29米,最大胸径近1米。目前,这片水杉林作为植物园樱桃沟的一道独特风景,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p> <p class="ql-block">又见松鼠</p> <p class="ql-block">水杉①</p> <p class="ql-block">鸳鸯戏水</p> <p class="ql-block">水杉②</p> <p class="ql-block">水杉根桩标本是从距湖北利川小河镇1公里的稻田中发现并采集的。其树干部分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已被砍伐,而树根部分却由于深埋地下而保存完好。经过年轮鉴定,这一水杉根桩的树龄超过800年。湖北利川是当今世界存活水杉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保卫华北"石刻,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我国东北之后,又进逼华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2月9日,北平(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即"一二·九"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北平学联,在樱桃沟等地先后举行了三期夏令营。学生们一起学习,进行军事训练,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夏令营成了团结教育青年的场所。"保卫华北"四个字就是当年参加第一期夏令营的北京大学学生陆平和清华大学学生赵德尊刻写的,它表达了爱国青年抗日救亡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p> <p class="ql-block">石上松位于退谷内,在白鹿岩元宝石南山坡上。石高10余米,宽4米,一株侧柏在巨石顶端的石缝中长出,因民间松、柏名称通用,俗称为"石上松"。</p><p class="ql-block">香山一带传说,曹雪芹居正白旗时,常在此倘佯,因受此景启发,创作了《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前生约定的"木石前盟"故事。</p> <p class="ql-block">水源头位于樱桃沟尽头,又称"水尽头",据文献记载,自金代起便是北京有名的游览胜地。</p><p class="ql-block">清初,《宛平县志》列"退谷水源"为"宛平新八景"之一。水源头泉眼一处题有"志在山水"四字。清末有兵丁在此守护。</p> <p class="ql-block">元宝石位于水源头南侧,体量巨大,酷似元宝,底部悬空,内部砌有一榻。榻上方有一空洞,砌成窗型,可通光线、空气。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曾有西僧修行于此。</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此石即《红楼梦》中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民族众志成城浴血奋战。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北平学生数千人,高喊"反对华北自治运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广泛发动了人民群众,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在香山地区,各大中学生在以郭明秋、黄敬、姚依林等为中心的北平学联领导下,积极参与这场爱国救亡运动。1936年,北平学联和民队在樱桃沟先后举办了三期军事夏令营,约五六百人次参加,在这里培养出大批优秀干部,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按照中宣部关于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设立专题展览的要求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团市委关于开展参观学习和主题党团队日活动的有关通知精神,在市公园管理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北京市植物园深入挖掘和整理与一二·九运动纪念地有关的历史文化,特别策划了《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爱国情怀》主题展,以深切缅怀在战争中英勇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激励广大职工和游客市民,自觉传承爱国情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并向许许多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于1985年12月9日落成,由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师生设计。纪念亭由3座三棱锥体小亭组成,主亭高5.5米,次亭高4.2米,边长1.8米。三角形的造型象征着当时军事夏令营的露营帐篷,3个亭子组成了立体的"众"字,象征着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决心。北侧山坡东侧是彭真同志的题字,西侧是刘炳森先生书写的碑文,记述了一二·九运动的光荣历史和建造纪念亭的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隆教寺遗址,隆教寺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系太监邓铿扩旧庵而成。寺庙为明宪宗朱见深御赐,成化十六年(1480)立《敕谕碑》。成化二十二年(1486)该寺曾重修,立《隆教寺重建碑》。</p><p class="ql-block">隆教寺西南处长岭上,金代曾有金章宗"看花台"。清乾隆年间建造樱桃沟﹣玉泉山的引水石渠时,此处建有汇集泉水的石池。石渠沿隆教寺外侧至十方普觉寺行宫西大墙处。</p> <p class="ql-block">紫竹</p> <p class="ql-block">隆教寺遗址碑,隆教寺是明代成化六年(1470)太监邓铿修建的一处寺庙,明宪宗朱见深御赐"隆教"寺名。成化十六年(1480),立"敕谕碑",赞颂佛教功德,明确隆教寺山场土地,禁止侵占。成化二十二年(1486),寺庙重修,立"敕赐隆教寺重建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