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批评孩子会更好

佳双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扬与批评是我们与孩子最常见的互动方式。批评能促进孩子的自我认知,建立规则意识,塑造价值导向,提升抗逆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有被批评过的人,他进入社会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说,渴望得到赞赏是人的天性,那么,不喜欢被批评也是人的天性。当一个人被赞赏时,大脑的神经加工中心VTA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能引起人的幸福体验,这就是为什么受到表扬后,我们会身心愉悦并愿意重复相同行为的原因。但是,人脑还有一个叫杏仁核的神经组织,是大脑的情绪控制中枢,它与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紧密相关。杏仁核活跃的时候,人就会处于负性情绪之中;杏仁核受到抑制的时候,人就容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当一个人被批评的时候,出于自我保护本能,杏仁核会迅速启动防卫机制,人就会出现愤怒、悲伤、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并引发抵触、反抗、逃避等应对行为。所以说,没有人会喜欢被批评,这也是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对位高权重者的批评,往往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招来来杀身之祸,历史上的“伍子逢殃,比干菹醢”就是典型的例子。唐太宗能虚心纳谏,超越了人性的弱点,所以成就了千古帝王。</p><p class="ql-block"> 激励和赞赏符合人之天性,对孩子多多益善,否定与批评易引发抗拒和反感,就要比较谨慎。孩子的成长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完成的,批评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是,怎样批评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呢?</p><p class="ql-block"> 第一,切忌语言暴力。有的家长喜欢用严厉苛责的语言否定和贬低孩子,或者从来不表扬孩子。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告诉他们一次考试、一项活动取得成绩时,得到的可能是父母很平淡的一句话:“这不算什么,比你厉害的还多着呢。”家长可能没有想到,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语言具有建构功能,我们定义和描述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大概率就会塑造出一个这样的孩子。如果孩子经常生活在一个负性的语言环境里,会内化“我不行”的信念,导致自卑、无助和孤立,从而在心中建构起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或“失败者”等低价值感和负面认知,且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我们知道,习惯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面临两条路要选择时,大多数人都是跟着感觉走,那么,跟着感觉走,他就一定会按照熟悉的路线走。当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被父母宠爱和赏识的幸福感受,就容易走上另一条艰难的路,因为这条路才是他熟悉的,他习惯了被否定,受伤害。典型的例子是一个长相和条件都很好的女孩,却嫁给了各方面都和她不匹配的男子,研究发现,在女孩成长过程中,父母从没有对她给予过肯定,总是说她这不好那不好,长此以往,女孩形成了低自尊和低价值感,她并不认为自己配得上优秀的男士。</p><p class="ql-block"> 第二,不贴负面标签。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能改正错误,因此,批评应该聚焦能改变的部分,对事不对人,不以小见大,不泛化对象,不给孩子的人格贴上负面标签。比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我们这样批评孩子:“你平时是很认真的,今天怎么了,能告诉我吗?”这样的批评,把标签贴在孩子好的品质上(“你平时是很认真的”),而且还给孩子申辩的机会(“今天怎么了?)这样,孩子会认为自己还是很好的,只是偶尔出了问题,以后改正就是了。如果我们这样批评孩子:“你又在偷懒了,你这个懒惰的习惯怎样才能改正呢?”这样的批评言辞似乎也不激烈,但我们把负性的标签贴在了孩子品质上。孩子可能是一次两次没有完成作业,被家长泛化到“习惯”上,认为孩子一直是这样的,孩子就会内化“懒”的自我认知,助长孩子的固定型思维,认为“我一直就是这样懒”,这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那就不改变吧。心理学上有一个“所思即所得”的实证研究,就是“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成现实。”如果我们评价孩子“懒”、“笨”、“胆小”、“害羞”,会引导孩子向着这样的方向去靠近,最后真的会变成了这样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第三,控制频次和比例。我们批评或责罚孩子,要过罚相当,大错轻责会让孩子认为犯了错也无所谓,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相反,小错过责,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逆反、逃避、抵抗、否认等。批评孩子,往往是不希望孩子往那个方向去走,但是,不恰当的批评会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屡教不改的学生往往是批评最多的学生。一段时间,如果我们感觉到对孩子的批评和否定多了一点,要学会控制,比如,“不要”“不准”说得多了到时候,要能觉察得到。根据洛萨达比例原则,良好的沟通中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的比例应该至少达到3:1,也就是说,对他人提出一句批评意见,至少要先铺垫三句表扬的话,这样才容易被对方接受,并且容易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论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社会关系中,洛萨达比例都具有普遍的实用性。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得到表扬的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与表扬的比例是6:1,也就是平均被批评6次才有可能得到一次表扬,这值得我们深思。</p><p class="ql-block"> 第四,学会共情和理解。成人很难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所谓我们看到的世界,实际上是我们认为的世界,而不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如何共情孩子的感受,让批评和建议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说服人心的艺术范本。在秦国大兵压境的危机时刻,赵太后不愿让自己最爱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为质,以换取齐国出兵解救赵国,大臣们的强谏让太后怒不可遏,直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公触龙以老臣的身份拜见太后,他避开人质话题,先问候太后的身体,真诚地表达对太后的祝福与牵挂,然后通过自己对小儿子的爱,共情赵太后对长安君的爱,使赵太后感受到自己对幼子长安君的爱是被触龙理解的,触龙与太后进而拉近了关系,增进了情感,太后逐步放下了心理防卫。最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深刻地阐述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成功地说服了太后答应送长安君到齐国为质,齐国出兵解了赵国之围。在整个过程中,赵太后从最初的面带盛怒之气接见触龙,到慢慢地怒色渐少,再到笑起来,最后爽快地答应:“要的,就按照你说的办!”触龙以共情和理解为基础,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忠言未必逆耳,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批评能以共情与理解为前提,孩子大概率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p><p class="ql-block"> 第五,解释批评的原因,提供改进方案。表扬和批评都是反馈,表扬是正反馈,批评是负反馈,批评是为了唤醒孩子的自省能力,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怎样做才能改正。因此,需要我们对孩子解释批评的原因,让孩子知道过失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还要给孩子提供改进的方案,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不至于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孩子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们批评孩子,还要解释家庭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与孩子商定怎样的作业方式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p><p class="ql-block"> 最后,维护好亲子关系。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始终是无条件爱着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没有威胁。孩子犯错不等于不被爱,犯错不等于不被尊重。比如,当孩子作业出错多次时,妈妈可能会说:“我已经提醒你多次了,你怎么还是出错?”,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错是你自己的,与我无关。”这是父母在跟孩子划清界限,撇清关系,把出错的责任全推给孩子,不利于亲子关系的维护。(2024.11.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