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年自然灾害百业凋零,工厂下马职工下放,学校停招或缩招。一九六一年终止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开始了国民经济调整,一九六四年国民经济调整已见成效,工厂复产招工、学校招生。</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中考招生,邯郸市应运而生了一批“职业学校”,如:财贸职业学校、陶瓷职业学校、石方职业学校、工业职业学校等。生活困难时期没有就业机会,人们多么想有份“职业”,这些冠名“职业”的学校比普通高中更受考生的青睐。</p> 一、六十年拾零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九月十日是邯郸市工业职业学校开学报到的日子,被录取的同学们前往一个叫“滏钢”的地方,这个地方虽然在邯郸市但人们很陌生,远离当时的市区十多里,没有公交车。</p><p class="ql-block"> 早到的同学和老师在中华大街与联纺路口设了接待点,新报到的同学放下行李由同学们用三轮车拉回学校。</p> <p class="ql-block"> 从联纺路向北有条细长笔直的小路原称“滏钢路”(今天的新兴大街),矿碴和砂石铺面凹凸不平两旁是庄稼地,唯有路东的邯郸热电厂,高耸的烟囱冒着着浓烟帶有城市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一条排污沟伴“滏钢路”北行,给这条路增添了别样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从联纺路走了近半小时终于到我们的学校了,学校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在一片废弃的断壁残垣一角。这里是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滏阳铁厂”旧址,一九六一年下马后留下的废墟,萧条破败给人与世隔绝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里地势低洼,一九六三年水灾被淹没,学校的四周仍有一片片的水洼,杂草丛生蚊蝇飞舞,我们住的宿舍墙壁仍可看到一米多高被水淹过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与热情的同学和老师相比,生活在这里的“原住居民”一一蚊子,对我们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虽然己过白露节气这里的蚊子仍活蹦乱跳、生猛凶悍,来了这么多“小鲜肉”当晚就饱餐一顿,这是给我们的亲切接吻?是给我们的“杀威棒”?</p> <p class="ql-block"> 这里挖坑就出水,在院子里现挖了个坑便成了我们唯一的取水地,学生食堂做饭用,学生老师洗漱用…… 在那个饥饿的年代,用这样地表水做出的饭照样吃的狼吞虎咽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饮用很多同学的头发由黑丝变成了黄毛。</p> <p class="ql-block"> 天气一天天的冷了,夜间起夜男同学趁着夜色随地小便,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学校买了一批大砂陶罐当尿盆,每天一个宿舍的人把尿罐尿的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好景不长,砂陶尿罐如此不堪重负损坏的越来越多,不够每个宿舍一个了。每到睡前宿舍执勤的同学抢尿罐,成了主要任务,若没抢到会遭到全宿舍同学的埋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该校建校第一届学生,共四个班,其中机电、化工各两个班,第二年根据需要又从这四个班中抽调出二十五人学习会计专业。</p><p class="ql-block"> 老师来自各个工作单位,既有高学历又有实践工作经验,大多毕业于名校,有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太原理工、吉林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们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小心谨慎、热情友善,至今还记得他们的名字时常怀念着。</p> <p class="ql-block"> 学习任务很繁重,在三年时间内要学完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样的课业负荷远大于普通高中。</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都来自城镇居民家庭,那时人们还很穷,大部分同学每月生活费在十几元,交八元伙食费剩下几元钱零花。糧食定量一人一份,早餐半个窝头、一碗玉米面粥、一块咸菜,中午两个馒头、一勺熬菜,熬菜用当季最便宜的菜缺盐少油,晚饭一个窝头、一碗玉米面粥、少量的中午剩菜。这些食物不足以补充每天能量消耗,每天在饥饿中学习。</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刻苦学习知识,那是个“突出政治”的时代,学校重视政冶、思想教育,学习“毛泽东著作选读”、学习“四清”文件、进行“思想革命化”的讨论,有时半夜紧急集合进行民兵训练…… </p><p class="ql-block"> 时间安排的紧紧的,每天只感到累、困、饿,紧张有余活泼不足,但同学们积极向上要求进步。</p>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建设靠我们第一批学生的劳动完成,拉土填操场、拆旧房修围墙、挖沟安装自来水管、植树……</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支工、支农,一次去下庄抗旱劳动半个月,晚上睡觉在石油化工机械厂职工食堂席地而卧,去制药厂劳动披星戴月还要步行很长的路,去马头铁厂拆高炉,住在无门、无窗户、无床的屋中寒风刺骨夜不能寐……</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学校第二次招生,同样是四个班机电、化工各两个班。</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国民经济调整”结束,迎来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工业全面恢复生产,为解燃眉之急机电两个班提前就业。</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三月邢台地震,“四清”工作急需会计,会计班匆匆结束。</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赶上了“史无前例”停止招生,留下了一九六四年的化工班和一九六五届的学生,如火如荼的停课闹革命又折腾了两年。</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初冬,我参加筹建“五七钢铁厂”,大批工人进厂急需一批床铺。一天我带着一辆卡车和“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的介绍信来到了工业学校,要拉走这里的桌、椅、床。在此留守的只有会计李运昌一人,昔日的热火朝天如今人去屋空冷冷清清。“咋你来了,拉走这些东西我也该走了!”李运昌会计感慨而失落的说。</p><p class="ql-block"> 邯郸市工业学校因“国民经济调整”而生、因“史无前例”而终。</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两年学校生活,来时是幼稚的少年,走出校门时已成长为朝气蓬勃小伙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p><p class="ql-block"> 学到的知识撑起了我们一生的职业生涯,奠定的世界观让我们在社会变革中不迷失方向,磨练的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精神让我们勇于克难,养成的朴实无华诚实担当作风让我们有所作为……</p><p class="ql-block"> 邯郸市工业职业学校是我们的永久记忆。</p> 二、同学再聚会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六十年过去了!同学们散落在各处难得一见,一日同窗终生为友。</p><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同学相聚,笑语盈盈,那些年的回忆,在心头轻轻绽放,唯美如初见。谈我们的学校,念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说不完的六十年往事。</p> <p class="ql-block"> 重逢的瞬间,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喜悦与成长。老同学之间,无需华丽的言辞,一个握手、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便足以表达同学之情。</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的变迁,当年的风华青春少年已是耄耋之年,历经风雨,我们再次相聚,老同学的情谊,如同陈年的美酒,愈发醇厚。</p><p class="ql-block"> 久违的面孔,熟悉的声音,似曾相识又陌生。少不了调侃两句,“这是哪里的出土文物?你是当年的XX吗?”,同学们围拢过来鉴定“文物”的真假,真怀疑是件“赝品”,仔细端详与六十年前确实不对版瑕疵多多,岁月风霜刻在了脸上。</p> <p class="ql-block"> 老同学相见,仿佛时间倒流,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心情不禁激动起来,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坐在同一个教室在一个起跑线上,有的在后来艰辛度日,有的滋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们回归到陋室一间粗茶淡饭的真实生活,只有经历了春天,才能领略到百花的芳香,只有经历了酸甜苦辣,才悟出艰辛也是一种幸福,只有经历了人情纸薄,才能懂得同学是终生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我们欢聚一堂,抚今追昔,我们举杯同庆,放歌抒怀,同学之情地久天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们年龄已近八十,虽然没有了青年的容颜,但精神依然旺盛风采依旧。身上仍散发出的优雅智慧、和蔼善良。我们应该珍惜晚年时光,活到老学到老、童心未泯、爱好广泛,让自己的晚年充满阳光。</p><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金辉映晚霞。夕阳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每一个年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美好,不要说日落西山,这是我们生命新阶段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摘抄杨绛先生的《善待暮年》的一段话送给老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学会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老要有老的风骨,老要有老的优雅,正如春华秋实,四季轮回,各有风采。暮年是美好生活的开始,是一种从容、恬阔、悠哉游哉的状态。愿我们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宽容,宠辱不惊、去留无碍,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祝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晚年安康如意,天天快乐、身体康健、笑容常开,岁岁平安、享受天伦之乐、尽享人生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