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文友的退休生活</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德新</div> 谢尧祥退休前是梅县华侨中学的校医。我住在梅州城区儿子家,离他的住宅不远,他的知识面广兴趣爱好广泛,在长期的交往中我们成为文友。我与他都是梅县松口镇人,年龄相仿,都是老三届的中学生,为此了解他。他今年七十五岁,不知道他年龄的人以为才六十多岁。他喜欢收藏、书法、音乐,还会跳舞,有时去旅游。因为他工作认负责,喜欢的知识都学得好,受到人们的好评。<br> 我认为,他的身体健康与他的生活有关。<br> 他在老年大学读的是音乐班、舞蹈班、书法班,这些学科每星期上课2节约2个小时。<br> 他参加舞蹈表演班,还参加了社团活动。老人文艺队除了学校表演外,还到各处演出。有时新闻媒体也会采访文艺队。<br> 谢尧祥参加演出的节目 谢尧祥参加演出的节目 谢尧祥(左2)参加演出的节目 他喜欢旅游,2024年10月梅州市城区的老人们参加了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有几个文艺队参加了在中山市举行的文艺汇演。金山雨苑文艺队的节目是《十送红军》,他还参加节目演出。我参加了这次旅游,还与他们一起照相。 谢尧祥(后排左3)与肖伟良(后排右1)、梁德新(后排左5)、金山雨苑文艺队《十送红军》的部分演员留影。(2024年10月26日) 梅州市城区的“金山雨苑文艺队”约二十多人,队长是陈利冰、刘芳,舞蹈教练是段巧玲。文艺队的大部分人是上了六十岁,他们都是有文艺细胞会唱歌、会跳舞的人。文艺队的活动地方在文化公园附近张家围的一个“围龙屋”,每周活动2次。他们配合市、县、社区的各种活动,演出的节目还获市、县级奖状。谢尧祥是金山雨苑文艺队的顾问。 “梅雁吉祥杯“广场舞决赛,梅江区金山雨苑文艺队获取铜奖,这是领取证书时的照片。(2024年9月1日拍摄) 他的毛笔字写得好,会到书法班听课。如无其它事,他都会到老年大学书法班上课及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谢尧祥的书法作品 谢尧祥(前排左2)与梅县区老人大学书法班的学员留影 他有收藏的爱好,收藏了好些有价值的物件。好些专家学者到他家观看他收藏的物件;报刊与网站报道了收藏的事迹。为了收藏,他学习了很多文史知识,对有些文物有高深的理论,而受到同行业人士的好评。他把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好些人买文物都会请他去鉴定,成为一个业余的文物“专家”。 谢尧祥收藏的瓷瓶(照片来自《梅州日报》) 2015年5日16日的《梅州日报》 我因工作关系常到嘉应大学图书馆查找资料。我把谢尧祥收藏有清朝康熙年间福建省连城县四堡村出版的《康熙字典》告知嘉应学院图书馆的馆长梁昌俊。梁馆长很感兴趣,特与几个工作人员到谢尧祥家中看《康熙字典》。 嘉应学院图书馆的馆长梁昌俊等三人在观看谢尧祥收藏的清朝中期出版的《康熙字典》木刻版一部共43本。(2019年春梁德新摄) 他少年生活在梅县松口镇,家住在松口街(松口墟)。父母是工人,兄妹5人(两男三女)他排行第五。 他在松口镇小学读书。 松口镇的沿河风光(夜色光明/摄) 他是老三届中学生,松口中学高中未毕业,1969年到海南岛乐东县保显农场当知青。那时因他的文化高,对医学有兴趣,1970年组织安排到农场的团卫生队。1972年他被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挑选到“针灸治疗班”工作一年多。此后他还到大医院短期学习数次,为此他的医术进步很大。他读书、当知青、学医的经历,有很多故事可写成文章。 2023年冬,谢尧祥与海南岛乐东县保显农场农场昔日的知青在梅州市城区东湖路“知青之家”留影。 他1976年调回梅县,都是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986年,他安排到梅县华侨中学任校医。20世纪90年代,梅县华侨中学是个有师生二千多人的完全中学;学校的高中文艺班在梅州地区有名气,文艺班的人在考上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众多。他在梅县华侨中学工作时,学校的吴文强老师,因晚间突发脑血管出血,在病危的紧急关头,由于他的医术过关,诊断准确,他把吴文强及时护送到黄塘医院抢救,治疗一个多月恢复了健康。吴文强老师现在还没有退休,他与谢尧祥医生还有交往。学校舞蹈老师黄红兰的母亲,因高烧40多度,曾去大医院治疗八九天未见效。谢尧祥医生抽空带她母亲到梅州市黄塘医院检查是“肥达氏”。谢尧祥医生协助诊断出是“伤寒病”,因治疗及时,挽救了黄红兰母亲的生命。有关他在梅县华侨中学做校医时,与老师、学生治病的事例众多。他的医术和医德好,受到群众的好评。 谢尧祥医生(左)吴文强老师(右)合影留念 2010年,他从梅县华侨中学退休。 他退休后为人看病、开药方都是免费的。<br>他退休后,居住在梅州市城区顺风车站附近的的2楼,住宅约100米是街道,市场、医院、车站、小学离他的住宅不远。女儿是梅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教师,孙儿现读中学。中午夫妻俩与女儿一起吃饭。晚上女儿、孙儿住在离谢尧祥住宅不远的家里。 <br>他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白天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志趣相投的人座叙,有时参加有益的社会团体活动。他的妻子是退休的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在家做家务,其余时间是与人座叙。 <br> 梁德新与谢尧祥夫妇在座叙(照片由谢尧祥女儿摄) 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志趣相投的人座叙、保持身心健康,这是他的退休生活。<br>希望谢尧祥医生健康长寿,继续为社会做有益的事。<br> 2024年11月20日<br><br><div>作者简介<br>梁德新(笔名梁豪,曾用名王森欣),1950年生,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退休中学历史教师。机遇与知识改变命运,由农民到教师,20世纪80年代初在教育部门工作;老三届中学生,读了中专在小学任教,读了大学在中学任教。在家庭和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对文学写作有兴趣,有文章在报刊发表,先后写了10本反映地方文化和民俗的书。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自由撰稿人”。在家庭的帮助下用电脑写作,提高了写作效率。任教学校减轻教学工作量,同意市、县文化部门兼职及短期借调。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文史委员,《客都旅游》等杂志编辑。参加客家文化会议及由大专院校主办的客家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人选论文集。曾在嘉应学院、梅州市老年大学、北部湾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等刊物及《羊城晚报》、《梅州日报》、《梅州电视周报》及网站等,约40家刊物发表文章约千篇。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2009年被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退休后被市、县文化部门聘请参加编书。对华侨文化有研究,现是梅州市华侨文化研究会顾问,《梅州侨乡月报》特约撰稿人,《梅县侨声》特约记者。现在居住在梅州市城区,在家看书写作,还会为报刊、网站写文章,有时会学生们讲授写作知识,参加与知识相关的社会团体活动。<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