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陈启军新著《旅途漫记》</i></p> <p class="ql-block">“戎马一生多奉献,老来笔耕见精神。”这是《老战士》杂志总编辑鱼志清题给甘肃省酒泉军分区原司令员陈启军的赞语。</p><p class="ql-block">的确,陈启军退休后,没有在家赋闲,而是忙于笔耕,他的纪实文学《戎马祁连》出版不久,新的散文集《旅途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当我细细品读其中朴实而隽永的文字,竟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因它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历,更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人生情感、一种人生胸襟!</p> <p class="ql-block"><i>陈启军新书《旅途漫记》赠战友</i></p> <p class="ql-block">执着的人生追求。有位哲人说,追求是人生的太阳,因为追求,人生才能灿烂辉煌。活到老,学到老,是老战士的人生追求,陈启军正是这种人生追求的典范。</p><p class="ql-block">陈启军爱学习、善动脑、肯钻研,为此赢得了诸多赞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并非偶然,从《母亲永远24岁》《父亲独撑门户》《七年级文凭》可以看出,他幼年丧母,8岁念小学,因为那个特殊年代,初中没读完便成了“老三届”知青。也正因为基础差、底子薄,才让他懂得了人生必须奋斗。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追求知识中不断丰富人生,逐步成为令人艳羡的军中骄子。</p><p class="ql-block">酷爱学习,与时俱进,成了他一生的追求,即使退休还乡,也初衷不改。他用握了37年枪杆子的手拿起了笔杆子,在文学天地里开始新的耕耘。他买了电脑,练起了五笔字,很快便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文学新秀。不仅散文、随笔、诗歌屡屡见诸报端,而且接连出了两本文集。</p><p class="ql-block">真挚的情感世界。文学作品不仅体现着作者的价值取向,更展示着作者的情感世界。《旅途漫记》正是通过一篇篇精美的短文,向读者展示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像《清明时节忆祖母》《缅怀父母》《怀念岳父岳母》《天伦之乐》《两代人的童车梦》等,诉说着他的艰辛与苦难,展示着他的幸福与快乐,他把记忆的碎片用“感恩”这根线穿了起来,使得主题更加突出,思路更加清晰。童年虽苦,但有奶奶关爱、父亲呵护、亲邻帮助,让他在苦涩中尝到了甜蜜,在寒冷中感受到了温暖,因而得出“不能忘本、不能忘根、不能忘祖”的感言。</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当他光荣退休、儿孙绕膝时,在幸福之中想到的是感恩,他在“六十感怀”“七十感悟”“光荣在党五十年”时,内心充满了感恩之情,激情满怀地将肺腑之言倾吐笔端:“感谢党和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家人,感恩生命中所有有缘之人”。</p><p class="ql-block">可贵的不老情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陈启军尽管已过古稀之年,但说话依旧嗓大声高,办事依然风风火火,饮酒仍然杯响酒干,一看就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老小伙,一看就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p><p class="ql-block">他喜爱旅游,在遍游祖国山水,遍览异域风光中,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领略异域他乡的风土人情。一般人旅游,大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照相购物,而他则是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脑去想,在学习比较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每到一处,都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形成纪实、掠影、见闻、感悟、联想等不同题材的文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他的所见所闻和联想感悟,像《神农架神韵》《武夷山茶文化》《走进祁连山冰川》《南非、埃及和阿联酋之行》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介绍了异域的独特风情,读后让人耳目一新、感慨多多啊!</p> <p class="ql-block"><b>本文作者张亚尼</b></p><p class="ql-block"><i>1972年11月入伍,曾任团师组织干事、兰州军区保卫部干事、宝鸡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西安小寨西路干休所所长等职。退休后任《老战士》杂志副总编兼执行主编、陕西人民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职。</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