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是典型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分为很多小集体;<br>在城市就是企业,在乡村就是村集体;<br>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发展,再把无数个小集体逐步转化成社会一个大集体。<br>那个时候,农村几乎没有失业,还能接纳大量的城市青年,在当地工作生活;<br>而且大家都有保障,但尚未达到全社会的统筹共享。<br>如今我们再看四十年的发展,养老金还是没有农民什么事。<br>而中国人口最多的恰恰是农民。<br>体制内的优越待遇,本意是带动社会向公有制发展,也就是吃国家这碗大锅饭,要好过吃个体私有的小锅饭。<br>但是社会仍然坚决的向个体私有化方向发展。<br>个人发展灵活机动,纠错机会多,而国家发展过于追求短平快,就会遗留许多棘手问题。<br>我们把吃财政饭的劳动者看得比其他劳动者好,地位高;<br>必然潜意识里把这个群体的人当成了这个社会的领导力量,而这个潜意识,通过空间和时间传递,进而放大;<br>于是把社会的主流群体当成了被领导的角色,农民犹是如此,一盘棋撕裂、搞乱了。<br>我们国家农村人口的数量依然超过5亿,大多数农民平均田亩不足以养活自己;<br>加之乡镇企业早已没落,当年的水利也已荒芜。<br>给农民减负、提高农民收入,中国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br>但也仅仅取消了农业税,并没有改变农田荒芜的趋势,反而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大肆侵占了大量农田。<br>农民进城了,就业依然困扰着他们。<br>新农村建设,很多地方都通上了公路,再也看不到泥泞的小路了,就连小河都是水泥板铺垫起来的;<br>村村都有了健身器材、小广场,看起来农村越来越好;<br>但实际上呢?<br>乡村没有就业岗位,找不到工作,留不住年轻人;<br>发展几十年,把农村发展成了看不见人的地方,是悲是喜?<br>日本在六十年代实行了《农业现代化资本促进法》、农业基本法等,最重要的一条是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农业高额补贴,保护农业经济;<br>除了农业补贴,日本还实行土地自由流转;<br>经营模式方面更是鼓励土地集中,扩大单个农民种植面积,促使农民转向农场化;<br>还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在1970年日本就已经普及农业机械化,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br>还制定详尽细腻的法律、金融政策,保障农业法人地位;<br>日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并没有如我们这般非此即彼。<br>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农业应该重新重视起来,用农业的思维来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br>重新梳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而不是任其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