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长不老学不巧。那时因为年龄小,每当听大人们这样说时只是听听而已,并未走心去认真思考。现在看来,这句质朴得无以复加的话里却隐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那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获得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知并从中得到成长。人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存在着无限多未知因素如同万花筒般复杂的世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探索未知、成就自我的成长过程会伴随人的一生,并在成长的同时带来能使人愉悦的情感体验。回想自己学习摄影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弥补年轻时没有条件学习摄影的缺憾,凭着自己对摄影那一点点天然的喜爱,在退休后就学着玩起了相机。回顾自己一年多的摄影历程,时间虽然不长,但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在认知上也经历了无知、无畏和敬畏三个阶段。在刚开始学习时,对于理论和技术都几乎为零基础小白的我来说,随便一张照片都能让我赞不绝口、兴奋不已。玩了一段时间后,随着摄影知识和审美水平的日渐提升,又不免有些飘飘然和自我膨胀,甚至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认为摄影也不过如此,时常对别人经过“后期”的作品不屑一顾,为自己所谓“直出”的“作品”而自鸣得意。但好景不长,这种自我陶醉的情绪还没持续多久,我的摄影水平竞好像在“瓶颈”处卡了壳再也无法提升上去。细思慢品究其原因可能是摄影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日益膨胀的审美需求,“眼”和“手”不在一个高度造成的。用相机拍摄出的“直出”照片常常很难让自己感到满意。这一新的烦恼督促着我仰取俯拾、移樽就教。经过进一步学习才知道,照片的“后期”是摄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后期处理已经成为一幅照片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在摄影过程中发现的越来越多的理论缺失和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使我逐渐清醒:摄影是科学更是艺术,囊括了庞大的知识体系。一幅高质量作品的背后,彰显的是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独到的艺术眼光和炉火纯青的摄影技术。除此之外,一幅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还是作者在长期艺术实践中获得的艺术积淀的集中呈现,决不可能像探囊取物那般简单,实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p> <p class="ql-block"> 回首自己学习摄影的心路历程,其中“坐井者说天大”的愚人之见虽然显得有些幼稚可笑,但自己也在“否定之否定”这一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收获了快乐,仅此一点于我而言已经足矣尽矣。我时常为自己这把年纪了还有些求知欲望而感到欣慰,虽然在时下喧嚣的尘世里略显另类,在茫茫人海中还有些特立独行,但径情直遂、从心所欲也许正是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成长是能够正视不足一步步走向更好的自己。正因为老了,眼里有光,心中有期待,这日子不是还有些盼头么? </p><p class="ql-block"> 2004年11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