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三周三个马,心心念念的南京马我得去。</b></p> <p class="ql-block">近三周,一次又一次的出发,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目标清晰,意志坚定,无怨无悔,路途再远亦无畏。但近期许多知心好友提醒我过量运动伤身体这个问题,从专业角度来说,过量运动真的伤身体,特别是经历一场马拉松比赛,人的各种系统都在超负荷工作,对身体百害而无一益。而人活在世上关键是行胜于言,当你的目标设定后就没有“退缩”二词。南京之行结束后,今年的赛事仅剩深圳马,对于炎热的南方城市,深圳行就是出门透透气,缓解一下工作压力,顺便去看看同学和朋友。</p> <p class="ql-block">跑步7年,我既跑好了“五高”,又跑小了大肚腩,体重由180斤减至140斤。今年的全马和半马均pb了一点,半马进步了十几秒,全马差不多快3分钟,对于我而言实属不易,具体表现为:</p><p class="ql-block">1.现体重对跑马人而言仍偏重15斤,内脏脂肪超标,挺个肚子跑起来消耗大。</p><p class="ql-block">2.每月跑量不超过300公里,稳定在二百多点。</p><p class="ql-block">3.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强度训练,怕自己受伤。</p><p class="ql-block">4.年龄大了,没有了速度优势,心肺功能在衰退,故对进步是水中月镜中花。</p><p class="ql-block">但我仍有值得炫耀的资本,一是跑步7年没有受过伤,二是每年均能pb。身边的许多朋友觉得不可思议,故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还是值得探讨,特别是近三年的有氧训练,感悟更深刻。</p> <p class="ql-block">南京之行,没有pb的欲望,仅仅是为了打卡一座城,让跑步爱上一座城。</p> <p class="ql-block"><b><u>赛前</u></b></p> <p class="ql-block">南京马是杭马及南昌马后第三场背靠背比赛,也是上半年南京半程马拉松1000个中签名单的一个,故此次出发一切从简,周六中午吃饭后,一行4人从余干站出发,乘坐12点55分南昌东至南京南站的高铁,四点五十五分到达后,直接乘免费地铁,由1号线转10号达到领物现场,由于天色渐晚,领物现场人员寥寥无几,但志愿者的热情不减,一如既往的服务好每个参赛者,首先审核“预约时间”,进入奥体中心,门口两边十几个漂亮的小姐姐为选手递上精美礼品,人脸识别后领取号码布,芯片校验后去电子按钮取衣服,遗憾去晚了无L码,只好领取XL码,最后领取能量包和参赛包,整个流程一气呵成。离开奥体中心乘地铁十号线,出口就是南京万汇城大酒店,晚饭从简,38元的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b><u>赛中</u></b></p> <p class="ql-block">凌晨三点多就醒了,拉开窗帘,极目远眺,夜幕下的南京,在冬雨的洗礼下,整个街道变得萧条沉寂,与即将鸣枪开跑的南京马产生强烈视觉差。</p> <p class="ql-block">风起金陵,步履铿锵。金陵自古就有帝王气象,历史文化遗存密集,南京马拉松在赛道设计上涵盖了大报恩寺、中华门、夫子庙、新街口、总统府、玄武湖、南京长江大桥以及幕燕风光带的五马渡广场、长江观音景区、燕子矶滨江公园等众多南京的地标风景。让跑友们跨越时空,感受古都的底蕴。</p> <p class="ql-block">我是早上6点从宾馆准时出发,一个人漫步地铁通道,长长的走廊上空荡荡的,唯有自己的脚步声叩打在地板,清脆悦耳,下了楼梯后,整个候车区仅有3个人,踏上了地铁后,仍然是人不多,与刚结束的杭马及南昌马的情况迥然不同。当自己选择位子坐下系鞋带时,发现自己的耐克鞋双边都脱胶了,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跑不了。当时电话求救了胡团长,结果是失望的,寻访身边的跑者,大家面面相觑,帮我想办法,最后有人建议我用带子绑着跑,当时车厢里找不到绳子,无奈之举,扯下长裤带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一次历史壮举,在尴尬中烫平了不安心情。</p> <p class="ql-block">从奥体东地铁口出来,天空阴沉,点滴细雨,凉风吹拂,身冷体紧。冷风中梧桐树下,道路铺满了吹落的树叶,六朝紫粉仿佛化作紫箔效果的光影,被涂在奥体中心建筑的面庞上,美妙而梦幻。完成了存包后,披上雨衣跟随大部队登上二楼向检录口走去。</p> <p class="ql-block">7点30分,处在B区的我随着一声枪响,满场飘起彩色烟雾,拱门前人头攒动,欢声雷动,夹杂着两边的欢呼声,鼓声,第一枪A、B区选手闪亮登场了。</p> <p class="ql-block">出发总是让人振奋,启程让人充满激情。我亦步亦趋、沿赛道左边行进,尽量不影响其他选手超车飞飙。首公里423,第二公里416,第三公里419,从第三公里开始,手表的公里数与路牌公里数渐行渐远,第一次体验这么大的误差,至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无从考证。稳定的节奏及完美的天气,注定南京马拉松会书写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第五公里开始,右小腿肌肉轻微酸痛,心里想的是鞋带绑紧,回弹力弹低造成的,由于天气给力,许多破3小分队接踵而至,与我擦肩而过,加上两边观众的吆喝声,提速水到渠成,由于状态尚可,我前期目标就是半马破90分,但手表公里数和实际公里数存在很大出入,最终还是未完成。</p> <p class="ql-block">23公里开始,小腿肌肉酸痛感越来越强,虽说不上崩塌,但那种与磨难重逢的感觉让我恐惧和沮丧,意志力消沉,身体着实有点难耐,心率拉不起来,最终决定放慢速度以观后效。</p> <p class="ql-block">30公里过后,进入沿江路段。江风习习,寒彻肌骨,但痛感不减,只能咬牙往前慢跑。根据过往的经验,这个时候唯有放弃思考、迈腿往前,要一公里捱着一公里跑,把每一公里作为一个终点,这样才不会有走路的想法。32公里上了个厕所,这也是我35场马拉松中唯一的一次,值得记录。39公里开始,310兔子追上了我,此时绑右边鞋子绑带也断了,忽然感觉鞋子回弹力增强,由于临近终点,我也尝试提点速,始终与310兔子保持十几米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41.5公里折返,迎面跑来的人也特别多,500米拐弯后就看到了拱门,所有的人不约而同冲起来,街道两边啦啦队掌声雷动、欢呼雀跃,加上摄影师的长枪短炮集中扫射,我浑身就像充了电一样,骤然提速,于拱门前不由自主的以惯用的方式,张开双臂,振臂高挥冲过终点,看到拱门下的计时牌,心中彻底释放,为自己的表现欢欣鼓舞,跨过计时器时所有的压力骤然释放,人也瞬间通透。与两边夹道欢迎的志愿者击掌互动后,庆幸自己在鞋子脱胶情况下安全完赛,也羡慕自己的预测能力强,同时南马也给我上了一课,做事不细的毛病也要彻底改变。</p> <p class="ql-block"><b><u>赛后</u></b></p> <p class="ql-block">拖着疲惫的身躯步入完赛领物大厅,领到了精美的奖牌礼盒,还有大毛巾、完赛拖鞋和凑齐圆满的右手手套,质软容量大的完赛袋里已是满满当当。走出大厅,志愿者举着大喇叭广播着:二次领物往前走……心里想着啥叫“二次领物”,还能给啥?是不是参展商的啥游戏和活动呢?步入二次领物大厅,嚯,水和饮料、「宁味食足」南马款手提袋里是全是点心和面包等精美小吃。返程的高铁上拆开后,小点心上印制着“南马”二字,面包和其他小零食都是为南马特制的,着实太精细了。</p> <p class="ql-block">跑遍中国省城,以跑马之名去旅行,南京,圆满落幕。截此,完成18省24市,36场赛事。下一站,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