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立冬到小寒,黄经十五度,人间已三候!明日就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这个小雪节气,对于一个不研究天文历法的人来说,它与平常日子没有什么区别,就如同风有风的归宿,叶有叶的宿命一样!但生活的敏感让我在这个蘇雨横飞,露寒霜凝;乾升坤降,虹藏不现之时刻不能无动于衷!我沿着“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的农谚;沿着唐代大隐之仕次公先生戴叔伦之《小雪》:“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的遁世修为与百世寂寞的状态;沿着大唐德宗建中进士徐敞先生的《虹藏不见》:“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一路跌跌撞撞,顺藤摸瓜,只为探究自己的小雪情绪!对与这两位盛朝前俦应小雪时节而做的七律五绝!说句实话我没有足够的文学伫备与修为去做矮人看戏的注脚!但我从他们诗句“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的意象里似乎感知到那种深入骨髓的薄凉!这种无论世事的薄凉还是物理的冷暖,都在“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的物候里被撕扯,消解,被融化!我们都最终还是和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一样,无法改变成为大自然弃子的命运!如果说在这个时令节气里我没有从先贤古圣那里觅得温暖与光热的话。那么证明了我此刻最大的价值就是浮浅,就是愚钝!</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戴叔伦与徐敞的《小雪》没有完全体现出我的焦虑与不安的话,那么作为白乐天,令狐楚的好友,尚书右仆射的元稹元大人笔下:“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的《小雪》又为我提供了怎样的情绪表达呢?这位北魏拓拔家族之后裔,以阴升阳降,寒暑分离的自然规律;以虹无影,小雪时的三候,四时,五气之现象;以横琴美酒应对气滞霜凝这种超越自己的旷味,给我讲了一个“守有存无,密室堪藏二十八宿,还原反本,幽径自具三十六天”的清虚极乐,漠然而不自知,超然物外之臻境界!从这首诗里,我们不难发现,当时能以“元白”相称的,这位被乐天居士戏谑“每被老元偷格律”的才子大人面对小雪情绪亦然有“犹自敛愁眉”的孤单与落寞!看来是人都会有情绪!</p><p class="ql-block"> 反观东坡居士这首:“小雪疏烟杂瑞光,清波寒引御沟长。宫中金掌露成霜,庭前碎琼乱舞。”《和晁公溯小雪》,借“庭前碎琼乱舞”喻自己壮志未展,宏图难施的无可奈何, 以及仕途多舛的复杂与意难平!</p><p class="ql-block"> 唯有大唐会昌高僧,终南高才,贾岛从弟 ——无可长老笔下的《小雪》:“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这里显然没有政治上的怀才不遇和仕途上的命运多舛,直接是不折不扣的的写景之诗。像这样纯洁的,清寂无欲的干净诗作,放眼魏晋隋唐,除了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的王通王仲淹,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王粲不行,阮藉不行,陶元明亦不行!借物抒情,借景生情,托物言志是文化人的普世情怀!但无欲无求,心寄终南的贤才无可他老人家远离红尘山无语,静观云物会天机的通透!我学不到,也学不了啊!</p> <p class="ql-block"> 其实,在这个世上,谁不是从《千里江山图》那扇柴门里走出来的凡夫俗子。只不过有些人顺风顺水在鳞次栉比的琼楼玉宇间穿梭,看轻轨的呼啸而过与动车的风驰电掣,并从中感受这种城市最美的状态;有些人跌落乡野山间来体悟晨起飞鸟掠过天际的旷望,晚观炊烟袅袅,暮色四合的寂静苍凉;而我误打误撞一路走进《清明上河图》中做了一位米人豆马,可我依旧觉得甘之如饴!有时候回过头来想想,在生活这个无解的方程里,没有谁是高级的而且一直精彩者!但我们要懂得自己就是一道复变函数,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精彩!峰值时要有重量,要懂得定格精彩;低谷时要有力量,只有力量才可以重启对吗…</p><p class="ql-block"> 四季轮回是自然规律,我们只能书写不能编辑!就像生命的长度我们不能延续但自己的精彩可以被定格一样!春生是大地在生长希望,夏长是大地在托举生命,秋收是大地赋予万物的馈赠,冬藏是我们定格精彩,贮存回忆的方式!而小雪的到来无疑就是大自然递给我们冬藏大门的一把钥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