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京城昨日下了一天雨,今天冬日暖阳,忙里偷闲和大学同学约在南城,寻觅古迹,感受宣南悠久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法源寺的了解不多,2016年曾在天桥剧场看过田沁鑫导演根据李敖小说《北京法源寺》改编的话剧,非常震撼,那时心里已经种草,曾两次专程来法源寺,但不巧,吃了闭门羹。</p> <p class="ql-block">今天和同学相约到此,初见之下,并没给我留下过于惊艳的印象,隐藏在北京西城(原宣武区)教子胡同的千年古刹法源寺,初冬满地落叶,显得有些朴素与低调。但当我们深入其中,细细品味,才逐渐感受到它独有的韵味和魅力。</p><p class="ql-block">这座看似被现代都市的喧嚣所遗忘的寺庙,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更以其独特的建筑和历史事件,成为人们探寻历史,感悟人生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又称悯忠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诏令于幽州城内(即北京)建寺,以悼念在东征高句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佛寺建成,武则天赐名为悯忠寺。此后历代有毁有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名为法源寺,寓意“法海真源”。这里还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交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共有七进六院,走进寺院,便能感受浓浓的禅意。古木参天,松柏苍翠,春天因丁香充满生机,初冬银杏铺满院落与红墙黄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院中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彰显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院落的一侧小院,齐白石先生曾经在此居住过。1924年春天,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问北京时曾至法源寺,由梁启超、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以及数十位文人陪同,参加为他举办的赏花会。泰戈尔被美景打动,留宿寺中,徐志摩留下陪同。不仅如此早在北宋末年,宋钦宗曾被拘禁在法源寺内;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含冤处死后他的头颅被部下秘送法源寺保存;政治家谭嗣同变法失败被杀后曾停灵于法源寺。这一件件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不仅让法源寺声名远扬,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主题,这也就有了“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在寺内三进院毗卢店前,有一个被红色栏杆围起来、雕刻精美的大石钵吸引了我的注意,钵身刻有花纹似海浪涌动,还有雕刻精细的龙、麒麟等瑞兽,它静静地伫立在这里,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带着好奇心,我找了一圈居然没有任何文字介绍,心中的那份期待与现实的感受产生了微妙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漫步,印象很深的是几块国宝级石碑和雕刻。钟楼旁有一块石碑是元代的《圣旨》碑,即元朝皇帝所颁的圣旨,碑文是要求任何人不得向寺庙征税,也不能侵占寺庙任何财产,不可仗势逼索。大雄宝殿前还有一座碑文是自左而右,而古人书写规律是由右及左,为何如此?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几个殿均用围栏挡住,不得进入,是修缮?还是做法事?不得而知。此次参观法源寺,我对几个主殿或配殿内部结构以及一些重要文物的基本信息真的是知之甚少,印象中的三绝:丁香、金台阶、七井,除丁香依然在应季绽放,金台阶和七井似乎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当然来前也没做功课,以为到此会有铭牌和导览,非常遗憾,无缘尽览。</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是一个集文化、历史、宗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次来天气很给力,秋天最后一抹绿和院里院外金黄色的银杏,让这里显得幽静舒适,到此用心游历可以感受佛法的力量与智慧,感受亡灵曾停此是为了灵魂的超脱,文人墨客喜欢法源寺,是让内心更加平静与安宁,因此心游可以让内心获得升华,非常值得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4日</p><p class="ql-block">随记于北京法源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