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们赶往40公里外的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2023年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始试运行。新馆设计将原青铜馆经典的螺旋曲线外墙进行延续发展,屋顶采用斜坡覆土形态,建筑消隐融入场地,与对面一号馆斜坡形体左右呼应,建筑形成三个沿中轴排列的覆土堆体,寓意“堆列三星”。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分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个展厅,我们只是随着人流参观也没有注意到展厅的界限。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发现和发掘见证了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早期的交流互融,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 1929年4月,此时正值春季,对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畔的农民燕道诚而言,正是修筑田埂、挖渠引水、准备春耕播种的好时机。燕道诚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叫上自己40岁的儿子,早早前去自家的水沟里清理淤泥。当燕道诚儿子努力挖掘时,锄头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二人惊讶之下扒开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在眼前的泥坑中,堆放着数以百计的玉石器。燕氏父子顺利将宝物运回家中。至于五块圆环形的石壁,则被他们认为是“不值钱”的东西,只能随意堆放在墙角。为了不让别人霸占自己的财产,他们别有用心地在石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如“燕三泰”。 三星堆遗址最早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4500年—36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三星堆遗址二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600年—3300年(约当商代前期)。三星堆遗址三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300年—3100年(约当商代后期)。三星堆遗址四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100年—2900年(商末至西周前期)。目前,三星堆已发现8个祭祀坑。 当时祭祀坑出土状况。 出土的陶器 陶盉[he]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数量较多。该盉器顶有一半圆形口,器身微束,一侧有一宽銴;三个中空的袋状足与器身相通,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温。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比较繁荣,已有剩余粮食用于酿酒。学者认为,三星堆陶盉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金面具残片 金饰品 青铜器残片。三星堆遗址出土上千件珍贵文物,揭示的青铜文化引起轰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文化面貌十分特别,却又与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夏商时期古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是中华文明早期国家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时珍贵的青铜器为啥会被焚烧,砸碎,埋藏?学界有祭祀,埋藏,战乱,灾祸等各种说法且无一定论。就都暂以祭祀坑代之。 铜饰件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像。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头戴高冠,衣服纹饰繁复精丽,双手环握中空,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学者认为,其应是三星堆古蜀国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结合的象征。 人头像为平顶,发辫垂于脑后,作为常设于宗庙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饰以黄金,具有特定功用和文化意义。 金杖是用金条捶打成金箔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芯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可见炭化的木渣。金杖的一端有长约46厘米的三组雕刻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为两个前后对称的巫师头像;另两组图案相同,均为两背相对的鸟和鱼,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下还叠压着一支箭状物。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金杖是古蜀鱼凫王朝的徽号,为蜀王的权杖或者借以通神的法器。 穿越时空去感受古代的氛围 璋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这件玉璋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两面阴刻相同的图案,各分上下两组,正反相对呈对称布局,每组纹饰包含山陵、牙璋、云雷纹和两排做祭拜状的人像,推测该图像表现的是隆重的祭祀场景,即所谓的“山陵之祭”。 嘴大的夸张,一种吃四方感觉。 祭祀台 青铜纵目面具是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宏伟壮观的,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超现实的造型使这尊造像显得威凌八方,给人以强烈的震慑感。纵目面具的造像依据很可能与古史记述的蚕丛和烛龙的形象有关,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巨大的体量、极为夸张的眼和耳都是为强化其神性,应是古蜀人的祖先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这些造型诡谲的青铜器物,在同期的中原地区都极为罕见,据此,有不少人认为三星堆文化是“西来户”甚至是外星人创造的。 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成,通高396厘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形体最大的一件青铜文物。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等神树的复合型产物,其主要功能之一即为“通天”。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藉此降世,巫师凭此登天,树间攀援之龙,可能就是巫师的驾乘。学者认为,三星堆神树是上古先民天人感应、人天合一、人神互通思想意识的形象化写照,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 神树底座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6件青铜轮形器,其中的一件,直径85厘米左右。青铜太阳轮形器恐怕是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具神秘性的器物,其用途和象征含义一直众说纷纭,有释为车轮的,有释为盾牌饰物的,有释为陈设物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 截至2024年,3号到8号祭祀坑已出土有编号文物近13000件,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面积不到20000平方米,占整个遗址总面积的千分之一左右。全部发掘后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 参观完三星堆博物馆后我们打算去观看乐山大佛。这样正好路过江口古镇。1646年,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率部从成都出发,沿岷江南下转移。行至彭山江口河段,遭明将杨展袭击,船只被焚,大量财物沉于江底。此后,关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长盛不衰。自20世纪20年代起,该镇附近便陆续发现有文物出水,让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闻愈发神秘。201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启动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江口沉银发掘工作正式进入公众视野。经过三次水下考古发掘,江口沉银遗址共出水文物52000余件,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蜀王金宝、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西王赏功金币和“蜀世子宝”金印等文物。我们打算路过顺便 浏览博物馆。 这就是沉银江段 到后才发现我们早来了2年,博物馆正在施工两年后才完工。我们来的早了点。 于是我们就到了乐山。晚饭后观看岷江有人在钓鱼。明天去游览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