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h1><b> 贺兰山,因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在此发生,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为争夺贺兰山战争绵延不绝,无数将士马革裹尸于此,被称为“军山”。<br></b><b> 贺兰山又被称为宁夏保护神,因这座山阻挡西北寒流,阻截腾格里沙漠东侵,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宁夏河套平原。<br></b><b> 贺兰山的东麓有西夏九座王陵。</b></h1> <div><br></div><h1><b>明长城与三关口:</b></h1> <div><br></div><h1><b>西夏王陵三号陵:</b></h1> <div><br></div><h1><b> 我们在银川只有一天时间,所以只去看了西夏王陵的三号陵和三关口的明长城,以及穿越了三关口到达内蒙的地界并返回银川。</b></h1> <div><br></div><h1><b><font color="#ed2308">明长城:</font></b></h1> <div><br></div><h1><b> 银川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明朝蒙古鞑靼和瓦剌等部经常从内蒙古阿拉善台地进入贺兰山赤木口(今三关口),直驱平原各地。<br></b><b> 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特于三关口筑长城(明称边墙)设关隘,使其成为古代银川城防的“四险”一。这道明长城曲折蜿蜒,遗迹十分清晰。</b></h1> <div><br></div><h1><b> 据史书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宁夏佥事齐之耗“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br></b><b> 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奏筑修葺了旧有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头道关关墙南北与长城连接,此地山势开阔,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北侧城墙沿山脊向北延伸,墙体以石块垒砌,城墙每段拐弯处,各有墩台一座,墙、墩台已残损,仅留部分基址。头道关向东南延伸的长城,保存较为完整,墙体高约7米,基宽6.5米,顶宽3.5米,墙顶两侧筑有女墙。</b></h1> <div><br></div><h1><b><font color="#ed2308">三关口:</font></b></h1> <div><br></div><h1><b> 三关口,位于银川市西郊西夏王陵西南,距银川市约五十多公里,是宁夏与内蒙古的交界处。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关口处陡然平缓下来,关口地势十分开阔,此关自古即为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重要通道。<br></b><b> 《嘉靖宁夏新志》载:三关口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杨守礼、总兵官任杰修筑,从东向西设关三道。<br></b><b> 头道关为主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相连接,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后向南蜿蜒而去。<br></b><b> 过头道关顺公路向西约2.5公里即为二道关,今仅关口南侧的山头上残存一座夯土墩台。<br></b><b> 过二道关顺路向西,山谷渐趋狭窄,约2.5公里后,便仅为两壁相夹一道,十分险要,此处便是第三道关。修银巴公路时,此关的最后一些遗址也被废掉了。<br></b><b> 明王朝十分注意三关口的防务。据载:仅一次修关就派了4000多名军夫。平常这里驻守一名游击将军,统千军以防之。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原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建有关隘。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特于三关口筑长城(明称边墙)设关隘,使其成为古代银川城防的“四险”之一。</b></h1> <div><br></div><h1><b>穿越三关口路线图:</b></h1> <div><br></div><h1><b> 一般说来,穿越三关口的路线是始于三关口,即图中“5”的位置,终于“广宗寺”。但也有始于西夏风情园或西夏王陵。<br></b><b> 我们并没有走完整个路线,只是走了从西夏王陵到大概是“荒漠戈壁景观路”这一段,确认穿越了贺兰山便返程了。</b></h1> <div><br></div><h1><b> 三关口作为内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宁夏平原主要通道,历史上曾有很多战事发生在这里。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就是把三关口作为突破口的。当时三关口称克夷门,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这里,蒙古军同西夏军展开大战,最后骁勇善战的蒙古军攻占此关,兵锋直指西夏都城中兴府。明代这里更是烽火不断。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斗争中,三关口也是回民起义军与清军屡次争夺的战场</b>。</h1> <div><br></div><h1><b><font color="#ed2308">西夏王陵</font></b></h1> <div><br></div><h1><b> 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园。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b></h1> <div><br></div><h1><b>位于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b></h1> <div><br></div><h1><b>西夏王陵三号陵<br></b><b> 三号陵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陵墓,又称泰陵。<br></b><b> 三号陵位于西夏王陵区的东南部,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西夏王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陵墓。主要建筑包括献殿、墓道和陵台等,这些建筑体现了西夏文化的独特性,融合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和党项族文化。<br></b><b> 三号陵的陵台高达20余米,陵园外筑有4座角塔以示兆域,南置左右对称的阙台,阙台背后的御道两侧各有一座形制不同的碑亭。这些建筑元素不仅展示了西夏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西夏时期的礼仪和文化。</b></h1> <div><br></div><h1><b>西夏王陵博物馆:</b></h1> <div><br></div><h1><b>西夏文字:</b></h1> <div><br></div><h1><b> 西夏王陵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在中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它承接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br></b><b> 西夏建国后有十位帝王,加上开国帝王李元昊追封的其父亲和爷爷,共有十二位帝王。但西夏王陵只有九座王陵。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又受佛教建筑影响,构成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br></b><b>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西夏。他将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迁葬于贺兰山东麓,其中李继迁葬于裕陵,李德明葬于嘉陵。此后,在西夏国存续期间,除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和末主李晛之外,每一任皇帝都记载了明确的陵名,但没有记载埋葬的具体位置。<br></b><b> 1227年,西夏为蒙古所灭。此后,西夏王陵被蒙古军队严重破坏。明代洪武年间,西夏王陵被明朝政府发现,并且已经出现了认为这里是西夏王陵的论断。</b></h1> <div><br></div><h1><b><font color="#ed2308">贺兰山掠影</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