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顶石刻 凄美绝唱

西大人

<p class="ql-block">宝顶山石刻是大足石刻最精美的部分,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其创刻者为僧人赵智凤。赵智凤(1159—1249年),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米粮乡人。赵智凤5岁时,为母治病,削发为僧,跟随师傅化水治病,弘扬佛法;16岁外出云游,在川西弥牟镇“圣寿本尊院”,师从晚唐奉佛居士柳本尊,潜心修学三年。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返乡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感悟大足的佛教氛围和精湛的石像雕刻技艺,赵智凤决心在山秀岩深呈倒U字形的宝顶山大佛湾,以石刻造像建一座大型佛教密宗道场。1185年后,赵智凤作为总设计者,筹集资金,组织僧侣,聘请工匠,对宝顶石刻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历经70余载,造像逾万,打造出一片极具特色的人间梵境,成为我国晚期摩崖造像的艺术代表作,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石窟艺术的最后丰碑与凄美绝唱。</p> <p class="ql-block">11月8日周五,我们自驾前往大足石刻,再次感悟北山和宝顶的摩崖造像,此美篇仅反映宝顶山石刻的部分内容,与美友分享我们的旅行点滴。</p> <p class="ql-block">1999年,大足石刻被评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宝顶石刻共三十一个主题,上至极乐世界,下至阴曹地府,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更是立体的“清明上河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石窟艺术的两座丰碑:</span>“北敦煌,南大足”,自前秦敦煌开始,到南宋大足结束。</p> <p class="ql-block">景区游览路线为佛教规定的“绕佛”顺时针行走方向,不走回头路,让游人最先看见的恰是赵智凤的最后绝唱。</p> <p class="ql-block">↑ 第21号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龛高1257cm、宽2540cm、深750cm,刻像67尊,正中为唐末嘉州(乐山)居士柳本尊,周围刻其行化“十炼”事迹图。柳本尊生活在唐末五代,本名柳居直,佛教密宗传法人。赵智凤开凿宝顶石窟,以其尊师柳本尊刻像结束,以表他秉承密宗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细看,柳本尊缺指缺臂、缺右眼缺左耳,右手举食指、中指于胸前伸,意指正在“燃指”礼佛。十炼于己,普度众生,可舍去肉体,殉道者也是唤醒者,这是宗教的震撼力。柳本尊两侧侍者捧着柳本尊的左耳和断臂,下方有十大明王像。</p> <p class="ql-block">↑ 石壁雕刻“与佛有缘”,相传,“寿”字为五代道士“陈抟老祖”手笔。</p> <p class="ql-block">↑ 这组“明王造像”的下半部分尚未完成,就遇元兵南下,造像被迫停工至今。七百余年的遗憾却留下了宋代摩崖石刻的开凿步骤及技法,憾再无信徒和工匠能传承。</p> <p class="ql-block">据匠师石刻题名统计,文氏家族六代二十位匠师在大足持续石刻造像200年;伏氏家族在北山打造了大量精美石窟;来自河南的颍川胥安就是石刻艺术大师。</p> <p class="ql-block">↑ 第20号 地狱变相。龛高1268cm、宽1995cm、深244cm,刻像133尊,上部正中刻地藏,身后四道光芒,上至天堂,下达地府。其顶上并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王两司;下部分两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狱。</p> <p class="ql-block">石刻“沽酒图”表现了酒徒的多种丑态,乱性、忘形。为此,母劝子,妻拦夫,其表现都源自生活。</p> <p class="ql-block">↑ 沽酒(买卖酒) ↓ 酒后乱性</p> <p class="ql-block">↑ 劝子戒酒</p> <p class="ql-block">↑ 佛教认为,饮酒、劝酒、卖酒均有罪,对酒后乱性者,用大足砍刀截膝地狱。</p> <p class="ql-block">“养鸡女”体现了昌州之美,最引人注目。<span style="font-size:18px;">质朴勤劳的养鸡女面带微笑,掀开鸡笼,鸡群争相跑出,啄食蚯蚓,好一幅农村生活场景。</span>1988年中国邮政发行古代石窟艺术邮票,其中养鸡女面值20元。</p> <p class="ql-block">↑ 第19号 缚心猿锁六耗图。龛高600cm、宽300cm,主像卷发人为弥勒化身,所坐莲台刻六条绳索,各缚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耗”。下方石头上刻有“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说明天下难得一知己。</p> <p class="ql-block">↑ 第18号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高800cm、宽2160cm,刻像169尊,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方为“三品九生”“十六观”等,展现西方净土无量光明之美,也表现了本土化的佛教。</p> <p class="ql-block">↑ 第17号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龛高730cm,宽1560cm,深182cm,刻像68尊,正中为释迦半身像,左右刻释迦前世和今生因地修行、行孝的十二组雕像。石刻颂扬了释迦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牺牲精神。释迦像下楹联:“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p> <p class="ql-block">↑ 画中一潦倒男子挑着年老的父母行乞,要得三个饼,两个分给父母,剩下一个别在腰间,留给二老。</p> <p class="ql-block">↑ 释迦为劝众生行孝,亲自为父王抬棺;三人抬棺,释迦负抬于前,双手扶杠,头顶有毫光二道。</p> <p class="ql-block">看“吹笛女”形象,包头巾、梳双辫,侧头吹笛,专心致志,完全是生活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第16号 雷音图。以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营造恐怖惊悚的气氛,喻不孝将遭电击雷劈。第16号与15、17、18号表现相似主题,佛教中蕴含着儒家的孝行思想。</p> <p class="ql-block">↑ 第15号 父母恩重经变相。龛高700cm、宽1450cm、深250cm,刻像44尊,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为“投佛祈求嗣恩”图。中间石刻碑文“知恩者少,负恩者多”,也是对现实的真实解读。</p> <p class="ql-block">“怀胎守护恩”等十组石刻像连环画式地表现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成长的过程和父母对子女的无私恩情,从中能感受到中国化佛教满满的孝字。</p> <p class="ql-block">↑ 第14号 毗卢洞(毗卢道场)。洞高690cm、宽800cm、深500cm,左壁崩塌,洞内现存像287尊。此窟为毗卢为众弟子讲经说法的组雕。</p> <p class="ql-block">窟内正中石刻像为密宗主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佛。<span style="font-size:18px;">毗卢</span>口吐文理之光,顶现“金刚佛顶印”,正在讲经说法。其余诸像坐、立、跪,静听佛音。</p> <p class="ql-block">↑ 毗卢道场大门右侧下方是手持宝剑的金刚,身著铠甲,披巾绕身,纠纠英武,形象地再现了南宋武将们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第13号 孔雀明王经变相。龛高600cm、宽950cm、深320cm,中间刻孔雀明王坐于孔雀背负的莲台上,左右是帝释天战阿修罗的场面,左侧壁上部是莎底比丘破薪图。</p> <p class="ql-block">↑ 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跨乘展翅飞翔的金色孔雀,故名孔雀明王。在佛教中明王常现愤怒相,此石像是明王唯一的慈悲相。</p> <p class="ql-block">↑ 第12号 九龙浴太子图。龛高620cm,宽450cm,刻九龙口吐清泉,洗浴坐于盆中的释迦太子。清泉本为岩上圣迹池出水口,古代雕刻家匠心独运,导水入龙口排出,意全像妙, 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 第11号 释迦涅槃圣迹图。龛高700cm、宽3200cm、深500cm,刻像37尊。佛教修行以涅槃为最高境界,代表大彻大悟,可以从生死的此岸行渡到不生不灭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安详地右胁侧卧于大佛湾,慧眼微闭,似睡非睡,体形丰圆,线条浑厚,展示出涅槃的崇高境界。匠师造像时意到笔伏,卧佛的半身隐入石岩之中,却有佛大不可度量之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世界上最大的半身卧佛造像。</span></p> <p class="ql-block">↑ 释迦涅槃前,十八弟子由地下涌出,手持法器庄重肃立,听释迦最后一次说法。弟子有:赵智凤(卷发)、柳本尊(戴方巾)、阿难、舍利子、须菩提等。</p> <p class="ql-block">↑ 其实,释迦涅槃时,并无柳本尊、赵智凤二位弟子,这是宝顶石刻总设计师赵智凤按自己的心愿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 第10号、第9号 释迦太子行化图</p> <p class="ql-block">↑ 第8号 千手观音。龛高770cm、宽1250cm,刻像77尊。碑文介绍:观音有手眼各1007只,千手代表大慈悲,千眼代表大智慧。千手持法器或结印,一手一眼一态,千手千眼千姿,镌刻在88㎡的崖面上,形如孔雀开屏,斑斓夺目,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世界石刻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2008—2015历时8年,国家文物局耗资四千万,完成对千手观音的抢救性修复,经梳理与贴金,最后确认为830只手眼。</p> <p class="ql-block">碑文记载,千手观音历史上至少经历了四次整体妆金;此次修复发现腹部暗格里藏有大量金箔和瓷器等珍贵文物,封口石砖上题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遂宁县中安里张飞龙捐资妆金,已过去近240年。</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千手观音邮票</p> <p class="ql-block">↑ 第7号、第6号 舍利宝塔。实心舍利塔共三层,每层阁楼正中刻有佛像结跏趺坐,底层上部有“舍利宝塔”四字。宝塔飞檐翘角,琉璃筒瓦,形如为典型的中国木质楼阁。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之后,出现一些珠状物,称为“舍利子”。后来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头也称舍利,“舍利塔”用于安放高僧舍利。</p> <p class="ql-block">↑ 第5号 华严三圣像又称“阿弥陀三尊”。龛高820cm、宽1550cm、深205cm,刻像119尊。这是宝顶石刻最高大的雕像精华,左边普贤,中为毗卢遮那佛,右文殊,三像高达8m,文殊手托七级佛塔,塔高1.8m,重约千斤。匠师巧妙地运用袈裟三角支撑手臂的力学原理,故能八百余年不坠塌。</p> <p class="ql-block">抬首仰望,感觉三位菩萨亲切地俯身,与你对视,关注芸芸众生。这正是利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比欧洲透视画作《最后的晚餐》还早300年。</p> <p class="ql-block">↑ 宝顶石刻严华三圣邮票</p> <p class="ql-block">↑ 第4号 广大宝楼阁图。龛高780cm、宽370cm、深250cm,刻紫竹林下,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佛,便是宝髻、金髻、金刚髻。原来宝山中有宝髻、金髻、金刚髻三人居住。因笃信佛法,常效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死后在埋骨处长出三根竹子。 十月后,竹内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三根竹子变成三所广大宝楼阁。“宝顶山”系南宋兵部侍郎杜孝严书写。</p> <p class="ql-block">↑ 第3号 六道轮回图。龛高780cm、宽480cm、深260cm,刻人物90像,动物24身。一个高达七米的无常大鬼(转轮大王)嘴叼臂抱,驱动“六趣生死轮”,佛教“六道轮回”。正中圆圈旁的猪、蛇、鸽分别代表贪、嗔、痴三毒。第二圈为生死轮回的六道。以中间的佛光为界,上为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下为三恶道:畜、饿鬼、地狱。轮回有道,来生何去,唯看福报,或升天堂,或下地狱。善者入三善道,恶人入三恶道。轮盘的第三圈是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无常和生死轮回的因果关系,它将人生分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部分循环。佛教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生苦、病苦、老苦、死苦等;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又在亲人的哭声中去。</p> <p class="ql-block">↑ 转轮下方还刻有一幅猫鼠对视图,老鼠爬到竹枝上,猫想吃鼠上不去,求死不得;鼠想逃生下不来,求生不能。世间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求不得”。</p> <p class="ql-block">↑ 第2号 护法神龛。龛高430cm、宽1260cm、深120cm,刻像33尊,上层中部并立护法神九尊,用以降魔护道;左右六通神像,下层鬼卒七尊。</p> <p class="ql-block">↑ 第1号 猛虎下山</p> <p class="ql-block">↑ 第30号 牧牛图。龛高570cm、宽2910cm。牧牛图从“未牧”到“双忘”共十组。牵牛行走、站立、坐卧,其间穿插了虎、猴、鸟、鹤、竹林、果树等,生动自然。</p> <p class="ql-block">↑ 一牧牛人头束高发髻,长须飘拂,肩披蓑衣坐于岩石上。他双手持笛,似在忘情吹颂。旁边另一牧牛人双手击掌,陶醉于笛声中。</p> <p class="ql-block">↑ 牧牛受猛虎威吓,发怒奔跑,在牧牛人的驯服下,人和牛都安静下来。牧牛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释着佛教调伏心意的修证过程。</p> <p class="ql-block">↑ 两放牛人相依而坐,他们身旁的一头牛正偏头竖耳,倾听他们二人的谈笑。</p> <p class="ql-block">↑ 匠师利用排水沟,设计水牛仰首喝山泉;牧人仰卧岩石上,袒胸露腹,酣然而睡,右手枕头下,左手袖筒护头顶;树上倒挂一猴,悬尾下垂,伸出左爪拉扯牧人的衣服,那牧人却浑然不知。</p> <p class="ql-block">↑ 第29号 圆觉洞。洞高600cm、宽900cm、深1200cm,刻像52尊。圆觉洞造像依《圆觉经》雕刻,是大足石刻规模最大的洞窟造像,洞内正中刻三身佛像,两侧崖壁并坐十二圆觉菩萨,佛前长跪的问法菩萨为明镜菩萨。圆觉有圆满觉悟之意,十二菩萨都已觉悟,仍需轮流上前,向佛问法。</p> <p class="ql-block">采光、排水、雕工堪称圆觉洞三绝。洞顶开凿长方形天窗,光线直照长跪问法菩萨的背部,产生追光效果,这就是听佛教诲“豁然开朗”的“开光”之意。</p> <p class="ql-block">匠师通过雕刻龙、钵、暗沟等排水系统,洞水只闻其滴水声而不见其影地流到洞外,又因滴水声清脆共鸣,称“金鼓洞”。</p> <p class="ql-block">造像都跌坐于莲台,头戴花冠,项挂璎珞细珠,身穿袈裟,端庄典雅,风姿飘逸,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 这幅正觉像就是宝顶山大佛湾赵智凤的尊师柳本尊的成佛像。在正觉像右侧是《重修宝顶山圣寿寺碑记》,碑文追叙了大佛湾石刻来历和赵智凤的生平。</p> <p class="ql-block">石壁上方是同治年间大足知县王德嘉题写的“宝顶”,下方是宣统年间,涵若题刻的“福”和龙必飞题刻的“寿”。</p> <p class="ql-block">儒、佛、道三教在历史上长期争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体。孔子为中国儒教创始人,其忠孝伦理至今被视为中华正统文化。佛教的佛祖释迦摩尼,提倡“吃得今生苦,修得来世佛”。老子李耳创立道教,讲究“清静无为、大道无痕”,被信徒奉为太上老君。宝顶石刻实现三教融合。在刻有“宝顶”的石壁右边一窟有两尊石像,左为佛教罗汉伏虎山君,右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两边的楹联是“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镇桥头”。</p> <p class="ql-block">八百年前,南宋的匠师用刀笔雕刻出最美的石像,毫不逊色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像,而南宋比文艺复兴还早三百年。大足宝顶石刻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而成为石窟艺术生活化、民族化的典范。随着元蒙入主中国,中华大地再无大型石窟出现,宝顶石刻为古代石窟艺术留下了最后绝唱。</p> <p class="ql-block">主要参考文献:1.大足宝顶山石刻碑文 2.四集纪录片《大足石刻:石头上的世界》 3.黑风夜话《大足之美—宝顶绝唱》等头条资源。一并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