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历史建筑风景画展》随记

寒门布衣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6日。胡问遂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小学、中学都在黄浦区就读,及至工作时单位就坐落在外滩,有这样一个反映所在辖区内历史建筑的画展自然不应该错过。进入展厅才知道以“百年黄浦”为题的展已经是第三辑了,此次是黄浦历史建筑风景画展,看来还是错过了“百年黄浦”前两辑。</p><p class="ql-block"> 展出的各类作品约有 50 件左右,绝大多数都是耳熟能详的黄浦区历史建筑。不少画家都将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外滩作为描绘的对象。既有描绘单体建筑的作品,也有描绘一片建筑群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画家胡振宇有两幅作品展出,《外滩》和《你早,上海!》。《外滩》描绘的是应是秋深时节的外滩,树的枝干上残存着未曾飘落的叶子在风中凌乱,绿化工人已经为树木过冬在树干裹上了防寒的草垫,前景中常绿树的叶子颜色已变的很深,整个画面色彩稍显有些萧瑟,但画面右侧和平饭店南楼红色的建筑给整幅画面增加了一些暖色。</p><p class="ql-block"> 《你早,上海!》,画家选择了从汉口路外滩、福州路外滩、广东路外滩、延安东路外滩到金陵东路外滩这一段。外滩这一段的历史建筑名气与汇丰银行、海关大楼、和平饭店、中国银行等相比自然稍逊一筹,但也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坐落在广东路外滩的有利大楼处在画面的十字中心线上,因其颜色较深,加上楼顶上的塔楼无疑使之成为这幅画的视觉焦点。“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新古典主义与‌近现代主义,立面设计采用三段式,配以‌巴洛克式装饰,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立柱,窗格饰以旋转式图案,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是英国有利银行的旧址,1916年至1918年建造,也是上海最早的钢框架结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两幅作品的色彩搭配都非常和谐细腻,没有很强烈的冲突,给人留下很平静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外滩》(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你早,上海!》(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提到上海就不能不提黄浦江,黄浦江,一条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西岸是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历史建筑,黄浦江东岸是上海城市的新坐标。一边代表着历史,一边代表着未来。画家方世聪选择了黄浦江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盛夏黄浦江》中呈之字形的黄浦江占据了半个画面,整个画面下面部分是平缓的江面,而代表未来的浦江东岸陆家嘴地区的建筑群仅仅是作为背景描绘。江面上往来船只川流不息,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盛夏黄浦江》(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黄阿忠的《黄浦江前方拐弯》从另一个角度看外滩。好像很少有画家会从俯视的角度来画外滩,而且还是从延安东路外滩朝南往十六铺方向来表现外滩。长久以来,印象中外滩的历史建筑通常以外白渡桥处的上海大厦始往南到过延安东路的浦江大楼止。而画家并不执着于表现外滩的某一座历史建筑。画面中间位置浅色的浦江大楼以及画面左下角的外滩气象信号台,这两幢建筑都属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而信号台是上海市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把外滩的这条主干道改名为中山东一路。看到画面左下角画家题写了此幅作品的完成时间:2024.6。原来还是一幅新作。</p> <p class="ql-block"> 《黄浦江前方拐弯》(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陈伟中的 《外滩故事》用一个狭长的幅面来描绘外滩高楼林立的街道,可以看到楼房后面的东方明珠塔和高楼。</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应该是表现夏天外滩的街道,霁后云散,阳光从云层中露出,穿过林立的建筑物,照在画面左侧的建筑物和地面上,形成细长的一道亮光。品味这幅画时让人看到雨后的外滩建筑刚经历过雨水的冲洗,道路也是潮漉漉的,地面显现出建筑、行人以及骑自行车人的倒影。我们看到的是空气中饱含水分,但又很清新的雨后的外滩街道。</p> <p class="ql-block"> 《外滩故事》(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画家赵抗卫选择了固体油画颜料进行创作,参展的有《节日》、《百年风云》和《“先施”的今昔印象》三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固体油画实际上是使用油画棒作为绘画工具。油画棒是一种材料简单、敷盖力强的绘画材料,可以通过油画刀刮、挫来进行创作和修改。用固体油画来绘画,能够呈现出油画的厚重、重叠和肌理效果。因为绘画材料是固体状态,直接在画布上涂抹叠加,而不是像普通油画那样在颜料加稀释液,在调色板上调色,然后再画到画面上。因此没有调色这一环节。固体油画追求自然的感觉,没有普通油画油光锃亮的效果,也很少有非常细腻的描绘。这三幅作品完全表现出了固体油画的质感和肌理。</p><p class="ql-block"> 《节日》描绘的是上海海关大楼,海关大楼原名江海关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3号,于1925年12月15日奠基,1927年12月19日启用。海关大楼是外滩建筑中气派最大者之一。钟楼建筑为哥特式,据称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整幅画面画家用的都是暖色调,建筑物在暖阳下呈现出红色的基调,云彩也显现出澄黄的色彩,满是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p><p class="ql-block"> 《百年风云》描绘的是一幢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大门,这幢建于1920年秋天,地处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红色的门头,黑色的大门,青灰色的墙体,固体油画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兴业路76号厚重的历史感。</p><p class="ql-block"> 先施大厦楼高五层(后为七层),1914年动工,历时三年,巍然矗立在南京路北侧。据说开业当天整个南京路都堵塞了,在上海滩轰动一时。先施公司不单是一个购物的百货大楼,其附设有屋顶游乐场、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公司开业第二年,营业额已相当于投资资本的两倍。先施公司首次引入“环球百货”的概念,搜求各国的货品,种类繁多,开风气之先,用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创了中国百货业的新时代。画家在这幅作品中表现了先施公司今昔印象,大楼的上半部分暖色调表现的是现在的先施公司,大楼下半部分冷色调代表了过去的先施公司,冷色调的先施公司上面挂满了“大减价”的白色幌子,以此叙述了昔日由盛转衰的历程,楼廊下的人群也是用灰白色绘制,如同鬼影森森,与前景暖色调中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画家用冷暖色调的来表现今昔对比也是很有创意的。</p> <p class="ql-block"> 《节日》(固体油画)</p> <p class="ql-block"> 《百年风云》(固体油画)</p> <p class="ql-block"> 《“先施”的今昔印象》(固体油画)</p> <p class="ql-block">  李靖坤的《中国银行》是以南京东路外滩的中国银行正立面为描绘对象。第一眼以为是水粉画,却是一幅布面油画。画家突出表现了中国银行大楼的正面,画面其余部分均一笔带过,感觉更像是一幅写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中国银行》(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画家贺寿昌的《汇丰银行营业大厅》,因从未走进汇丰银行大门,如果不看画题标签还真不知道画的是哪个历史建筑。而汇丰银行大楼却是从小就非常熟悉的建筑,精雕细刻的外表美轮美奂,希腊式圆形穹顶,两尊铜狮雕塑分踞在大门外左右两侧,不少从铜狮子旁走过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用手去抚摸它们,因此在经常被人抚摸的部分变得铮亮。这两只铜狮子现被收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画家用金黄色的暖色调描绘了大厅内部,虽说并未刻画入微,但高大的立柱和穹顶以及环绕四周的壁画给人“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画面的金黄色还是十分温暖宜人的。</p> <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营业大厅》(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画家方广泓有两幅作品参展,《国际饭店》和《南京路》,均为布面油画。上海国际饭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素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楼高24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上海的最高建筑,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上海的骄傲。由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而邬达克是上海近代建筑历史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他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留下很多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画家在《国际饭店》的画面前景中画了很多树木绿叶,而作为主角的国际饭店只露出了上层部分建筑。《国际饭店》和《南京路》两幅作品的绘画手法不同,《南京路》用自由挥洒的色彩,更加浓彩重抹。比较而言,更喜欢《国际饭店》的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 《国际饭店》(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南京路》(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冯信群的《外滩》是一幅水彩画。这幅作品从浦江东岸以浦江西岸的历史建筑群为描绘对象。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大多从这个角度看外滩,也只有这些历史建筑群可以撑的起上海的门面,也是由这些历史建筑成就了上海外滩最美的天际线。现如今,除了这些原有的历史建筑群之外,在其身后已经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令人叹为观止。而曾经最美的外滩天际线也成为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 《外滩》(水彩)</p> <p class="ql-block">  《白渡桥》和《定格瞬间》是徐策的宣纸彩墨作品。这两幅作品的画面描绘的应该是很多年以前通向外白渡桥的苏州河畔和靠近邮电大楼的苏州河畔。其时,在苏州河沿岸确有不少各种码头,常常停靠着各种小舢舨。现如今,苏州河沿岸除了观光船码头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码头,也早已看不到其他船只在苏州河上航行了。这两幅作品应该是画家记忆瞬间的定格。画中此景早已成为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白渡桥》和《定格瞬间》(宣纸彩墨)</p> <p class="ql-block">  《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一幅水彩画,作者殷峻。</p><p class="ql-block"> 上海历史博物馆原址是上海跑马总会。当年跑马总会在今天的黄浦区南京西路、黄陂南路路口建造了这幢大楼。1949年后,跑马厅改成了人民公园,边上的跑马总会大楼在1952年成为了上海博物馆。1959年改为上海图书馆,1997年又改做上海美术馆。现今这里已成为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这座大楼也是上海的一座标志性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上海历史博物馆》(水彩)</p> <p class="ql-block">  《外滩春色》是陈燮君的作品。之前只知道其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并不知道还是一位油画家。在从馆长岗位上荣退后,曾在报刊等媒体上看到过几次他的油画作品。除本次展览中的这幅《外滩春色》外,另有一幅与陈颖合作的布面油画《圆明园路的岁月》。这两幅作品与之前在报刊上看到的他的油画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似乎形成了一种绘画风格。</p> <p class="ql-block"> 《外滩春色》(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中有两幅《上海音乐厅》的作品,一幅是王伟民的水彩画,另一幅是郭本佳佳的布面油画。两幅作品表现的上海音乐厅的建筑立面角度有所不同。观赏时感觉王伟民的水彩比郭本佳佳的油画更耐看一些。水彩画的音乐厅立面形象更加饱满,并表现出水彩画的水彩淋漓的质感。从音乐厅正面悬挂的大幅音乐会广告上看出,这是2024年7月的某个夜晚,一场音乐会刚散场,观众们正陆续走下音乐厅大门台阶。街边的路灯柱上同样也悬挂着的音乐会广告与建筑物上的广告相呼应,共同构建起一个连贯的叙事结构。而油画仅表现了音乐厅建筑物,看上去稍显呆板。由此认为这幅水彩画更加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 《上海音乐厅》(水彩)</p> <p class="ql-block"> 《上海音乐厅》(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展中除了油画和水彩作品外,还有李守白的剪纸作品《南京路》、《思南路》和《巨鹿路》;展出的油画作品还有《孙中山故居》、《周公馆》、《步高里》和《豫园》等;展览中仅有一幅粉画作品《圣三一教堂》;水彩画还有《江南造船厂》、《大世界游乐中心》、《文庙》和《三山会馆》等。</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中最为迷茫不解的是应小杰的油画作品《陈逸飞、陈逸鸣旧居时光回眸》。画面以冷色调为主,视觉效果不是很好,给人晦暗抑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陈逸飞、陈逸鸣旧居时光回眸》(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陈逸飞、陈逸鸣昆仲都是上海著名画家。但对他们的旧居坐落在上海的哪个地方却是不知,而画面表达的也并不是一个可以辨识的建筑物。画面左侧近景建筑阳台上一位年轻长发女子手伸出阳台外拉着栏杆,背靠栏杆身子外出,仰面望向天空。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十分危险的动作。不明白画家设计这个女子,并让其用这么危险的动作向上看,寓意何在,百思不得其解。画面中的主体建筑应该是占据大半画面的红砖建筑物,猜测陈逸飞、陈逸鸣两兄弟的旧居就应在这幢大楼里。远处可以看到陆家嘴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和著名的“三件套”。感觉这幅油画作品是展览留给观众的一个谜题。尝试着解开这个谜,查了一下,据说画面中的这幢大楼应该是在南京西路靠近石门一路处,真的?假的?是否就是画中所说的旧居,未去现场查看。存疑。</p><p class="ql-block"> 2024.10.24 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