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宝贝孙子的故事•之一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年就过去了,如今,孙子已经是初中三级的学生了,可是,回忆当年我们俩一起上井冈的日子,仿佛还像是昨天发生的事那样,历历在目,无比生动。</p><p class="ql-block"> 那是2018年暑假,那年,他刚刚八岁,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同时,也是《大河报》的小记者。虽然说,他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小家伙却十分活泼可爱,学习也比较努力上进,每学期都有各种奖状给我拿回家里,我总会十分认真和珍视的贴在家中最明显的那堵墙壁上,久而久之,那墙壁竟变成了一幅面积很大的图画,好看极了。所以,每年,我都会带他有计划的外出旅游,以实践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育人方法。</p><p class="ql-block"> 那年,他在学校的语文课上学习了《朱德的扁担》,也知道了井冈山,他告诉我,咱们能去井冈山看看多好,我真想看看当年朱德爷爷的扁担。我当时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可是进行红色教育的好机会。于是,就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虽说,那时我虽早已年过古稀,但是,带着孙子,我还是感到身子骨十分硬郎。于是,就决心来一个比较圆满的红色之旅。</p><p class="ql-block"> 那年放暑假以前,我便与孙子一起十分认真地策划了这次旅游线路。我们规划了从河南家中出发,先到湖南参观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做为这次活动的开始起点,然后,再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的故乡,然后,再到江西上井冈山,从井冈山再回到南昌,参观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我们俩认为,这一定是一条很好的红色旅游线路。同时,我们还制定不跟团,自由行的方针,因为只有这才会深入参观,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上井冈的路线就这样制定出来。</p><p class="ql-block"> 现在高科技,网络真方便,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旅途麻烦,我们通过网络查询并定购了具体的时间、来回车次的车票,及当地旅馆酒店,</p><p class="ql-block"> 那年八月,立秋之后,天也有些开始凉爽了,我们的行程也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按照计划,我们第一站来到湖南长沙,下榻在长沙火车站的一家酒店,虽然说住宿贵了点,但是上下火车倒是挺方便,为我们的下一程做好了准备。当天,我们便游览了长沙市区和有名的橘子洲头,看着滚滚湘江,由北向南涛涛流过,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毛主席当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豪情。(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图为长沙火车站夜景。</p><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到长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参观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但是,要到韶山,做为自由行的散客就不太便利了。于是,我们临时决定报了一个散客的韶山旅游团,他们的路线也安排的合理和紧凑。到长沙的第三天我们就乘上了去韶山的旅游大巴。(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 不过,大巴车的第一站则是先到宁乡刘少奇的故里花明楼。我和孙子心里都非常高兴,因为,我们不仅能到韶山参观毛主席的故乡,而且,还能参观刘少奇主席的故里,这是多么好的安排啊。(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在花明楼,我们不仅参观了刘少奇的故居,而且,还在刘少奇革命事迹展览馆进行了认真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赵御龙在刘少奇展览馆认真参观的情景。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中午时分,我们便来到了毛主席故居韶山。这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当时,到韶山参观的群众非常多,充分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无比热爱和崇敬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毛主席铜像广场依次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之后,便跟随众人向毛主席故居走去。</p><p class="ql-block"> (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 在韶山毛主席的故居参观时,当时参观毛主席故居的群众特别多,虽然已是立秋后有段时间了,但是,依然挡不住“秋老虎”的发威。天显得特别热。不过,这却挡不住大家参观毛主席故居的热情。我们正准备到长长排队参观的人群后边排队时,当地负责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说我年过古稀,便热情的给我和孙子开辟了绿色通道。于是,我们便在比较轻松快捷的环境和时间内,非常完整仔细的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通过参观毛主席的故居,给我们俩的心里都留下了许多感动。</p><p class="ql-block"> 在这当天参观中,有件事特别使我感动。当时由于天气炎热,我出现了轻度中暑的感觉,全身乏力,虚汗直流。孙子察觉后,立马给我买了两瓶冰水,并搀扶我来到树荫下席地而坐,给我用冰水擦抚头部及身体的主要部位,让我降温,还把剩余不多的矿泉水送到我嘴边,慢慢地一口一口喝下,大约半小时后,我才慢慢缓过劲来,顺利地结束了一天的参观活动。每当想起当年这事,我都非常感谢我这懂事的孙子。</p> <p class="ql-block"> 从韶山返回长沙后的第二天,我们便登上了到井冈山的火车。</p><p class="ql-block">(这是在井冈山火车站下车后的情景。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因为参观井冈山是我们这次红色之旅的重点,因此,在井冈山我们安排了五天的参观时间,这样可以做到从容不迫,深入了解。并且还可以有更多机会访民情,吃美食。</p> <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不仅认真参观了每个展厅,对井冈山的英勇伟大斗争历程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洗礼,而且,赵御龙还发挥他的摄影特长,拍了不少革命博物馆的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 这是赵御龙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认真参观的留影(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的珍贵雕塑与图片。(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的每一尊雕塑和每一幅图片,都有一段生动的感人至深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历史,对每一个参观来讲,都是一段灵魂的感动和难忘的红色传统教育。</p><p class="ql-block">(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所写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参观旅游的五天时间里,我们祖孙俩不仅参观了井冈山几乎所有的红色景点,如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著名的黄洋界,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著书立说的八角楼和在茨坪的毛主席故居,大小五井。另外,我们还特意到达宁冈县龙市镇的砻市广场,毛主席和朱德会师的纪念地进行了参观。并且,又分别参观了当年分部在茨坪的井冈山红军军部,邮政局,及毛主席和朱德等其他的几位革命先辈的故居。更有意思的是,我和孙子还重走了毛主席在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走过的陡峭的山路。重温毛主席在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写下的两首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与此同时,我们还品尝了井冈山的江米饭,南瓜粥,及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还遇到许许多多全国各地到这里的参观者,及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学员。在相互间的交流中,他们都对井冈山这块红色的土地非常崇敬和感激。大家都认为,如果没有当年井冈山的斗争,中国今天的革命胜利是很难想像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茨坪,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而且还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了,每天晚上茨坪的广场都有非常好的文艺演出。</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让人崇敬,也让人留恋忘返。</p><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五天的井冈山红色之旅在震撼、怀念、感动和热情扬溢之中很快便过去了,8月下旬我们便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井冈山,到达南昌。在这里,我们主要要参观的是南昌起义纪念馆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是南昌八一广场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摄影/赵御龙</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南昌的八一广场</p><p class="ql-block">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起义展览馆是一个室内和室外展区相结合,内容详实,部局科学合理,具有声光电结合效果良好的展览馆。我们通过认真的参观,更进一步了解了当时八一南昌起义的全过程,和对我国革命军队建立和革命胜利的影响和意义。更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军队的热爱,和对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认识。这一个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是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大厅(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以下三张图片为南昌起义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 这是赵御龙在八一南昌起义博物馆室外的留影。(摄影/赵振中)</p> <p class="ql-block"> 另外,在南昌我们还参观了滕王阁和其他南昌的著名景点。也为这次历时十多天的红色之旅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现在,虽然说这次红色之旅活动已经过去六、七年的时间了,但是它在我们祖孙俩的记忆中,还依然是那么清淅,那么深刻,那么温暖。</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参观南昌滕王阁后的留影(摄影/赵振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