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 乡</p><p class="ql-block"> 文/刘寒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故乡便离我愈来愈远了。每每从钢铁的围城中挣扎出眼眸,所见皆茫茫一片,我望也望不到的故乡,你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老了,便越来越恋旧。那些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岁月,而今已是虚无,再也寻不出一点痕迹,倒是不经意中,儿时的景象不时浮现,愈来愈是清晰。</p><p class="ql-block"> 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若是春日,岸边的垂柳在樯橹的咿呀声里、摇曳成缕缕翠烟,和着氤氲的水汽,如丝如缕,若幻若真,往来的渔舟便在这薄雾中若隐若现。而堤岸上,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各色的小花缀在青草地上,宛如两条锦带,随着河水,蜿蜒到天尽处……堤外是无际的绿野,我的家就在这绿野之上。</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还穷,修篁翠树掩映下的不过是白墙红瓦的泥坯房。只是四处环绕的红的桃、白的杏,更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点綴在四处,倒也洋溢着勃勃生机。近午的时候,袅袅炊烟升起,大人们在鸡鸣犬吠声中从田地里归来,三三两两,热热闹闹,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更别有一番意味。至于放学的孩子,蹦蹦跳跳、推推搡搡,这春日便愈是和暖……</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从第一次离开家起吧,目光便开始迷离。浪荡了大半辈子,却发现我还是我、却再也找不到原乡的痕迹。那一颗春日的骄阳呢?如今你在哪里。那小河边的小村,那小小村庄净净爽爽的烟火气,而今怎么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着了呢……</p> <p class="ql-block">留住乡愁征文 《家乡!我永远的灵魂之居》 文|刘春茹 因故于去年初迁到了沈阳定居。但始终没有把丹东的房子卖掉,因为那是我出生和大半生居住的地方。也是因为她一一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有人参,板栗,大螃蟹,黄蚬子,面条鱼(是世界罕见并濒临灭绝的物种。无骨透明,细如粉丝)… 最主要,丹东是以甲午海战抗日英雄邓世昌等烈士壮烈牺牲之地及抗美援朝的英雄城市享誉世界。 1950年,当抗美援朝的战争打响,彭德怀将军率20万大军,从丹东(原安东)的上河口,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又有全国各地的援朝物资一一棉衣、棉被、炒面等,源源不断地从鸭绿江大桥(现在的断桥)运送至朝鲜。一直到抗美援朝的胜利。 一位元帅曾经说过: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革命的英雄用鲜血换来的,也是东北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丹东人民更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中的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描述的就是丹东的美丽景色。《英雄赞歌》,《志愿军战士之歌》则歌颂了英雄们及人民的革命精神、奉献精神。 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其词曲作者就是在丹东河口万亩桃花盛开期采风时的,有感而发。 丹东也是中国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一一虎山长城一一她将鸭绿江拥抱在怀中,鸭绿江如同一条玉链镶嵌在她的项颈。那里人杰地灵,那里的上空飘荡着甲午海战的风云。那里有抗美援朝的英雄。那里的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建设着大美的丹东! 那里!更有巷道里,妈妈呼唤我们七个姊妹的乳名,等我们回家吃饭。 那里❗也有父亲打着雨伞送我们上学后转去的背影。那里‼有我们童年无忧无虑的嘻笑打门市声… 不管我走到哪里,那里❗永远令我魂牵梦萦… 大树参天立于根 异地游子觅乡音 不忘故土烟火气 千里万里仍梦萦 二0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归乡</p><p class="ql-block">沈庆丰</p><p class="ql-block">轻车一路载乡愁,窗外飞驰遍野秋。</p><p class="ql-block">十五催人归故里,儿时明月忆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