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南浔

<p class="ql-block">资产阶级之方案——戊戌维新运动</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途径。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制度上的陈旧与腐朽。于是,一场名为“戊戌维新”的改革运动悄然兴起。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技术,希望通过变法来挽救国家的命运。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设立议会、发展工商业、废除科举制度等,试图以此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依据图片思考戊戌维新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更激发了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内外交困之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想改变国家的命运,就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于是,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倡导下,戊戌维新运动应运而生。这场运动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它所提出的许多理念和主张,却为后来的革命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思考康有为何“托古改制”?</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深知,要在保守势力强大的清廷推行改革并非易事。因此,他巧妙地采用了“托古改制”的策略,即借助古代圣贤的思想来为自己的改革主张寻找依据。例如,他将孔子描绘成一位主张变革的伟大思想家,强调孔子也曾提倡过“改制”。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来自传统势力的阻力,还能增加改革的合法性和说服力。康有为的这一策略,展现了他在政治智慧上的高明之处。</p> <p class="ql-block">自主梳理戊戌维新运动时间轴</p> <p class="ql-block">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康有为等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正式开始;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所有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尽管这场运动仅持续了短短103天,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后世改革者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思考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戊戌维新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改革尝试,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门。其次,这场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激发了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中。最后,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等理念,成为了后来辛亥革命的重要思想基础,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戊戌之余音……一批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许多传统士人在经历了这场变革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逐渐转变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学问,而是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比任何一场战争都要震撼人心,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思考戊戌维新运动为何失败?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的对比以及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分析。</p> <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从外部来看,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支持保守势力的态度,使得维新派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从内部来看,维新派自身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他们的一些改革措施过于激进,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遭到了强烈反对。此外,维新派内部也存在分歧,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力量。最终,在慈禧太后的政变下,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p> <p class="ql-block">农民阶级之抗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介绍。</p> <p class="ql-block">正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在寻求变革之时,广大的农民阶级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19世纪末,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成员多为贫苦农民,他们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组织起来对抗外国传教士和军队。虽然这场运动最终被镇压,但它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反抗精神,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