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风光451一一北海琼岛

老齐

琼岛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内,是公园的中心。‌岛上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古建筑群,包括建于清顺治八年的永安寺,以及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等。岛上的白塔建于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高35.9米,塔身呈宝瓶形,塔内藏有经文、衣钵和舍利。琼岛春阴是“燕京八景”之一,乾隆帝御笔题字的石碑也立于岛上。<br><br>琼岛的历史背景丰富,元代时曾是大都城的中心,明代时期改名为万寿山,清代顺治八年在岛上建白塔,乾隆帝将其更名为白塔山。乾隆帝还御制了《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记载了白塔山的历史和景观。<br><br>琼岛的景观包括永安寺、白塔、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等,这些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皇家园林的独特韵味和美学价值。<br><br>此外,琼岛上的桃花也是一大亮点。3月中旬,琼华岛上的山桃花盛开,尤其是白塔脚下的景色尤为美丽,粉色和白色的花瓣与红墙、黄瓦、白塔相映生辉,古建之美与大自然之美相辅相成。 琼岛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内,是公园的中心。<br>岛上有丰富的植被和古建筑群,包括建于清顺治八年的永安寺,以及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等。岛上的白塔建于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高35.9米,塔身呈宝瓶形,塔内藏有经文、衣钵和舍利。琼岛春阴是“燕京八景”之一,乾隆帝御笔题字的石碑立于岛上。琼岛的历史背景丰富,元代时曾是大都城的中心,明代时期改名为万寿山,清代顺治八年在岛上建白塔,乾隆帝将其更名为白塔山。乾隆帝还御制了《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记载了白塔山的历史和景观。 从北海公园南门入园,踏上建于元初的永安桥,见名为"堆云"、"积翠"的 两座彩绘牌坊,迎面就是全园的中心--琼华岛,简称琼岛。岛上绿荫如 盖,殿阁相连。对面便是初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白塔寺,清乾隆 八年(1743年)改为永安寺。主要建筑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配殿、 廊庑、钟鼓楼等。自下而上,依山势而筑。当年帝后们游园后,常来寺烧 香拜怫。正觉殿前,建有"涤霭" 、"引胜"、"云依"、"意远"四亭, 对称而典雅美观。由此拾级登上白塔。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 这座藏式喇嘛塔,高35.9米,塔身呈宝瓶形,上部为两层铜质伞盖,顶上 设鎏金宝珠塔刹,下筑折角式须弥塔座。塔内藏有喇嘛经文、衣钵和两颗 舍利。塔前有座小巧精致的善因殿。 元代,以北海为中心,建起大都城,将琼华岛改名万寿山(亦称万岁山)。明代,改琼岛春阴为琼岛春云,邹缉在《北京八景图》中说:“大山子顶有广寒殿,殿之四隅皆有亭,左二亭,曰玉虹、方壶;右二亭,曰金露、瀛州,半山有三殿,中曰仁智、东曰介福、西曰延和。其下太液池,前有飞桥,以通仪天殿,东有玉桥,以通琼林苑,山之上常有云气浮空,氤氲五彩,郁郁纷纷,变化翕急,莫测其妙,故曰琼岛春云”。 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在广寒殿旧址上,建白塔,万岁山改名白塔山。乾隆初年写的燕山八景诗中又把“琼岛春云”改为“琼岛春阴”,诗中写道:“琼华瑶岛郁嵯峨,春日轻阴景色多。云护凤楼松掩映,瑞凝仙掌竹婆娑。低临禁苑滋苔藓,远带郊畿荫麦禾。更向五云最深处,好风时送九韶歌”。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手书“琼岛春阴”碑,原立悦心殿前,后又移琼华岛东侧半山。根据《周易》:三百四十八爻,东方为春,稼禾聁雨,雨降于阴的说法,改立在白塔山东麓。碑上刻有乾隆帝所作的诗文,其中:“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御制《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分别立碑于琼华岛南麓的引胜亭和涤霭亭内,记载了白塔山的沿革,燕京八景的历史和琼岛春阴建碑原委以及白塔山的四面景观。 琼华岛,位于北京市北海太液池南部。金代名琼华岛,元代为万寿山(或称万岁山)。清顺治八年(1651年)于山顶建白塔,始称白塔山。琼华岛简称琼岛,因岛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称“白塔山”。岛高32.3米,周长913米。琼华,意指华丽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该岛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 [1]。<br>琼华岛,以永安寺为中心,四周错落分布着精美殿阁,白塔高耸,古木参天,是皇家园林与神话传说的完美结合,也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所在地。 琼华岛上建筑精美,高低错落有致,依山势分布,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南面以永安寺为主体,有法轮殿、正党殿、普安殿及配殿廊庑、钟鼓楼等,黄瓦红墙,色彩绚丽。西面为悦心殿、庆霄楼、琳光殿及存放乾隆时摹刻珍品《三希堂法帖》的阅古楼。岛东建筑不多,但林木成荫,景色幽静,别具一格。乾隆书“琼岛春阴”石碑,立于绿荫深处,为“燕京八景”之一。 北面山麓沿岸一排双层60间的临水游廊像一条彩带将整个琼岛拦腰束起,回廊、山峰和白塔倒映水中,景色如画。东南面有石桥和岸边相连,与秀美的景山、故宫交相辉映,黛色岚光,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琼华岛东面,山路弯转,古树参天,含香吐秀,“智珠殿”高居“半月城”上又称“般若香台”,是一座半圆形的砖城。智珠殿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它与城脚下的四柱三楼牌坊同时建成。这座牌坊,结构精巧,绚丽夺目,为如意形斗拱,这里是琼华岛东面的一处主要风景点。牌坊东面是直通东门的“陡山桥”。智珠殿南面的“慧日亭”,掩映于山石密林之中。智珠殿迤北的山脚下,有“琼岛春阴”碑。为金代的”燕京八景“之一。<br>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这里立碑刻字,四周砌白玉栏。这座碑上刻”琼岛春阴”四字和另外三面的诗词都是清乾隆御笔。其中背面有律诗一首:”良岳移来石发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记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暗发浩歌。”诗词中表达了他为禾苗祈雨的重农思想。“春阴”象征着万物的滋生或萌芽状态,自然也孕育着园林中的生意盎然。碑前下方有两个直径约五尺的圆形大石盘,石盘中各有一石刻昂首望天的虬龙,犹如盘卧水中,姿态生动。由“琼岛春阴“碑攀登而上,有”见春亭“、穿山洞即到”古遗堂“、”峦影亭”再上有“看画廊”、“交翠庭”等建筑,由此可直达白塔。<div><br></div><div>琼华岛西面,山石嶙峋,一些殿宇点缀山麓。“悦心殿”、“庆霄楼”高居《北海公园白塔》西侧。这组建筑是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成的,楼分上下两层,相传清乾隆帝每逢旧历十二月八日奉太后到这里观赏”冰嬉“,就是在冰上掷球的一种游戏,表演者分两队,队员的衣服分为红,黄不同颜色,所穿冰鞋,底下有一条”铁条“及”铁齿“,队员在冰上飞跑,两队争一皮制圆球,胜者有奖。”国朝官史”乾隆御制庆霄楼诗:”冰鞋队在液池西,长至才过集健儿,踘蹴分棚旗八色,庆霄楼上看“冰嬉”。<br></div> 由悦心殿往西,沿石坡而下,经小荷花池走过横卧海岸马鞍形的小石桥(俗称罗锅桥),高台上的一组建筑,便是蟠青室和“一房山”。<br>另据神话传说,琼华是琼树之花(华即花),生长在蓬莱仙岛上,人吃了可长生不老,此亦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清初,曾在山顶设置信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俯瞰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发出信号。 由悦心殿往西,沿石坡而下,经小荷花池走过横卧海岸马鞍形的小石桥(俗称罗锅桥),高台上的一组建筑,便是蟠青室和“一房山”。<br>另据神话传说,琼华是琼树之花(华即花),生长在蓬莱仙岛上,人吃了可长生不老,此亦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清初,曾在山顶设置信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俯瞰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发出信号。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