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内湖泊,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面积583亩,折合约39万平方米。东邻故宫、景山,南濒中海、南海,西接兴圣宫、隆福宫,北连什刹海,是北京城中风景最优美的前“三海”之首。<br>中南海与北海水系相连,统称三海。元至清三代,中南海与北海水域称太液池,有“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波”,北海是最北端的一部分。<br>金代以后,在北海周边累建宫殿,逐步形成皇家园林。是现代中国保留下来的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整的皇城宫苑。民国时开辟为公园,并定名“北海公园”。 <br>2021年10月22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 北海,和其北部的什刹海(含积水潭)一起,原为古永定河(高梁河)的故道洼地,后潴水成湖。历史上水面较大,连通一体。积水潭,为元代对后三海及德胜门外以西太平湖(已堙)水域的统称。当时,导引大都城西北诸泉水于和义门(西直门)北水关流于都城,汇聚于此,汪洋若海,故俗称海子。<br>中南海与北海水系相连,统称三海,元代称太液池,有“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波”。风景秀丽,建筑精美,原是明清紫禁城外的一处皇帝御苑。清亡后因修建东西交通干道,才将中南海、北海分截为二园 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北、中、南三海总水面面积为86.4万平方米,但在水域范围内开垦了许多稻田,加上芦苇、荷花等浅水植物,占去了水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且夏季水浅,蚊蝇孳生,杂草过人,一片污秽。<br>1950年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提出疏浚“三海”、开发水源、整修护岸闸门、整建万字廊水道等工程计划,3月22日政务院批准实施,并组成疏浚“三海”工程指导委员会,杨尚昆任主任委员,由市卫生工程局组织施工。4月5日,首先排除“三海”积水,6日疏浚工程开工。北海疏浚由6000名民工担任,中南海疏浚由中央纵队约7500人负责。5月3日完成疏浚工程,6月17日护岸等工程告竣。共清挖和外运淤泥34万余立方米,修建护岸近11公里、码头31座、闸门8座,投资233万元。疏浚后的水面面积扩展为87.54万平方米,水深约2米,水清见底,环境卫生得到极大的改善。<br>1958年和1959年间,结合天安门广场扩建,又将流水音进行了改建,加大了过水面积。鉴于南海出路不畅,1962年修建北新华街下水道时,于新华门西又建新华闸,接入北新华街下水道,使“三海”水域达到排蓄兼顾,日渐完善。 <br>景山西墙外明沟是北海、筒子河间的水道,全长487米,分南、北两段,以景山公园西门为界,南段227米,北段260米。这条明沟一直处于半废弃状态,卫生状况极差,被北京市政府列入1982年重点治理的卫生死角工程之一。该工程全部设计及南段治理由中央军委机关负责,北段治理由西城区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两段均由平谷县马昌营公社东双营建筑队承建。北段工程拆除违章建筑9处,清除垃圾、淤泥2万余立方米。对原沟帮破损处进行修补,在原沟帮上新砌墙体145立方米,梁垫180个,现浇钢筋混凝土梁90根,沟上盖水泥预制板,其上加铺6厘米厚钢筋混凝土垫层,沟上分段设5个检查孔。为使治理后的暗沟不受污染,在沟西侧修下水道280米。北段投资15万元。南段进行了同样治理。全线工程于1983年10月竣工。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选择新址,营建大都。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岛为中心修建帝都宫苑。山赐名万寿山(又称万岁山),水赐名太液池。三次扩建琼华岛,山顶建广寒殿,山腰建仁智殿、介福殿、延和殿,山脚建更衣殿等建筑。忽必烈三次扩建琼华岛,重建广寒殿。广寒殿东西宽120尺,深62尺,高50尺。 <br>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皇城,北海为西苑一部分。嘉靖年间,北岸建五龙亭等建筑。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琼华岛顶、广寒殿位置建筑高35.9米的白塔并依山势兴建永安寺建筑群(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钟鼓楼,覆盖黄、绿、紫琉璃瓦)。永安寺西的悦心殿是皇帝引见群臣和理政之所。其后的庆霄楼是帝后冬日观冰嬉之处。白塔山之西坡有琳光殿和阅古楼,墙壁镶“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保留了魏晋以来书法家的墨迹。山腰上的亩鉴室、烟云尽态亭、甘露殿、蟠青室、邀山亭等景色古雅幽静。山之北建有仿江南镇江金山寺的漪澜堂和道宁斋、碧照楼、远帆阁、延楼等与太液池北岸的五龙亭、西天梵境南北相望。白塔山之东麓林木成荫,怪石嶙峋,崖洞深邃,自山门、石桥、牌坊至智珠殿、见春亭构成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荫”,有清乾隆皇帝题诗。太液池东、北沿岸亭台楼阁掩映于绿丛碧水之间,有画舫斋、濠濮涧,乾隆曾在北岸园中之园的静心斋抚琴吟诵,又称为“乾隆小花园”。还有九龙壁、阐福寺、蚕坛、快雪堂、西天梵境、万佛楼、大西天方殿等。<br>北海于1915年辟为公园,1925年内务部批准开放北海公园及周围地区开放定名为“北海公园”。 <br>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对北海公园进行一系列的建设和保护修缮。1950年,组织民工和公安战士4200人,用3个多月的时间挖湖疏淤,清除湖内淤泥11.6万多立方米。将环湖坎坷不平的碎砖路改铺为1.4万多平方米的水泥砖路,清运琼岛长廊西跨院、北岸阐福寺夹道、西岸水西门一带的垃圾近1万吨。1954年市政府为解决交通堵塞,决定拓宽东四至西四道路。 周恩来在团城,听取设计人员和专家的意见,指示“要保护好团城,大桥往南拓宽”,团城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后交还公园统一管理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56年扩展马路重建北海大桥,修庆霄楼、五龙亭。1957年团城高大建筑物安装避雷针。1959年修缮琼岛北侧的长廊和远帆阁、碧照楼、漪澜堂、道宁斋、晴栏花韵等,并将设在北岸的仿膳饭庄,搬此营业。还修缮了永安桥两端和陟山门桥头的牌坊以及琼岛的引胜亭、涤霭亭、慧日亭等古建筑。<br>1964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拨款修缮白塔、善因殿、阅古楼及琼岛周围零散的古建筑,修缮琼岛西麓的琳光殿、甘露殿、水精域以及琼岛北麓的见春亭、一壶天地亭、小昆邱亭等。<br>“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海公园受到极大破坏。1971年3月21日中央批准闭园,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大修50余项。<br>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波及北京,白塔塔顶受损。1977年国家拨专款修复塔顶和震毁的建筑。<br>1978年3月1日北海公园重新开放。1979年冬至1980年春,加固永安桥侧墙,翻新桥面,统一花饰,投资28万元。1983年对小西天古建进行整修,这是解放后的第一次大修。其中观音殿是全国较大的方形古建筑。中央和市有关单位及古建 专家都很重视这组古建修缮,按清式建筑的做法保持原貌,投资300万元,1986年完工。1992年重修永安寺。 <br>至1980年代,北海全园面积共有68万平方米,其中水面39万平方米,陆地29万平方米。有古建筑物1484自然间,面积2.9万平方米,亭子43座,牌坊19座(包括遗址),桥梁23座。 <br>公园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北京旅游之最—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家园林”。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颁布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区(点)4A级单位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公园”。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