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0日。</p><p class="ql-block">我又来到了西双版纳。</p><p class="ql-block">这却是恍然穿越30年时光了。</p><p class="ql-block">1994年盛夏来过此地。</p><p class="ql-block">转眼30年,我已夕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这番感慨,是接我小伙引发的。</p><p class="ql-block">出得机场,接我的本地小伙,象是事先做好功课,非常准确认定我就是他要接的对象。</p><p class="ql-block">小伙很热情,上车就聊开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景洪这个地方,是那个时候云南建设兵团的所在地,当年你们知青多得很。后来返回城去了,留下了一些孽债,就有了火爆的电视连续剧《孽债》,还有那首唱红全国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爸爸妈妈,上海有个家,这儿有个家…”</p><p class="ql-block">这个我可没想到,时隔30年后第二次来到西双版纳,碰上的首课是知青历史过往和知青文化。</p><p class="ql-block">只管自己说的小伙,他可能万万没想到,坐在车上的我,是写《孽债》作家叶辛的朋友,也是叶辛的钢丝,对叶辛的作品,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般的了解。</p><p class="ql-block">善谈的小伙,也不管我是否愿意听他聊的感受,无所顾及地向我聊了一个他颇有感触的真事。</p><p class="ql-block">前不久,我接了一位从上海来的大妈,她让我送她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就是一个傣家山寨。她给我说,要找一口池塘,说当年就从这儿返城回上海的。找了好久,那池塘根本没有了,但找到了一块很特别的石头,她几乎是葡萄下身子,对那石头摸了又摸,一会儿,眼泪就出来了。她向我说,就在这石头与她恋人分的手,还有她们共同的小孩,也就是孽债。后来,我连着送她去这儿三天,每天上午去,她就呆呆在那石头上坐一天,直到天黑下来,才泪流满面的离开…</p><p class="ql-block">我听得很投入,没插一句话。</p><p class="ql-block">那小伙讲完了这感人故事,问我这“知青大哥今年高寿几许了。”“以前来过版纳没有?”“是不是下乡到过景洪?”当我回复“我是五八年生人,一九九四年来版纳,我没上山下乡来版纳”。小伙听后,带有感叹说“你来版纳那年,我才十岁,那年你大哥三十刚出头,转眼三十年就成了养老之人了…”</p><p class="ql-block">别说小伙为之感叹,别说自己了,1994年那四个叽叽喳喳的小孩都长大了,且都成了家也为人父母了,都立于社会了。这使我二次脚触版纳之地自己都为己感叹: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成曲中人了!</p><p class="ql-block">末了,小伙还来了个总结。</p><p class="ql-block">知青,孽债,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代人的伤痛。<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知青留下的知青文化,促进了我们这儿的文旅发展,也使景洪经济有发展。我们西双版纳,我们景洪,要感谢你们这些知青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瞟了小伙一下,没料到他能对知青如此深刻评语。当今年轻人能如此看我们知青这一代,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span></p><p class="ql-block">说话间,不知不觉中,已到了目的地: 百姓公社。这名号之后,还有个的缀: 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与我第一次来西双版纳,却接受的信息是两回事。</p><p class="ql-block">那是1994年,我下海创办公司的第二年,四家人,八个大人,四个完全不懂事的小孩,刚下飞机,一位自称“小卜哨”的接地导游,就导向我们进了面包车。</p><p class="ql-block">傣家姑娘当地语言称为“小卜哨”,是指美丽的意思,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面目清纯娇美,亭亭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p><p class="ql-block">在西双版纳几天里,就听这“小卜哨”叽哩呱啦的,说的都是景洪的风景名胜。我们一行人听这“小卜哨”的,她带那儿,我们就去那儿,反正是晕头晕脑的。</p><p class="ql-block">那次,该看的西双版纳景点,都看了。如植物园,野象谷,傣家寨,橄榄坝,体验了泼水节,等等,该游的都游了,能看的都看了,都是认认真真游览的。</p><p class="ql-block">说实话,这一次,因为是第一次,我们这一行人,对西双版纳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好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三事,印象很深。</p><p class="ql-block">一是去西双版纳芒果产区,一眼望不到头的芒果林,全是金灿灿的芒果,犹如一簇簇的金元宝。</p><p class="ql-block">芒果林边,果农一长溜卖芒果的地摊,此起彼伏叫卖大军,蔚然壮观;那争抢客户的喊声,更是形成了一个五彩乐章。</p><p class="ql-block">有意思是,川流不息的游人,就地蹭着吃芒果,个个嘴皮上都是糊了一小团的芒果馕。</p><p class="ql-block">我也是一付吃相不堪,但脑子却闪现出另一种芒果景象。</p><p class="ql-block">那就是“文革时代”,伟人关心工人大众,特别送芒果。记得军车上有军人持枪护送的“芒果”,经过三星街,已被民众围得水泄不通了。大家都伸长脖子,争看那小小玻璃箱装的“芒果”。</p><p class="ql-block">记得我当时尚小,被人流挤到了边角上,根本没看清那“芒果”,只是心目中泛起对那“芒果”的一种稀罕,更觉有一种神圣的感受,幼小的心目觉得那“芒果”珍贵得不得了,至于“芒果”是什么滋味想都不敢去想,只要能近距离看一眼那“神圣的芒果”就心满意足了。</p><p class="ql-block">可此时此境,看到了当年涂了蜡的芒果而这没涂蜡的真实芒果,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有一种还愿了生态自然真实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事,就是珠宝玉器。</p><p class="ql-block">自打小,就觉得珠宝之类的玉器,这是一个家里的稀罕物件,是传代传人的,是非常珍贵的。</p><p class="ql-block">可从版纳打洛出境缅甸一日游,给我看到的是满眼的珠宝玉器,不大的小镇上的小街小巷,全是大大小小的摊铺上,堆满了玉器,多以手琢为主,次是手链,还有就是吊环吊坠之类的饰品。</p><p class="ql-block">那些挎着大包小袋的客商,对珠宝玉器,并非是一种对“稀罕物”的珍惜,而是蹭在地摊上,象菜市场随意挑选小菜一样,甚至挑都不挑,直接说这一堆多少钱,只要双方认为可以,便用大包小袋收入馕中,麻利地付完钱,拧起就走。</p><p class="ql-block">那种随意随性的交易,那是在买卖珠宝玉器,分明是拿“小菜”。</p><p class="ql-block">我好奇问了当地小贩,你们这样随随便便卖珠宝玉器,不怕抢窃被偷啊?小贩笑道: 不会的,不会的,我们这儿抢珠宝玉器,是重罪,轻者断手断脚,重者砍头要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有一事,印象也极深。</p><p class="ql-block">那就是西双版纳的寺庙和小出家人(也就是小和尚)特别多。</p><p class="ql-block">不管在景洪那个地方都可看到。</p><p class="ql-block">为此,我还专门请教了当地人。</p><p class="ql-block">景洪的寺庙众多,其中一些较为著名,如曼春满佛寺、西双版纳总佛寺、般若寺等,这些寺庙与小和尚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p><p class="ql-block">最为著名的曼春满佛寺,始建于公元583年,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虽原寺于上世纪60年代被毁,但70年代末重建后,在东南亚仍享有盛名,每年重大佛事活动时,多地僧侣和信教群众都会云集于此。</p><p class="ql-block">在傣家人的传统中,男孩到了10岁左右,会自愿到寨子里的寺庙出家做小和尚,像曼春满佛寺的小和尚岩光罕,每天清晨诵读佛经后再去学校上学,放学后及周末还会在寺庙学习傣文和佛经,接受傣族传统文化和佛教教规教义的教育。完成学业后,多数人还俗回家,少数人则会留下来继续修行。</p><p class="ql-block">我们眼看着小和尚,大都是身着藏红服袍,穿着木板鞋,从他们习以为尚不把好奇游人当回事的眼神,可见他们已习惯了这种“出家生活”,或是必然中接受了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p><p class="ql-block">那四个小家伙,以猎奇童光看到小和尚,争嚷着他们也想到版纳进寺庙当小和尚,惹得我们这一行大人笑得止不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再踏上西双版纳,岁月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年。</p><p class="ql-block">疫情中受过相邀来这儿,却因腿脚不便放弃了。</p><p class="ql-block">现在来到这儿,天依旧是湛蓝的,人却不是年轻的了。</p><p class="ql-block">1994~2024。</p><p class="ql-block">人生只有一个30年。</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