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从1979至2002年油画静物创作感怀

柳玉

<p class="ql-block">1980年,在大学实习考察期间,我与同学周叔昭、胡西非、何顿、刘如凯及陈新,一同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在那幅气势恢宏的《攻占总统府》大型油画前合影,以此留下我们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今晚在整理照片时,偶然间翻阅到了我大学一年级(1979年)时所绘的油画静物作品,随后又翻看了1986年我在长沙市第二十中学指导高考学生时所创作的静物画作,以及200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进修期间留下的静物练习。自那以后,我虽鲜少再正儿八经地画静物,转而更多地描绘风景与人物,但转眼间,已悄然度过了四十余载春秋。回顾往昔,心中不免涌起一番感慨,岁月虽留痕,然画艺之心依旧炽热,我始终在这条路上不懈探索。</p><p class="ql-block">重新审视这些不同时期的静物画,尽管早期的作品在技巧与色彩运用上尚显稚嫩,却莫名地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与怀念,那份纯粹而热烈的绘画热情仿佛穿越时空,再次触动心弦。在此,我愿分享这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静物画作,与诸位共赏我绘画旅程中的点滴乐趣与心路历程。</p> <p class="ql-block">读大一时画的油画静物课堂作业</p> <p class="ql-block">二十中学美术职高班部份同学</p> <p class="ql-block">当职高班老师时给学生画的静物示范作品</p> <p class="ql-block">我与广州美院进修班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美术学院进修时画的油画静物</p> <p class="ql-block">在艺术的长河中,每一幅作品都是时间的印记,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思绪。回望过去,从四十五年前那幅青涩的油画静物,到1986年渐显成熟的静物描绘,再到2002年深沉内敛的静物表现,这一路走来,不仅是我技艺的精进,更是心灵的成长与蜕变。</p><p class="ql-block">四十五年前,当我初次拿起画笔,面对着眼前的静物,心中满是激动与憧憬。那时的我,用稚嫩的笔触,试图捕捉物体的形态与色彩,每一笔都饱含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那幅作品,虽然简单,却是我艺术之路的起点,它见证了我最初的梦想与坚持。</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到了1986年。此时的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绘画经验,对静物的描绘也更加注重细节与质感。我尝试着用不同的笔触和色彩来表现物体的光影与体积,力求让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这幅静物画,是我艺术探索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技艺的成熟与风格的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而到了2002年,当我再次面对静物时,心中已多了几分从容与淡然。此时的我,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与表达,不再拘泥于物体的外在形态,而是试图通过画笔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这幅静物画,虽然依旧保持着细腻与精致,但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抒发与情感的流露。</p><p class="ql-block">回顾这三幅静物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艺术之路的缩影。从青涩到成熟,从追求外在到注重内心,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岁月如歌,艺术无涯,我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前行,用画笔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与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