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重读《维摩诘所说经》〈 佛国品第一〉之感叹(二)

法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接续A]</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净化心灵的〈佛国品〉智度论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的心灵,是需要正向地强化和净化的,强化和净化是需要智慧才能达成的。当人的心灵净化了,则我们的生存环境即国土也就净而无染了。而〈佛国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从不净的“此岸”到达净土的“彼岸”的智慧之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国品〉是《维摩诘所说经》的第一品,是该经的序分,也是该经思想的总纲和概述。本品浓缩的高度思想,只有在中间的十二品中才可看到其具体的呈现,如果你是有兴趣的话就去深入了解吧!这里,我仅围绕上品的经文内容,从人们最容易发生的几个宗教哲学问题,阐述一下我的见解。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并不一定要别人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1.众生“心净”真的会使“国土净”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上来的经文看,“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很明显,如果众生心净的话,国土就会净;当国土净时,也即成为一方清净的佛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这个观点,你或许会说,这是宗教迷信上的梦想,不存在现实世界上的可能。可我说,人类在现实的世界中,哪个没有梦想?又哪个不曾梦想?甚至是妄想?寄予期望之心,梦想、妄想这些概念性质的名相,与理想或希望又有什么差别?有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就会变成美好的世界!”不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吗?然而,世间之人,心性不净,贪欲极大,物欲横流,已成为理所当然之事,由是缺少信仰信念的力量,则必然会导致国土环境的不净或污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法,不仅是信仰[注②]上的宗教,更是理性上的教育。“信智合一”,是他与其他宗教不同的独特之处,而“般若波罗蜜”就是它强调改变自己和世界的主要标志之一。佛法的理性思想具有甚深的哲学思维,都表现在庞大的经律论中,《维摩诘所说经》是表现之一。它不仅有信仰的信念,也有逻辑性的推导和事实上的可能,只是我们对这个宗教哲学缺乏理性的智慧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众生心净则国土净。反之,但如果众生心不净,则众生的国土也就不净。国土净的前提是众生的作业要净,作业净的前提是众生的心要净,众生心净的前提是要觉悟,觉悟的前提是要智慧即般若波罗蜜;觉悟后就能明善恶,要明善恶就需要抉择善而行持之。佛世尊之所以倡导向善向上的修行,这是因为他深达众生具有人性的善性和恶性,甚至是存有兽性。众生识性发达,杂染多变,除了有强烈的俱生我执、法执外,还有复杂多变的后天的我法二执之染污;众生对杀、盗、淫、妄,贪、嗔、痴、慢不知不觉,邪见、恶见之行不离不断,如是则加重了众生心的污染难净。由此,从心性上下功夫,努力的向善向上去修习自心自行,就成了众生觉悟自心的关键所在。众生的心行修正了,就能使所处的环境世界逐步转好,并最终达到美好,也就是如经上说的,以清净之心,行清净之事,从而就能成就清净的国土庄园。《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一切唯心造”,你所作的画,是好是坏,全是受了自我心性的指挥,亦即你的心是污染的,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不净的,从而你作为的世界就是不净的,反之,如果你的心是清净美好的,你的作业就清净美好,从而你眼中的国土世界就是清净美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境随心转,心能转物。你想什么就会应什么!一念心善,就善现其前;一念心恶,则恶业将至。“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世界就是当下的一念心所现;有心的所念,即成物的环境染净和好坏,所以《金刚经》说的“善护念”实在是中正之理!我一心清净,则眼见的世界清净;我心不净,则眼中的世界染污不净。所以,世界是染是净,全是一心所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或许有人说,这完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可大乘佛法中有宗的(真常)唯心论和(虚妄)唯识论会驳斥你说,是的,唯心主义有什么不好?你的唯物主义也只是动物性本能性而已!人的一言一行之前,如不从心端开启,这与畜牲有何区别?这就是佛法中要人明了“身、口、意”三业修行的意义所指。其实,我们现在的唯心主义与佛法中唯心唯识义不同,前者是针对的形而上学的说法,后者是修行者对内在自心的认知;认识自我后以便于行持正道。再说,“形而上学”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当一条狼看见一只羊时,当然没有什么“形而上”的思索,它见到的只能是眼前“形而下”羊的直观感,不可能以理性去思维羊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而人则不同,人具有心灵的光辉,心性必然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对超于物的“形而上”的认知。而有了对“形而上”的认识,就是智慧的表现,所以形而上学就是哲学,它对我们认识事物背后的理念功劳极大。如果说唯心主义存有某些缺陷,那么唯物主义极致到最后也与之一样,都会导入同一条路上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法是因缘法,世间的善恶、净染,皆可以缘起转化而得成就。它统摄心物,又不执心物,不偏不倚,中道不二,恰到好处。择善而固之则会成就净善,从恶而行之则会成就染恶。故尔,单论唯心,或单论唯物,或混淆心物,皆会被其破斥。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一切深刻的哲思,深刻的宗教,甚至一切深刻的学说和理论,包括科学在内,前提条件都是待之以形而上的“心眼”实现的,而不是以形而下的“肉眼”实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人心是形而上的。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你以慧眼看世界吧,有已经实现了的,也有未实现但皆有实现的可能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2.世间人的聪明属于智慧之列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行回答的是:聪明不属于智慧,智慧与聪明无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间人的小聪明或大聪明,在佛法讲称之为“世智辩聪”。“聪明”,就连与哲学上所说的“智慧”也难搭上边,更何况是佛法上讲的“般若(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哲学,就是“爱智慧”。这就说明,智慧是不可求的,它只能是被我们“爱好”或“喜爱”;我们只有在爱好和喜爱智慧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悟智慧,而不可能得到智慧。得不到智慧而又爱好智慧,这就使得我们在感受和体悟智慧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在愉悦其智慧的过程中,又通过透视万物而不断的永恒的去追逐智慧;追求智慧和追求真理永远是一个过程,而没有真正获得它们的结果,这就是人们追求真理但又够不到真理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使哲学智慧的开展成为人类仰望星空的永远追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法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简称“般若”。“般若”是梵语,在中国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与之匹配,于是只好用它的音译叫“般若”,所以把“般若”翻译为“智慧”一词,并不能满足它的本义。因为我们一般人所说的智慧,是指一个人很聪明,很能钻营,很能为自己攫取利益而妄称智慧。而佛法所讲的“般若”与我们认为的“智慧”恰好相反,即绝不执着,绝没有贪念,绝不互相竞争和斗争。般若是中国式智慧的相反,叫做“般若度”,而我个人更喜欢用“般若慧”一词来兼顾世、出世间的理解。般若慧是用来度己度人的(“度”与“渡”同义)。度什么?就是度你的迷茫不解,度你的愚昧混沌,度你的不觉不知,度你的苦难烦恼,从而使你进入解脱的境地。怎么度?简言之,就是放下、不执着。放下或不执着什么?就是放下或不执着贪嗔慢疑,放下和不执着杀盗淫妄。只有放下和不执着才能走向超越,才能使自己提升,这就有如一个登山者,如果背着沉重的包袱不肯放下,则他就会步履维艰而难以登高望远;假使一个人十分看重自己的财富权位,同时又执着它们而不肯放下,则他的人生境界也不可能提升。这里的包袱、财富和名位,就是贪嗔痴慢疑,就是杀盗淫妄毒。只有放下了这些,不执着已拥有的,才能般若波罗蜜,即从有生死的“此岸”,度到无生死的“彼岸”。这正是圣者所悟证到的心行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我们再看看世间的“聪明”即“世智辩聪”是怎么回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智辩聪”:“世智”,就是世俗智。世俗智是凡夫存有迷邪染之劣根性的,甚至是潜存着兽性的种芽;“辩聪”,就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和竞相诤论为能事而示诸于人所表现的狡黠样态。这种“聪明”只局限于世俗间的突出,但它再突出,都不可能够到达出世间悟真的圣者之智慧的边角。因此,世间的聪明,与佛法上的“智慧”和哲学上的“爱智”正好相反:耍聪明是为自己有所得而抓住某些东西的行为——或是为了某些金钱财物,或是为了拢络人心,或是为了得到荣誉权利,等等等等,抓住不放。而为了获得这些浮财虚名,世间人有时会不择手段,不惜通过或杀或盗,或淫或妄(说假话)等邪见恶行,以期得到实现。最终在程度不同上害人害己,使别人痛苦,自己也痛苦。这就是世俗间人“聪明”的表现和实质。所以,聪明,在好多时候是危险的和烦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法讲,凡是能给人带来烦恼的就是不善。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世俗智的聪明是一切从利己的角度上着想的,是为了利己又时有损人的行为,所以,聪明在世间是不善的,愈是聪明过人则恶性愈大。而佛法,只要是谈到智慧,就是趋善向善、小善大善,直至纯善净善。所谓“净善”,就是非善非不善,因为清净法性中从没有善与恶这类多余的东西,由是之故,其实说什么“纯善”或“净善”也是多余的。如果说真有个什么东西的话,也只能勉强说之为清净、平等和觉悟,而绝不说与“善”字有关的任何词句,放下或不执着是其关键,这就是“净心”的境界,亦即是般若波罗蜜的大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哲学的爱智慧是个过程,智慧求不得。而“无所有,不可得”,就是佛法的般若波罗蜜,就是以大智慧从众生的此岸度越到圣者的彼岸。二者有点相似。而聪明往往是追求结果的目的论,无视过程中的是非善恶;智慧是过程中理智的历练,对于结果他知道是重要的,但不必是必要的。这有如我们学习数学科目,首要的是为了训练自己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否获得正确的结果则是其次。可惜的是,世俗之人大多颠倒行之而僵持着定得唯一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智慧是经抉择而来的,可以说,善于抉择就是智慧。抉择就是在择善的过程中培育自己感悟一切法性[注③]的能力,与善从之,见恶弃之。这是一个理性的行为,而非受制于潜在在我们动物身上本能性的左右。哲学的爱智慧总体来说是理性的和进步的,因而是向善和求善的,但又不尽然。而佛法中的般若慧是净善的,它不但是善,而且超越了善与恶相待而立的差别相,因而佛法的智慧优胜于哲学的智慧更甚一筹。当然,康德哲学的绝对道德命令之“善”,已近似于佛法的“净善”,但它还是令人感到缺少了些什么原素或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比对,可以明瞭,世间的聪明那能与哲学的和佛法的智慧相比呢?它顶多是借着智慧的名义而化身为“伪善的伪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智慧与善是紧密关联的,对于善念善行的抉择就是智慧的觉醒。而聪明却不在此列。如果对此论理解不透,那么,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善;不知道何为善的时候,那也就无从抉择;无法抉择时,身口意就会盲乱行事,那也就没有智慧可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智慧虽然如哲学说的“不可求”,或亦如佛法说的“不可得”,但智慧的运行却是现实的。佛教中有一部《譬喻经》,经中以若干个故事,从正反不同的角度来表达智慧的深义。我不记得该经中许多的原文故事了,按照圣典理念,这里,我说一个类似的例子以期讲明这个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某国某时某地有一个渡口的一条船上,有兄弟两个摆渡人,专门渡人过江。适逢那年那时江南瘟疫盛行,所以有许多人希望到没有疫情的江北躲避。这一天,他们的船上已载满了乘客。正待拔篙开船时,从岸边又赶来一个人,招呼船主恳求把他带到江北去。兄弟俩面面相觑,带与不带,十分为难。对此,哥哥意见是,不能带他上船,理由是船客载运已到极限,这会给大家带来危险,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害了其他人。弟弟的意见是,还是把他带走吧,多呆一会疫区就会多一分危险,毕竟此人还是他们兄弟俩的熟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超载一两个人也没有什么事。商议到最后,哥哥只好同意这个人上船了。可当渡船行到江中时,忽然江面风起云涌,白浪淘天,渡船前后巨烈颠簸,左右难控失衡,大有吞没大家的势头。这时兄弟俩都意识到了超载的危险性。弟弟对哥哥说:“把最后上船的那个人扔到江里吧,这样有可能解救大家了;悔不该当初听哥的,这事是我做错了。”哥哥正色道:“不行,不能这么做。你当初也没有错。”弟弟说:“现在如果扔掉他,大家都会救命的。”哥哥说:“你怎么知道现在多扔一个人,船上的其他人都能得救?”就在兄弟俩争论之间,渐渐的,云开日出,风平浪静了,渡船趋于平稳,渐行靠岸,平安到达了彼岸江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观照到:哥哥的心行(心的运用)是理智的,同时又是纯善的,或是净心的。说他是理智的,当初不肯带这个人,是基于对超载的危险性所作的判断抉择;说他是纯善的,是因为既然我们选择接受这个人,在危急时刻就不能轻易的放弃他,而应勇于承当自己的抉择。——这就是智慧的运行和显现。这种智慧的运用,只有在静心和净心的净善当中,才能够做到,净心的诚意使之平安。而弟弟的行为是建立在侥幸和盲目的情绪化基础上的,一旦到了发生事件的过程中时,则会作出既无理智又无择善的动乱行为,——这就是“聪明”的表现样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可以看到,“聪明”与“智慧”根本不是一回事。智慧总是本着大慈悲心于众生负责的态度而纳之于净心的良知良能之中的,只要人人这样做了,就可还你我他的一方净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正确的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孩子们都知道,有一则外国童话故事叫做《皇帝的新装》,说的是某个皇帝赤身露体,还沾沾自喜,自认为穿的是最漂亮的衣服,而在当他的所有的大臣们一致较口认同和赞赏的时候,只有一个童贞的孩子说了实话:“皇帝没穿新装”,大臣们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对此,可那个皇帝和那些大臣们却群体而攻之,并认定皇帝确实是穿了新装不会错。当然了,那个孩子也没办法与众多的他们争论了,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孩童纯真的洁净之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许多人都知道,柏拉图《理想国》有一个意味深长“洞穴隐喻”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洞穴式的山洞,洞中唯有一条细长的通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能照进洞穴的光线很微弱。有一群囚徒从小就住在洞中,腿脚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的墙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囚徒中间有一条路和一堵墙,而在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还有些别的人,他们拿着各色各样的木偶,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这些囚徒看见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作是真实的东西。这时,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他站起来环顾四周,并走出了洞穴,于是就发现了事物的真相,原来外边还有一片光明的世界,而他在洞中所见到的全是假象。因此,他再也不愿过这种黑暗的生活了,并且想救出他的同伴们。然而,当他回到洞中的时候,他的那些同伴不仅不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反而觉得他到上面跑了一趟,回来以后眼睛就被太阳烤坏了,居然不能像从前那样辨识“影像”了。由于他们根本不想离开这个已经熟悉的微小世界,所以就把这位好心人给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两故事喻明:对于事件真实性的认识正确与否,我们不必认为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一致的就可衡量其正确还是错误,也不能因为是权势者和名位者的认知的正误就可判定为是非。与我们中国孔子同时代的古西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因被当局指控为毒害青年思想和不信神两项罪名而逮捕。面对从平民到贵族组成的四百人的审判团,苏格拉底辩护说,我不是不信神,也没有毒害青年,只不过我心中的神,不是神权者自我神性的全能全知,而是以理性之神审视自我的无知,对青年人的教导,我也是以这样的理性之神去质疑之、启示之。最后,审判团还是以“民主合法”的名利给苏格拉底赐鸠毒死。但事后不久,直到现在,两千多年来的人们都认识到,苏格拉底是正确的,但正确的他是少数派,而正是这大多数人的愚蠢和谬误残害了少数人的正确。这不能不使我们觉醒和深思到,真理究竟是在多数人的一边还是在少数人的一边?对此,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大千世界,从古迄今,芸芸众生中,愚昧的凡夫者实在居多,象孔子、苏格拉底、康德等贤人,以及老子、释迦牟尼等圣人实在太少。众多的愚劣凡夫不只是社会下层无知的平头百姓,也包括了位居高层的贵族和特权阶层。上说的童话故事里认定赤裸身体是真实新装的那个皇帝和大臣们即是如此。固然,迷茫无知和盲目跟风的众生是无知的,他们总是凭着粗浅的感觉去过着哪本能的动物性的生活,当中难得有几个人以清醒理智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这个世界。但是,问题的关键还不在此,也不在大众平民的愚昧所造成的恶果,最关键的是,由于在某些有权位名誉者的愚昧无知影响下,他们对广大社会所造成的恶果往往会更大更深。这就使得人类在面临人生的关键事件作出意见时,多数人的见解和判断是错误的,而少数人是正确的缘由之所在。因是之故,贤士圣人的出现就显得尤为珍贵和十分重要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类的生活和前行的历史一再表明,虽然同是生而为人,但因为各自迷悟的不同,所以在每一时段中,总是有少数智慧的圣哲在引领着众多迷惑的凡夫们,指导他们去勉为其难地度过一生。为什么说在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是平庸无知的,极少数人是智慧的,这难道说是我们的主观分别心所致吗?其实不是。苏格拉底说,“我们大家都是无知的,不过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而大多数人却不知道他们的无知!”你看,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少数圣人“知道”无知,而大多数人“不知道”无知,前一个“知道”就是觉醒,后一个“不知道”就是迷茫。所以圣人启教凡夫,凡夫须跟圣人学习,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正如《坛经》中六祖慧能说的,“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这是个现实状态,无关乎高贵卑微和平等与否。《楞严经》中也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皆为不知妙明真性,而起惑颠倒,故受蒙尘之苦(这是大意,可能与原文有出入)。”意思是说,众生都是蒙尘而来的,世间的尘垢烦恼遮蔽了他们觉悟的心性,所以他们的所思所作就会迷妄颠倒。说这话时,并不是圣人看不起众生,而是是事实就是这样呈现在众生面前的,只不过智者高瞻远瞩看得清楚明白,而愚人不自觉知却自认为有多聪明而已!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洞穴中人,在狭小的时空中,总以为面壁看到的木偶戏影子是为真实,当走出洞穴见看到外面真实世界光明的个别人告诉他们实情时,他们又不能信服,于是又不约而同的扼杀这个人(智者),这就是如苏格拉底这样的为真理而就义的少数贤人之命运;而有些圣者因为明瞭众生愚痴的刚强难化,所以他也就不与凡夫争辩了,为的是保持洁净之身,等待着众生在经过了痛苦之后的觉悟机缘,这就是如《皇帝的新装》那个赤子之心的孩童。历史上的圣者们心明眼亮,他们也知道,有些大佬君子们,其实也看到那个皇帝没穿新装是事实,但他们为了自身的某些利益,就曲迎“圣”意,这样既是欺骗了众生,也是欺骗了自己良知良能的心,这是个最为可怕的行为,因为他们身居高位,为天下仰慕景范,势能导致芸芸众生蒙蔽盲动,从而乱象丛生。而<佛国品>中的菩萨则不然,菩萨为了引导众生提升智慧时,但他决“不谄众生来生其国”,这是菩萨止于至善的净心原则,如果迁就广大众生或迎合某个强势众生,就是谄媚众生,谄媚众生就是欺骗众生,欺骗众生也就是欺骗了自己的心。在大众中,德高望重的菩萨是少数派,也正就是这些少数派的菩萨才能以善财童子那样的纯洁之心,既能谦虚学习善法,又能引导大众去弃恶从善,致于至善,向着不断的觉悟到大觉悟之路上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此,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个事实,也不管你服不服从少数人的智慧真理,但是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那怕是对年月日分秒的时间的介定,还是对地球在太阳系及其银河系的空间运行法则,都是在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等少数有理性的哲科伟人的宇宙观指导下生活的;我们的道德规范和人性理念,不管是上尊下卑或礼仪廉耻,还是道德规范或法律体系,都是在孔子、康德和释迦牟尼等少数有智慧的圣者之人生观指引下处世的。否则,你的生活秩序就会混乱,你的认识思绪就会痛苦,尽管你对他们的哲科知识和理性观念是不甚明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好的愿望,也是难以落实的愿望,但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最好是能够见贤思齐,自觉而觉他,在尽己所有的条件下去努力修习行持,去做类似于“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直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地,这样,就能够改变群盲圣稀的现象,从而不留下人类时空中因误解而造成的诸多遗憾了,这样也就实现了如佛经中所说的“心净则佛土净”的极乐世界。如此,也就没有多数与少数的是是非非的问题了,从而也就达到了佛法的平等平等的无分别之空性智慧——即“心净则佛土净”的宽广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树 感於2022年12月28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 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注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注①]维摩诘:在佛教中,有两尊佛,一是出家的或出世的释迦牟尼佛;二是在家的或入世的维摩诘大士现生佛。本经《维摩诘所说经》全称应是《佛说维摩诘所说经》,“佛说”之“佛”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维摩诘所说”之“维摩诘”就是出家佛。那么,《佛说维摩诘所说经》就表示了,维摩诘所说的法是由释迦牟尼承可认证的,世、出世法门是不二一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注②]信仰:信仰不是佛教的主要特色。般若即智慧才是其特色。智慧为先导,慈悲为主轴,信仰为力量,智慧、慈悲和信仰,三位一体,是成佛的决定条件。佛,是大觉悟,并非是如“上帝”那样的唯一。佛是智度而成,故人人都可通过般若慧的修习而成佛。因此,从实际上说,佛教不是宗教,而是觉悟的教育。而其他诸多宗教是以信仰为先导,至于智慧,只有上帝或神才具有,人只能是服从之,而不允存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注③]法性:就是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事和理运行的轨范性质,叫做法性。佛法认为,真正的体悟了“法性”,就是涅槃寂静,也就见到了“空性”的真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