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国最美七大丹霞,中华十大名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和文学家。</p><p class="ql-block">将朱熹与武夷山联系在一起的,是他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11月13日游武夷山后记)</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组成自然遗产由的四个保护区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九曲溪生态保护区、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即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和古汉城遗址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的文化遗产拥有35处北宋至清朝时期(10—19世纪)的古代儒家书院,为朱子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p><p class="ql-block">拥有大量的坟墓遗址、摩崖石刻和存放着商朝的木制船棺的岩穴,60多处道观和寺院遗迹和汉朝统治者于公元1世纪建立的行政首府,武夷官。</p> <p class="ql-block">(公元1世纪建立的武夷宫)</p><p class="ql-block">武夷山还拥有大量的坟墓遗址、摩崖石刻和存放着商朝的木制船棺的岩穴,60多处道观和寺院遗迹和汉朝统治者于公元1世纪建立的行政首府,武夷官。</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拥有众多文化名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朱熹、陆游、辛弃疾和柳永……</p><p class="ql-block">这些文化名人在武夷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得武夷山不仅以自然风光著称,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在武夷山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印记。</p> <p class="ql-block">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五曲侧畔的隐屏峰下建立了武夷精舍,并在五曲巨石上镌刻了“茶灶”两个大字。他的诗作《茶灶》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茶文化,受到了同代人和后来者的追捧。</p> <p class="ql-block">陆游和辛弃疾也是武夷山的文化名人。他们与朱熹一样,多次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并在武夷山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他们不仅是文学家,也是茶人和美食家,通过诗词交流思想,探讨儒学,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代词宗柳永是正宗的武夷山人,他的出生地位于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鹅子峰下。</p><p class="ql-block">柳永的宋词成就极高,被誉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柳永的纪念馆位于武夷山九曲溪九曲岸边,有他的生平事迹和词作展示。</p> <p class="ql-block">(明代画家郭诩绘《朱子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他14岁时定居武夷山的五夫镇,并在那里生活、学习、著述、授徒,直到63岁迁居建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朱熹在武夷山兴办教育,传播理学,教育和培养了无数青年学子,对当地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更重要的是,他在武夷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完成了朱子理学。朱熹的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span></p> <p class="ql-block">朱熹,南宋理学家。</p><p class="ql-block">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尊称朱子,又称阳先生、朱文公。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南宋徽州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生长、求学于武夷山,其一生中的受数时间在武夷山求学、育人、著书。</p><p class="ql-block">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p> <p class="ql-block">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很大,前推孔子,后推朱熹。朱熹的思想远播海外,深刻地影响了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的传统文化。他一生共留下了126种400多卷著作,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诸部,范围广阔,博大精深,卷帙浩繁,是巨大的思想宝库。此外,他还写下3000多首诗词流传后世。最著名的有《春日》《观书有感》等。</p> <p class="ql-block">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p> <p class="ql-block">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小朋友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朱松问日、问天。</p> <p class="ql-block">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p><p class="ql-block">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p> <p class="ql-block">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p><p class="ql-block">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p> <p class="ql-block">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p><p class="ql-block">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秋七月,朱熹至同安。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p><p class="ql-block">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p> <p class="ql-block">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p> <p class="ql-block">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p> <p class="ql-block">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东归乱稿》成。</p><p class="ql-block">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p><p class="ql-block">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p><p class="ql-block">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熹母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p> <p class="ql-block">乾道七年(1171年)五月,为了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在五夫创建“社仓”。这种做法可以减轻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也减轻朝廷的施政压力,后为许多地方所仿效。十一月,朱熹回尤溪,与知县、好友石子重讲论学问于县学。在石子重的陪同下,游览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燕居之所“韦斋”旧址,手书“韦斋旧治”四字刻石揭榜。</p><p class="ql-block">乾道九年(1173年),作《重修尤溪庙学记》,亲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尤溪县学宫正堂。从此天下学宫匾皆模此刻制悬挂。</p> <p class="ql-block">宋朝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编次《近思录》成,史称“寒泉之会”。五月,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今鹅湖书院),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皆来会,史称“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直接动因是吕祖谦想利用这个机会调和朱、陆学说之间的矛盾。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鹅湖之会并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促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p> <p class="ql-block">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当年适逢大旱,灾害严重,朱熹到任后,即着手兴修水利,抗灾救荒,奏乞蠲免星子县税钱,使灾民得以生活。十月,朱熹行视陂塘时,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到淳熙七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很快修复。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白鹿洞书院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p> <p class="ql-block">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陆九渊来南康访朱熹,相与讲学白鹿洞书院。八月,时浙东大饥。因朱熹在南康救荒有方,宰相王淮荐朱熹赈灾,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为解救灾民,朱熹迅速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朱熹因在浙东劾奏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为唐之姻亲王淮所嫉,浙东任职仅九个月即离任回家。朱熹曾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王淮与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结的事实。迫于压力,王淮免去唐仲友江西提刑新任,在弹劾唐仲友的过程中,朱熹表现出崇高的操守和气节。</p> <p class="ql-block">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遂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淳熙十二年,朱熹到浙江,与陈亮展开义利王霸辩论,力陈浙学之非。</p> <p class="ql-block">淳熙十五年(1188年)十一月,上《戊申封事》。主张“正心”、“任选大臣”、“振举朝纲”等事。</p><p class="ql-block">淳熙十六年(1189年),诏命朱熹知漳州。</p><p class="ql-block">绍熙元年(1190年),61岁的朱熹到漳州赴任。朱熹在漳州的全部施政变革,主要体现于正经界、蠲(免)横赋、敦风俗、播儒教和劾奸吏等方面,而正经界则是他全部变革的灵魂。时值当地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行“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亩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但却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p><p class="ql-block">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朱熹长子朱塾卒。闻噩耗后,朱熹无奈以治子丧请祠。五月,朱熹迁居建阳。次年,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为“沧洲精舍”,即淳祐四年(1244年)诏赐的“考亭书院”。</p> <p class="ql-block">绍熙五年(1194年),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动了朝野,湖南地方局势骤然紧张起来。朱熹临危受命,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赐紫章服。具有道学家傲骨、强烈忧国忧民心态的朱熹,不敢推辞朝命,欣然拜命前往赴任。五月,朱熹至潭州。此时,瑶民已败退深山,被困溪洞。朱熹采取了善后招抚的怀柔政策,遣使招降瑶民起义军首领蒲来矢。因本次镇压瑶民起义是湖北、湖南两地的共同行动,朱熹的招抚遭到了湖北帅王蔺的反对,在蒲来矢押解后,王蔺主张斩杀以警众。朱熹不得不在入都奏事中,直接向宋宁宗面恳,要求对瑶民“毋失大信”。朱熹到任后,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朱熹改建、扩建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空余时间亲自到此讲课,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树林中的冲佑观)</p><p class="ql-block">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第三、四、五札论潭州善后事宜。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引起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p><p class="ql-block">绍熙五年(1194年)十一月,朱熹还居建阳考亭。</p> <p class="ql-block">(冲佑观)</p><p class="ql-block">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或遭流放,或被下狱。</p> <p class="ql-block">(朱熹任冲佑观主管时-1176年8月一1178年8月-亲手所栽的桂花树)</p><p class="ql-block">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他预感到死亡的逼近,更加抓紧著述。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愿望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四方道学信徒决定在十一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的会葬,这又吓坏了反道学的当权者,竟令守臣约束。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仍然有近千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朱熹九曲棹歌)</p><p class="ql-block">中国历代文人的出路在为官,朱熹的不同在于为学。</p><p class="ql-block">33岁之前,学习-科考-为官。即使为官他也心念于学,并利用权力和资源创造教学的基础条件。</p><p class="ql-block">但是他始终将智慧和精力用于教书育人与著书立论,而不升官发财、蝇营争斗。</p><p class="ql-block">因此朱熹才与众不同地从“精忠报国”中走出来,让有限的生命无限延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