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摄影笔记:用陌生的视觉拍熟悉的风景

程玉玲

<p class="ql-block">文艺理论上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著名观点: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p><p class="ql-block">我换算到上海摄影师这里,就是这样一个观点:一百个摄影师眼中,有一百座南浦大桥。</p><p class="ql-block">这座1991年12月1日建成通车的国内著名的螺旋上升的大桥,30多年来,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呈现出无数美轮美奂的精彩画面。在众多的画面中,无论是相机拍摄还是无人机拍摄,绝大部分取景角度都是在桥面高度以上。</p><p class="ql-block">而绝大部分图片的表现重点,也都是在螺旋上升的引桥上面。</p><p class="ql-block">我自己也曾经拍过一张螺旋引桥亮灯时刻精美绝伦的车轨图片,图片还多次参加影展。摄影师们拍了30多年,有关大桥的各种各样类似的图片,我也看了30多年 。</p><p class="ql-block">而从桥底下拍大桥,也许有人拍过。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至今在各类影展中,还没有看到过 。</p> <p class="ql-block">2024.11.19,在南浦大桥浦西段下面参观一个艺术展之后,沿江而行。从西往东,路过高高的桥墩,走到桥墩东面,正好看到一个轮渡码头。我一路遥拍、仰拍,各种视角、各种取景,专注拍摄南浦大桥。</p><p class="ql-block">最让我兴奋的是,可以坐船过江。过江时,轮渡恰恰由东北角往西南角斜穿大桥桥底。这让我在轮渡过江那短短的十来分钟内,迫不及待地抓拍转瞬即逝的大桥英姿。</p><p class="ql-block">我用船顶做框架,仰拍,拍到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场景下的南浦大桥,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这一个” 。我的“这一个”是我眼里独一无二的,有别于其他摄影师镜头里的南浦大桥,也上有别于自己以前拍摄的南浦大桥。 </p> <p class="ql-block">关于后期</p><p class="ql-block">拍摄时,临近傍晚,天气阴冷,没有理想的光影。</p><p class="ql-block">黑白片。第一步,先去色,再调各种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是的,去色之后,再调。第二步用滤镜呈现凸显基底的艺术效果。第三步加飞鸟,处理成若隐若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彩色片。换天。调明暗、对比、影调、色调。</p><p class="ql-block">我的这张图片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是,用陌生的视觉,拍摄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在这一点上,我肯定做到了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是为记。</p><p class="ql-block"> 2024.11.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