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南浔

<p class="ql-block">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如同一部沉重的历史长卷,缓缓展开在我们面前。在这个时代,列强的铁蹄践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试图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割让了大片领土,更让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在这片风雨飘摇的大地上,仍有一股力量在悄然生长,那就是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从戊戌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每一个历史瞬间都铭刻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足迹。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我们看到了民族的觉醒,也见证了历史的悲壮。</p> <p class="ql-block">壹 戊戌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尝试。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提出了变法救亡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发展经济、普及教育等方式,使中国摆脱落后局面,走向富强。贰 义和团运动,则是一场由普通民众发起的反帝斗争。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表达了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强烈愤慨。叁 八国联军侵华,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达到了顶峰。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加剧了民族危机。肆 民族危机加深,使得中国人民的救亡意识更加迫切。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每一步都充满了血与泪的教训。</p> <p class="ql-block">变法救亡——戊戌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1898年,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这场改革最终因慈禧太后的干涉而失败。尽管如此,戊戌变法的尝试仍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冲击了旧式的官僚体制,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复杂多样。政治形势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和阶级基础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思想基础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为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持。正如戚其章在《甲午战争史》中所言:“自从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接踵效尤……列强的蚕食鲸吞,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则提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p> <p class="ql-block">戊戌维新运动的序幕在1898年拉开。这一年,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这场改革最终因慈禧太后的干涉而失败。尽管如此,戊戌变法的尝试仍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冲击了旧式的官僚体制,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身穿龙袍,坚定地推行变法。然而,慈禧太后却囚禁了他,再次临朝听政。康有为和梁启超被迫逃亡,而“六君子”则被残酷杀害。尽管变法失败,但它的影响深远。据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了87所学会、131所学堂、91所报馆。这些新现象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还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仅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干涉,还因为维新派内部的分歧和保守势力的强大。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扑灭了维新派的希望,但她并没有完全取消光绪颁布的“新政”。李锦全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中提到:“对有关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策举行。’” 这表明,即使在变法失败后,一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仍然得到了保留。</p> <p class="ql-block">课堂探究环节,我们深入探讨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的失败不仅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更是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维新派虽然有改革的决心,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支持。同时,保守势力的强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这次探究,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p> <p class="ql-block">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的争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新派主张改革,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来振兴国家。而顽固派则坚守传统,反对任何改变现状的尝试。这场争论不仅影响了戊戌变法的进程,也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时期一场由普通民众发起的反帝斗争。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表达了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强烈愤慨。这场运动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它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义和团的揭帖中写道:“扶清灭洋,反帝斗争。” 这些口号不仅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同样复杂。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普通民众的生活日益艰难,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逐渐积累。在这种背景下,义和团运动应运而生。他们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组织起来对抗外国侵略者。尽管义和团的行动带有盲目性和迷信色彩,但他们的抗争精神值得我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义和团的揭帖中充满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清政府的忠诚。他们高呼“扶清灭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些揭帖不仅反映了义和团的抗争精神,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义和团的行动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们为后来的革命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庚子之殇——八国联军侵华,是晚清时期最为惨烈的一幕。1900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悍然入侵中国。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更在精神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八国联军的暴行,使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复杂多变。起因是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但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不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还加剧了民族危机。东南互保的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一些地区免受战火波及,但也暴露了中央权威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扩张。</p> <p class="ql-block">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为我们揭示了那段黑暗的历史。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p> <p class="ql-block">陶福履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表现出色。他不仅积极参与抵抗外敌,还在战后为国家的重建做出了贡献。陶福履的事迹,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形象。</p> <p class="ql-block">《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更深的民族危机。条约规定巨额赔款、割地赔款、允许外国驻军等一系列苛刻条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这场战争不仅使中国失去了更多的领土和资源,还进一步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成为清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p> <p class="ql-block">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加深了民族危机,还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条约的苛刻条款使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同时,中央权威的削弱和地方势力的扩张,也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创造了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p> <p class="ql-block">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署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2021年,中国高层战略对话,展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崭新面貌。从屈辱到崛起,这段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p> <p class="ql-block">《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为我们揭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