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石道人,探蝙蝠洞

阿鳗

好长一段时间懒得动,身体、思维都懒,没更新文字,没上山越野。没做多少事,工作生活的繁琐,一天唰的一下就过去了。<br>生活节奏的加快,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衰老的指标一天天增强。记忆力减弱,精力难集中,刚发生的事瞬间就忘,每日莫名其妙的患得患失,心态变化无常。有什么办法,能打破这一困局?进山吧,山野的景色,新鲜的空气,可能就是最好的治愈剂。<br>原来同行的几个伙伴,从马拉松到越野跑,再回归到自然跑,跑步早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而不是为打卡或比赛。周末约伴进山,只有大厨有空,两人的线路,强度、难度不宜过大,里程20公里、上升1千米左右,地点青州境内。济潍高速开通后,去青州爬山看景的几个地,方便多了。很多原来的山村或野山,都划线圈地,搞成不太象样的景区,割裂了原来的山线穿越,好在王坟、庙子的山脊主线较多,总有一款线路适合。道路的畅通,给游山玩水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很多的隐患,不明真相,盲目的上山,安全风险系数增大,个别游人环保意识、防火意识的低下,有待提高。上周看红叶,在山上看到有N多人边走边抽烟,也难怪进入冬季,很多地方封路封山不准进入,防火先防人。<br> <p class="ql-block">大厨开车,我们自驾前往,车停西股村头,从东股溜进入,翻山进入柿子沟,再爬上石道人山,经漫萨古道的垭口,过双崮堆,去黄连村,走石头沟,上穿到子房洞,下到母猪泉,顺西股溜,回到出发点,一个完美的闭环。</p><p class="ql-block">东股溜长约3公里,村三面环山,在溜的尽头,原有几十户人家,现少有人住,基本快成空村,溜中间西向的一条小山溜,前几年曾开发一个庄园,养黒猪,并建有黒猪相关的博览馆,现已废弃,曾经的观光园,只留下几间房舍,诉说流失的辉煌岁月,这种开发,说白了,就是一场圈地,除了破坏生态,别无价值。</p><p class="ql-block">走近村口,路边有一羊圈,圈着不少羊,男主人正在打理,见有陌生人来,放下手中活路,主动搭讪,问询我们过来爬山玩。大厨问了问当地山羊的价格,活的毛羊24元一斤,价格略高,但能保证纯正的放养山羊。菜市场的生熟羊肉,看价格,就能推测出有多少是真正的当地山羊。任何商品,都是有成本的,低于成本价,赔钱赚吆喝,现在无人肯干了。真正好的商品价位得到,好的价位,不能保证一定能买到真东西,而低价位一定买不到真东西,这是铁律。</p><p class="ql-block">不远处,女主人正在扫落树叶,路边堆放着装满枯叶的编织袋,这是给小羊羔准备的过冬饲料,大的冬天还可以上山放,小羊只能在圈内猫冬。</p><p class="ql-block">穿过村庄,没再遇见其它人,静静的,听不到鸡鸣狗叫,死寂一般,没有生气。和所有的空心村一样,常年无人居住,大多房塌墙倒,也有几户,重新改造修缮,富丽堂皇,虽说根在这,但一年回来住几天?大厨说,这房子要改成民宿样,或许还能有利用价值,这样的改造,纯是浪费钱。城市人口的越来越集中,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农村的房子,对低层的普通人而言,没多少价值。</p> 从村向东翻越较低的一个山垭口,可下到褚峪,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出峪口转到柿子沟口,左上沿山脊,可到石道人,路好走,稍远点。经过4公里的热身,身子已活动开,我们选择直上南边的大岭,然后下到上白洋,再直上南侧山岭,需两次大的爬升,跨度大,但路近。<br>一上来,我们爬升的很慢,适应一下心率及呼吸节奏,尽量不要太喘。抬头看,山高林密,有点发秫,但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一步步终到山巅。天气尽管有点阴沉,登顶后,极目四顾,层峦叠嶂,近处沟壑中散布的村舍隐约可现,初冬后的山林,色彩斑斓,大自然的调色盘,无人可及。美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br>顺岭东行,沿一条稍缓的山腿下撤进村。白洋村,近几年打出柿子沟的招牌,借助柿子的的美好寓意,“柿柿”如意、喜“柿”连连、心想“柿”成、好“柿”成双,搞特色旅游搞民宿。每当秋末初冬,遍及沟岭的柿子树,树叶枯落,树干苍虬,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村内家家户户,到处都在晒秋,山渣皮摊放在路边或房前、柿子皮挂满墙头,削去皮的柿子,用长长的线绳拴成一串,搭在支架上,组成柿子的矩阵,晾晒出白霜,成为甜美的柿饼。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柿饼柿皮等成为春节期间待客的佳品,回想起那个时候,咬一口软甜的柿饼,是多么的享受,现在吃得好多了,可再也找不到苦涩生活中那种甜美了。<br>在王坟,不仅白洋村,其它的山村,大多有加工山渣、柿饼的传统。超市内的很多山渣制品,仔细看产地,大多是青州王坟。<br>今年的柿子大丰收,走山途中,发现很多柿子无人采摘,掉落在地上,我在西股时,遇到一位正在晒柿饼的老者,与之攀谈,他说农村留守的多为老人,腿脚不灵便,走不了远路,上不了树,交通便利的地头堰边,骑个三轮车,还能去收几个,远的或山上的上不去了。年轻人不愿回来,偶尔回来也干不了这样的活路,社会变化太快,现在的年轻人,不下大力气了,今年柿子收成好,价格比去年低,多赚不了钱,农民地里刨钱,难啊。市场经济,资本运作,唯利是图,但谷贱伤农。<br> 虽已冬季,但白洋村的河道内,依旧水流淙淙,水边突起的石头旁,有农妇在河边洗衣,今逢浣纱石,又见浣纱人。看见河流,大厨突然记起,N年前跟**户外来过这里,只不过那时是从沟口座大巴进来的。河岸上,有一个煎饼摊现摊再卖,粮食的那股熟香,沟起人的食欲,要不是急于赶路,一定煎饼卷个大葱。小时候,在农村,煎饼为主食,天天吃顿顿吃,可以说吃够了,曾经的美好愿望之一,就是天天吃馒头。现如今天天吃馒头,又成了不太健康的饮食,易造成血糖血脂这高那高的。现在回想,那时的饮食,全是绿色有机无公害,没有添加剂,没有科技狠活,没有预制。<br>跨过村中小河,我们转向南山,寻得一条小径㚏向主脊,经过上下起伏的翻山,身体完全活动开来,上升途中没休息停留,速度也加快,石道人山的主岭一会便到。主脊海拔并不高,山岭大部被松树覆盖,西行不远,一处陡峭的山崖,顶部乱石林立,我以为是石道人,攀上近观,没发现高大的象形石,显然不是。但此处的山顶并无树木遮挡,观景的一处绝佳平台。继续西行,远见山脊之上,几堆乱石突兀峻峭,石道人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数亿年的造化,成就了今日的奇观,并排的几处石柱,宽窄不一,高约十米,从不同的角度看,造形各异,最东侧一组,从山下北道村看,像一个人牵骆驼,但岩下近观,神似一只雄鸡。最西边的一块,相距略远,独立于这一堆之外,几层危石堆垒,传说中此石为无头道人,但细看岩石上端一细石耸立,似一瑞兽,仰天长吼,发泄无头的悲苦。<br>行至此,遇一队从另一方向上来的游客,其中有几个小娃娃,如此难走的路,跟随大人,一路攀爬,精神可佳,吃苦耐劳从小就要培养,艰苦的环境锻炼人。生活中的道路,不可能都是景区的顺通路,什么样的沟沟坎坎都会遇到,学会接受挫折与磨难,心智方能不断成熟。<br> 访过石道人,下到北道上来的垭口,这里是漫萨古道的一个重要岔口。东下出北道溜,翻天井岭去临朐。沿山腰山路北上,过孙旺,向北达青州,西去庙子走淄河通临淄。沿山腰山路南行至杨集,再翻山到峨庄、端士、幸福溜、郑家庄,走淄河去博山。山路崎岖,但确是早年繁忙的齐鲁通道之一。随着交通的改善或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山中的大部分古道早已废弃,或重新拓宽利用,如果仔细寻找,还能找到残留的遗迹。北道一带原属临朐,村口有民国年间的石碑,重修此路时做过记录,碑文如下,“朐西皆山也。其北道西偏,岭壑尤深,崎曲难行。崖*之上出崇霄,下临无地,难系人迹,只有鸟道。实乃地僻天堑,又被水冲激,难通往来。而且侣偻提携往来不绝,常见颠仆之祸,即今思,古蚕农路险犹通车马,丹障峻极而开于五丁,即天设地造亦人力所为也。况此太平峪至西通益境,相连杨集,东即朐邑,直达五井。岂可坐视不顾,大家共议修补,虽不能作为康庄,暂为羊肠。以成,将临村输财,勒石刻永垂千古(今)不朽。<br>  李廷训1千,杨集庵1千,三角地2千,上关省2千,中关省5百,下关省2千……<br>  中在中华民国六年又二月上浣之八日榖旦立<br>  石匠:刘信长 强同云 强怀玉<br>  石碑之处:前二杆 东西四杆 施主王玉节后二杆 施主*祐”。<br>二十年前,带队来过这里,那时还很荒凉,没有这多的机耕路,路边废墟的石房子残墙还很高,如今全部倒塌,不远处的山坡上,新建一排新房,不知何用。<br> 我们南行绕过老虎寨,奔双崮堆山南而去,这段上升路,几乎无人走,原有的小路,难以辨认,沿途很干净,没有垃圾,这样的状况,才是户外出行的原本。出行的人多了,什么样的人也有。热门户外线路上,只要顺垃圾而行,就不会走错,“只留下脚印,”已成为户外的空谈。山南的这片山谷向阳,坡中很多的黄栌树,依然火红,黄栌树叶,在其生命终结之前,亮出最绚丽的色彩。草木一秋,人生一世,活在当下,活出精彩。<br>双崮堆山,是这次转山的最远点,沿王坟与庙子的山脊分界线,从此开始绕行回返。此段路为整条线中,最惬意的一段,一路穿行在山顶林海之中,空气中负氧离子超多,小跑起来,呼吸顺畅,感觉神清气爽。山脊左为岸青峡谷,右为胡林古景区,两侧均有多条下撤线路,此行要去黄连村的蝙蝠洞,两地均不去,行至一山脊分岔,左行还是右走,密林中穿行,视线受阻,岔路口不易分辨走向,一旦走错,偏离方位,往往南辕北辙。稍事修整补点水份,同时定一下位置,选右路前行。<br> <p class="ql-block">蝙蝠洞位于黄连村南一条深溜的半山崖壁下,洞口隐蔽,不到近前,很难发现,从上方更难寻找,我们从山脊下到悬崖之下的二行小路上,横切过去,这是一条采药的小路,路难走,有各种杂树的护坡,藤蔓树枝不时挡路,尽量靠里侧行走。虽下临深壑,并不担惊受害怕,倒也安全。绕至北侧,俯身下观,已看到洞口,再下行,沿一小径,来到洞前,可能洞内渗水缘故,洞外斜坡,地面潮湿,加之避风向阳,有大片的野韭生长旺盛,薅了一把,鲜嫩清香。进入洞中,洞高厅阔,有两块大的巨石,似是溶洞形成时塌落遗物,顶部多处滴水,新的钟乳正在慢慢长成。打着手电,移步前行,崖壁上多处挂有大量蝙蝠,洞内底部坑洼不平,需小心谨慎,我们进入几十米后,打灯光前看,黒黒的洞穴,延伸还很长。向洞顶打灯光,此处洞更高,细看洞顶部,有一圆形小洞,是否通天。此洞有大小十八间,深达百米,为安全计,我们没再前进,返回出洞。据传唐赛儿起兵对抗朝廷时,曾有义军驻扎此洞。山下的黄连村和胡林古一样,抗战时期,都是红色保垒村,中共益都县委、县政府等机关一直在分散胡林古黄连村办公,此洞隐蔽,极可能藏过物资或驻过人马。</p><p class="ql-block">黄连村外,还有一处网红打卡地龙湾,夏天胡林古黄连村山溜中汇集的水丰沛,长年冲刷下切,形成一道小峡谷,飞流直下,蔚为壮观。现在枯水季,经过时,我们下到沟底,从龙湾底穿行而过。</p> <p class="ql-block">从早上不到9点上山,进入石头沟时已下午2点半,还要翻越石头沟东侧的山岭,到子房洞,才能回到停车点,行程大约还有5公里,上升300多米,路途遥遥,需加快步伐。拐入上山的一条机耕路,尽头时,路边有一堆烂桃,挑选了几个稍好点的,有点疤痕,咬上一口,汁水饱满,甘甜可口,既解渴又补能量,体力增强,一路爬升,翻过山顶,过一垭口,山垭处堆有大量的建材,子房洞正在扩修。子房洞位于山崖的阳面,一天然的山洞,张良曾在此隐居,洞外原有三官殿,现遗址上修了一座张良庙,而子房洞成了一个杂物间。子房洞位置极佳,洞上崖壁似一巨大的屏风,挡住北方的风寒,洞前有一小块不大的平台,下临深谷,南面的群山,似条条巨龙翻腾,又象千军万马厮杀。晚年张良跟随赤松子云游,是否真来过此地,已无从查考,但民间对张良的智慧人生,心生敬意,建庙祭祀,加以膜拜,寄托信仰,祈福许愿。</p><p class="ql-block">从子房洞一路向下,撤到西股溜,溜内母猪泉等众多泉眼,汇成的溪水,一路欢歌,奔流不息。行程临近结束,掬一把清清的溪水,洗去一路风尘,安全回到停车点,轨迹显示,距离25.38公里,上升1330米,强度适中。</p><p class="ql-block">上车行不远,细雨不期而至,飘了下来,大厨说,这点赶的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