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山西省知青作者参加欢迎知青申大超归来座谈会后、同北和知青一起参观知青刘宏伟创办的家庭红色收藏馆小记(二):</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8日下午,在开完北和知青欢迎知青申大超归来座谈会、并享用了丰盛的午宴,在潞安剧院照了集体像后,一行十九人在史沁明的提议下、在知青刘宏伟的带领下,我们陪同老班长申大超来到了位于剧院路西的一个小院内,新街一号楼五层,乘电梯上了楼,开始了对我们北和知青人刘宏伟自己创办的起的家庭红色收藏馆进行了参观。</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家庭红色收藏馆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 / 赵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十人生古来稀,</p><p class="ql-block"> 五十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 知青相会众欢喜,</p><p class="ql-block"> 谈笑风生忆当年。</p><p class="ql-block"> 感谢大超来作东,</p><p class="ql-block"> 北和知青心相连。</p><p class="ql-block"> 潞安刷院合影后,</p><p class="ql-block"> 又看红色家庭馆。</p><p class="ql-block"> 后起之秀刘宏伟,</p><p class="ql-block"> 热爱祖国搞收藏。</p><p class="ql-block"> 三室一厅红彤彤,</p><p class="ql-block"> 又费精力搭时间。</p><p class="ql-block"> 刻苦收集红文化,</p><p class="ql-block"> 不怕道长路途远。</p><p class="ql-block"> 潜心专研许多年,</p><p class="ql-block"> 化费资金二十万。</p><p class="ql-block"> 终于办成家庭馆,</p><p class="ql-block"> 这在长治不多见。</p><p class="ql-block"> 下乡资料与伟人,</p><p class="ql-block"> 知青观后齐称赞。</p><p class="ql-block"> 宏伟述说红经历,</p><p class="ql-block"> 大超激谈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今天聚会不虚度,</p><p class="ql-block"> 众多知青长了眼。</p><p class="ql-block"> 宏伟红馆能搞成,</p><p class="ql-block"> 只因有段知青缘。</p><p class="ql-block"> 吾为宏伟来祝贺:</p><p class="ql-block"> 北和知青忠于党!</p> <p class="ql-block"> 知青们一走进宏伟的红色展馆,一种红色文化的氛围迎面而来,大家急切地参观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红馆共有一室三厅,大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平方米。里面陈设齐全,展柜、像框众多、墙面布满、红书诸多,给人一种把近百年以来,我国的红色文化都收集全、一网打尽的感觉。红色视觉非常浓,非常强,给人一种激动、欣喜和春风扑面而来的感觉。是的,我们这一代知青,是生在新中国,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的歌成长起来的。毛主席缔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万难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改变了命运,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中华民族为有毛主席而自豪,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作者想到,正是知青刘宏伟基于这种感情,对于毛主席的塑像、像章、人像、照片、著作、文件等收藏,是情有独钟的。</p> <p class="ql-block"> 北和知青刘宏伟办的红色家庭馆,馆内展出的主要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和知青岁月两大部分。大厅和里面两间展出的是有关毛主席的各种资料。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山西人,一名北和知青人,一名共产党员,对于毛主席的热爱与崇拜,理所当然把收藏山西和祖国各地生产的毛主席瓷像作为重中之重。作者看了一下,有咱长治市壶关县的清流瓷厂在文革中生产的毛主席瓷塑像,不仅瓷质好,釉色白,品种多,而且开脸造型独特,在全国也小有名气,是毛主席瓷像收藏爱好者必有之物。再看宏伟收藏的壶关清流瓷厂产、还有河北、河南、湖南、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毛主席瓷塑像近几十个品种中,在全国有名气的有“大头像”高 28厘米,毛主席年轻时期半身坐像;“草帽像”高27厘米,毛主席穿衬衣拿草帽全身站像;“毛主席去安源”高38厘米,根据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所塑全身像,高23 厘米的“毛主席坐藤椅像”;“小招手像”高27厘米,毛主席穿中山装招手全身像;高32厘米的“毛主席穿大衣背手站像”。另外,他还收藏有长治陶瓷社、沁源陶瓷厂、襄垣瓷厂、长治经坊瓷厂、阳城瓷厂等本地小窑口产的毛主席瓷塑像也有许多,红旗等各类杂志、画报、毛主席语录、还有各类毛主席像章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 知青刘宏伟通过收藏毛主席的各种照片,各种塑像,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毛主席的理解和热爱,毛主席塑像是凝聚了中国人民对领袖真诚情感的特殊艺术品,是重要的现代革命文物,更是难以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们北和知青欢迎知青申大超从加拿大回来之际,全体聚会知青能参现我们北和知青自已办的红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知青文化,缅怀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再现共和国的长子---一代知青人的奉献,真是一次好的参观,一次红色教育,一次红色课堂,真的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知青史沁明带领知青作者赵志走进大厅东南方向的一间,这里是第二部分,知青方面的。其中有反映知青上山下乡的文献资料;有讲述知青奔赴农村锻炼的书籍报刊;有当年知青特别是在长治各县插队的知青证件;有介绍各地插队知青的宣传画、老照片、连环画;还有插队知青使用过的生活实物等。这些珍贵的实物和史料,不仅见证了当年插队知青艰苦拼搏的真实生活、见证了知青们奋发有为的远大志向,更见证了来自京津地区的知识青年和上党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所建立起来的情同手足般的真挚感情。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组组展柜,无不让人们感慨于当年上山下乡的激情岁月,更能让人们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激起更多的人们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情,更激起广大人民对建设伟大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的爱国深情。</p> <p class="ql-block"> 知青们大致参观完后,知青赵志让大伙坐下来,要求刘宏伟给知青们讲一讲,于是他激动地讲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全体与会知青,在观看了红馆后,连连赞不绝口,一个个伸出大母指为刘宏伟点赞。作者赵志让老班长申大超谈谈观后感,于是,申大超讲了起来,他讲的非常好,代表了所有现场知青人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最后,知青赵志还为刘宏伟书写了一幅观后感言书法条幅,当场赠给了这位北和第三批插队的知青。他是当年北和第三批插队知青的骄傲,也是全体北和知青人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北和知青赵志赠的观后感内容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赠:原长治县北和知青刘宏伟:</p><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激情燃,</p><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大发扬。</p><p class="ql-block"> 北和知青忠于党,</p><p class="ql-block"> 青春记忆永留传!</p><p class="ql-block"> --- 山西省知青创业文化研究会理事赵志敬书</p> <p class="ql-block"> 在红馆参观了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直到知青们要走时,这时已是下午快五点了。下了楼,出了门外,知青赵志和王珮林与申大超、韩书庆、翟建林握手分别后,又送走在晋城居住的何静,李春孝,赵建军之后,赵志的大脑中还出现了刘宏伟红馆的情景。心想:知青刘宏伟始于对领袖的崇拜,对党心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才建立起了红色收藏的兴趣的。这红绾办的不简单,不容易啊,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建起的,也不是三年五载能办到的,我觉得他一定是在退休前就开始收藏的,开始参观或逛收藏品市场购买毛主席塑像,还利用开会,出差,旅游等机会跑遍全国主要大城市的古玩市场,特别是前些年随着红色收藏热升温,北京、郑州、唐山等城市组织了全国性的红色收藏交流会,他也可能必到无疑。随着收藏品数量增多,几十年如一日才在自己的家中办起了这所红馆。刘宏伟,好样的。你不愧为一名北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好知青!</p> <p class="ql-block"> 再题北和知青本次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 / 赵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我分别五十秋,</p><p class="ql-block"> 今聚小雪猪头肉。</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多青春,</p><p class="ql-block"> 如今花甲霜染头。</p><p class="ql-block"> 又观宏伟家庭馆,</p><p class="ql-block"> 红色收藏称一流。</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知青在,</p><p class="ql-block"> 岁月沧桑志不休。</p><p class="ql-block"> 北和知青情意深,</p><p class="ql-block"> 来去匆匆多问候。</p><p class="ql-block"> 相逢莫叹桑榆晚,</p><p class="ql-block"> 喜见为霞天际流。</p><p class="ql-block"> 今日握手乐开怀,</p><p class="ql-block"> 知青情结到永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8日下午于参观知青刘宏伟红色家庭收藏馆之后</p> <p class="ql-block">作者筒介:</p><p class="ql-block"> 赵志,网名志存高远;郑州铁路局太焦铁路人。1974年4月至1976年7月曾在山西省长治县北呈公社北和大队插队;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顾问;山西省知青文化创业研究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高研班成员;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中华作家联盟终身院士;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终生院士;曾获第二届长江文学奖暨中华“孝亲杯”全国文学大赛十大作品;华夏杯第二届“相约七夕”全国爱情诗华夏精英奖;《世界爱情诗刊》金奖;新诗收入中国《最美爱情诗经》第二部、《百家诗选》、《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等;“李白杯”2021全国诗人节奖章;第三届长江文学奖暨2021年中国百年魅力诗歌大赛银奖;六大微刋2021年度十大文学人物;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2023年四月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金奖;2023年7月全国第十届“母亲杯”大赛一等奖;2023年12月获“第二届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西湖新浪潮诗会现场诗会奖章”,获“2023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当代诗歌散文一等奖”;2024年新获第二届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散文组金奖。主要著作有《晋城北车站志》、《春华秋实》、《远去的荷塘》、《太行拾贝》、《我在北和当农民》、《我的铁路情结》等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