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游散记~8

笨笨

<p class="ql-block">当天往返爱沙尼亚,又回到芬兰。当年还真有过一次当天往返俄罗斯的经历,没带翻译,早上从绥芬河出境,把公司一辆车开到一个地方藏起来(开不回来又不想留给合作公司),再从珲春入境,会那几句俄语根本不够用,差点把我逼疯,因此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芬兰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各省面积排名能排第9,人口550万,境内有将近19万个湖泊,号称千湖之国,比较公认的说法圣诞老人的故乡就在芬兰北部的罗瓦涅米,一个月后会很热闹。</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活动都在赫尔辛基,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面积才七百多平方公里,着实有点小,人口66万,是除冰岛首都外,世界第二纬度最高的首都。有一种说法,赫尔辛基建在森林中,被森林包围,森林又被大海包围,可以想象它的空气和环境会有多么好。</p><p class="ql-block">先来到码头。站在海边,阳光下的海港非常漂亮,可不是每天都有这种天气,北欧的天气阴天多晴天少,导游说阳光非常宝贵。我们的运气不错,每当我们需要阳光的时候,它基本都会出来关照我们,比如在菲耶巴卡小镇,在哥本哈根新港,在塔林老城,这些色彩非常鲜艳的地方都有阳光陪伴,但阳光下有时也会一会儿阴一会儿晴。</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港口,这会儿还好,过一会又阴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纪念公园。西贝柳斯是芬兰一位爱国的音乐家,其代表作《芬兰颂》鼓舞了无数芬兰人,被称为第二国歌。</p><p class="ql-block">公园内同一位芬兰女雕刻家相隔十年完成的两座雕塑很有特点,第一座比较超前,很像一台巨大的管风琴,可能太抽象了,不太能看出是纪念西贝柳斯的,被一些喜欢西贝柳斯的人认为没有表达出他们的怀念之情,在人们的要求下,女雕塑家又制做了一个西贝柳斯头像的雕塑,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头像的表情看上去有些奇怪,不知雕塑家想表达什么,引发了人们的各种猜测,也许,这正是雕塑家想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雕像,表情有些奇怪。</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火车站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花岗岩为建筑材料,站在广场上望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面是一个巨大的拱型,</span>似乎显得过于厚重,两侧四个巨大的端灯人造型有些不伦不类,在我看不加分,钟楼在车站一侧,有点太高,离近了看不见,尽挑毛病,是不是有点苛刻了。</p><p class="ql-block">中央火车站是芬兰的交通枢纽,因其建筑上的成就被评为欧洲最美火车站之一,被视为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精品,已成为赫尔辛基的必去旅游景点和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中央火车站正面,又一面乌克兰国旗。</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站台用透明材料封闭。</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大小教堂可以说不计其数,在欧洲更是这样,但从一整块岩石中开凿出来的教堂可能只此一家,它就坐落在这个城市,被称为岩石教堂。</p><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没有钟楼,没有尖塔,从外观看没有任何的宗教元素,颠覆了每个人头脑中对于教堂的概念。好奇是如何让那些传统、虔诚的教徒接受这样外型奇特的教堂的。</p><p class="ql-block">看到一些介绍岩石教堂的文章对它各种花式称赞,只想说不敢恭维,不敢苟同。</p> <p class="ql-block">不说谁能知道是教堂,十字架好像也故意做的让人看不清。</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座教堂,赫尔辛基大教堂,俗称白教堂,这才是教堂应该有的样子。它整体呈乳白色,顶端和四周是淡绿色的圆拱,可以看到一部分建筑搭着脚手架,能明显看出有些地方颜色深浅不同,应该是在刷塗料,教堂外部装饰刷塗料的我是第一次见,这么大面积不可能同时刷,刷完一遍得几年,又该刷下一遍了,估计能看到教堂整体外观的时候不多。</p><p class="ql-block">我看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教堂正面的百余级台阶,使得教堂更显庄重威严,二是教堂外立面简洁明了,没有繁复的装饰,使它显得更加平民化,两者似乎有些矛盾,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感觉不得不说,它的拱顶从外型到颜色都让我想起与基督教有同样影响力的另一大宗教。也许我的感觉不对,但假设有一天,它像各种宗教轮番登场的伊斯坦布尔那样,要把曾经的基督教堂改为伊斯兰教堂,一定会比较顺利。</p> <p class="ql-block">远眺白教堂。下面广场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塑像,俄罗斯从瑞典手中抢走芬兰,给予芬兰更多的自由,亚历山大二世被芬兰人称为好沙皇,保留侵略者的塑像不多见。乱遭遭的广场是在准备圣诞节集市。</p> <p class="ql-block">白教堂侧面。</p> <p class="ql-block">白教堂旁边的赫尔辛基大学。</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被称为波罗的海的女儿,濒临波罗的海的城市很多,不知为什么只有赫尔辛基独享此名?还是女儿,儿子又是谁呢?</p><p class="ql-block">在赫尔辛基有一座雕塑把波罗的海的女儿具体化了,雕像是一位裸体少女,名字叫阿曼达,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它被四头海豚簇拥着,似乎在海上嘻戏。</p><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的女儿雕塑已经成为赫尔辛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在我看来比哥本哈根那座美人鱼雕塑更大不说也更漂亮,可没办法,名气就是比不上,替赫尔辛基抱不平。</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网红图书馆闲逛。</p> <p class="ql-block">不知为什么有儿童图书区还不行,还有儿童活动区。</p> <p class="ql-block">在国内去过几次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还以为来到了乌克兰,在国内也关心俄乌冲突,但毕竟离得很远,在这里就感觉近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欧洲大城市基本都有有轨电车,这一款既不是最古老的,也不是最现代的。</p> <p class="ql-block">在郊区公路上经常能看到,市区也看见了,像松木杆子一样,但要矮很多,也是在大雪覆盖时指示道路边界的,好奇市区下雪难道不是应该及时清扫吗?立个标志就不管了?可能雪太多太大扫不过来吧?</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购物中心看见一个中文的餐馆招牌,顿感十分亲切,老板是个陕西人,很健谈,可能中国人很少见吧,店里不忙,只有一个正在用筷子吃面的白人,聊了几分钟。他是在留学后留下的,已经十几年,他说虽没入籍,但因两个小孩出生后就在这里,不可能换个教育和成长环境,想回也回不去了,言外之意并不是十分滿意,初次见面,话题敏感,不可能接话。</p> <p class="ql-block">一碗小面12或15欧,午餐晚餐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些天一共看见不超过10个外卖小哥,国内滿大街的快递三轮车一个也没见到,可能都开汽车送吧,外卖小哥的交通工具是两轮或独轮电动车。能看清楚面孔的,一个亚裔,其他都是黑人,别说本地人,本国人估计都不爱干,漫长的冬天太受罪。</p> <p class="ql-block">一个星期吃的头一顿中餐,还有三文鱼、日料,全团战斗力至少减半,每个人都先来一碗粥。</p> <p class="ql-block">自助餐价格,欧元。</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次夜航,返回斯德哥尔摩,这几天不知不觉坐了四段海船。与来时一样,八点左右三层楼都像在举办各种party,没有了那么多新鲜感,倒是觉得清晨的日出更好看。</p> <p class="ql-block">除了房号,哪儿都一样,不怕丢人,一个人回来转了好几圈才找到。</p> <p class="ql-block">闹中取静。</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朝阳。</p> <p class="ql-block">已经着见海岸。</p> <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的清晨,日出前也是一种美。</p> <p class="ql-block">在甲板上不能超过5分钟,太冷,多数人放弃了在甲板上看日出。夏天在甲板上一定很惬意,端杯啤酒,三四个小时日落日出一起看了。</p> <p class="ql-block">红日尽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