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人物故事:越兆仁和桃力民抗日自卫军

春阳

<p class="ql-block">作者:越嫒</p> <p class="ql-block"> 越兆仁夫妇(摄于1941年)</p> <p class="ql-block">  越兆仁(1893—1967年),又名越达小子,生于陕西神木县道不赖沟,年幼时随家人移居鄂尔多斯,定居东胜县白彦脑包越家梁。越兆仁青少年时代,正值军阀混战,土匪遍地,盗贼蜂起,兵匪盗经常骚扰百姓,百姓苦不堪言。而官府对匪患却没有一点作为。</p><p class="ql-block"> 越兆仁时年二十岁,血气方刚,他立志要消灭匪患,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他独自一人到杭锦旗面见伊盟副盟长杭盖王爷,游说派蒙旗兵剿匪。杭盖王爷见这位青年气宇轩昂,雄姿英发,有胆有识,一颦一笑都充满了自信与从容,仿佛就是当年的铁木真。王爷同意派兵剿匪,由越兆仁统领。</p><p class="ql-block"> 当时鄂尔多斯最猖獗的土匪是以杨侯小为首的匪徒。《鄂尔多斯土匪史》记载:杨猴小匪股约两千余人,全部骑着快马,其匪出没时,远在三十里外就可听到密集的马蹄踏着大地的声音。由于是马匪,来无踪,去无影,给官府围剿带来很大困难。别的土匪杀害人质,无谓乎开枪、砍头。杨猴小匪股却采取剥人皮、割肉帘、下油锅等惨无人道的方式杀害人质。杨猴小骑一匹黑色“走马”,马笼头是用人皮拧制而成,马铃铛下挂着一串用死人指甲盖串成的“项链”样式的饰物。其匪股一旦入村,围困村中妇女后,除了发泄兽欲外,还将所有妇女乳头上穿剌,挂上铃铛,让妇女们赤身裸体给他们擀面、做面吃,土匪们则在炕上侮辱取乐,给这种面取名“铃铛面”。对杨匪惨无人道的种种暴行,从陕北到内蒙,人们谈匪色变,不少无辜百姓都身受其害,提起土匪他们就有说不完的故事,有诉不完的苦。</p><p class="ql-block"> 越兆仁率领蒙古骑兵在达拉特旗和东胜交界处石畔补伦梁伏击了杨侯小匪帮,这一仗杨侯小匪帮伤亡惨重,杨侯小落荒而逃,匪队伍七零八落,杨候小土匪被赶出了东胜,从此销声匿迹。</p><p class="ql-block"> 土匪痛恨越兆仁,伺机报复,后来越兆仁之子越喜则被土匪捕获,土匪将其剖腹杀害。</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1928年)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桃力民一带,大地户李重鄉买了乌兰素、乌兰素卡汉、乌库哈达、高劳卡汉方圆五十余里地,并招牛俱种地。越兆仁从中买了桃力民一倾地耕种。因家庭劳力强,到民国十九年打了二百担粮食(每担三百市斤)。越兆仁在桃力民盖了一处四合大院,有碾房、磨房、库房等共二十多间房。后来越兆仁家发展成了当地有名的大户,而且因治家有方,当地人评价很高。</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绥远省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冬季杭锦旗王爷阿宝珍投日,日本占领了杭盖王府。因桃力民地区是鄂托克旗和杭锦旗交界处,不受鄂、杭两旗、蒙旗管理。许多百姓纷纷从东胜等地移民桃力民。在桃力民活动的地下共产党员韩是今、杨子华、史仙舟等决定发动群众,组织抗日队伍保家卫国。越兆仁是当地有名大户,又有打土匪的辉煌业绩,声望很高,他们便推举越兆仁出面组织抗日队伍。</p><p class="ql-block"> 当时是国共合作抗日时期,韩是今带领越兆仁、越兆锦去河套陕坝(绥远省临时省政府所在地)面见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因傅作义去山西,于是又辗转到五原找到绥西抗日副司令门炳岳。门炳岳请示傅作义,同意组织桃力民抗日自卫军。委任越兆仁为司令,史仙舟(北伐名将,烈士)为副司令,杭寿春为副官长,韩是今(中共党员,解放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监察长)为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  抗日自卫军动员委员会要求桃力民地区每家每户出一名男子当兵,枪支、马匹自备。当地百姓积极配合,很快就组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骑兵队伍,并日益壮大,到1937年底已发展到两千余人。</p><p class="ql-block"> 桃力民抗日自卫军司令部下编三个大队,每个大队下编三个中队,中队又下编三个分队。</p><p class="ql-block"> 1938年初,桃力民抗日自卫军在国民军孟文仲旅的配合下三八年春季配合孟文思的骑兵三按,在杭锦旗一带成功击溃日寇骑兵团和三个伪军大队。此一役自卫军消灭鬼子三十余人,伪军百十余名。</p><p class="ql-block"> 1938年夏季,自卫军在四十里梁和干海子、阿门龙贵与日伪军打了两仗,取得胜利。日伪军退回到杭盖王府,不久日军又撤离杭锦旗退守包头。</p><p class="ql-block"> 1938年冬,自卫军夜袭日伪八师,取得胜利。日伪吃了败仗,连夜撤走,逃回到达拉特旗的柴登滩。</p><p class="ql-block"> 在越兆仁指挥下,桃力民抗日自卫军积极出击,多次成功击溃日伪军,成为日寇西进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为守住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北大门越兆仁立下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 越兆仁是无党派人士,而他的部属多为中共地下党员。国共两党都积极争取自卫军的领导权,斗争非常激烈。国民政府担心自卫军被共产党赤化,1939年秋开始整顿自卫军,将抗日自卫军缩编为两个正规团,越兆仁被降职为一团团长。1941年10月绥远省国民政府又将这两个团改编为两个保安团,并全面清理共产党人,扣捕了原自卫军副司令史仙州等多名中共地下党员。1942年史仙舟牺牲于狱中。史仙舟,又名步瀛,陕西神木县高家堡镇人。1924年在太原加入共产党。1925年,他响应党组织召唤投笔从戎,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不久出任河南胡烈生部下独立旅旅长。1926年国民军配合北伐军作战,史部立下不少战功。1929年,史仙舟奉命打入国民党高桂滋部任团长。</p><p class="ql-block"> 史仙舟的惨死让越兆仁看清了国民政府的凶残嘴脸,他对国民党已心灰意冷。抗战胜利后,越兆仁即刻辞去保安团团长一职。保安团一团由国统特务蒋吉祥任团长。</p><p class="ql-block"> 越兆仁解甲归田,举家迁往河套,定居陕坝。越兆仁在河套地区生活十余年后又回到自己当年生活战斗过的鄂尔多斯大草原,1967年冬因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 资料来源:《越氏家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