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埋名八十载的八路军总部驻村

卿卿如来

<p class="ql-block"> 一个“埋名八十载”的八路军总部驻村</p><p class="ql-block"> ——从1942年“五月大扫荡”说起</p><p class="ql-block">(山西·杨尚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发动名为“第二期驻晋日军总进攻”的“铁桶合围”大扫荡(史称“五月大扫荡”)。八路军总部经历了抗战以来最大最险的一次危难,在付出严重损失后成功突围,转移至黎城县赵姑村安全脱险。赵姑村因此成为八路军总部的一个驻村。由于此事知情者甚少,党史军史极少“登记在册”,至今已“埋名八十载”。</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总部麻田旧址)</p> <p class="ql-block"> 箭指麻田</p><p class="ql-block"> 此次扫荡,日军将摧毁八路军总部和129师主力作为攻击重点,并特别提出要“深入敌后捕捉敌首脑”,将八路军总部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左权、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首长列入“捕捉名单”,专门制订所谓“C号作战计划”,组织派遣“益子”“大川”两个“挺进队”,分别执行破坏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刺杀彭、左、刘、邓等首长的任务。其中,益子挺进队由日军第36师团(雪兵团)歩兵第223联队第九中队组成,中队长益子重雄中尉任队长。全队包括4名指挥官和102名士兵,另有雨宫宪兵曹长率领的18名中国人特务和翻译。配备重机枪、掷弹筒、小型无线通信机等精良武器设备。</p><p class="ql-block"> 日军为了此次行动筹谋良久,极尽诡计。接受前几次扫荡失败的教训,这次日军策划周密,准备充分,行动诡秘。首先,情报上,当时邓小平刚于3月13日前往太岳、中条山地区检查指导工作,日军配发的邓小平照片上即备注了“在太岳”字样,可见其刺探情报之快,掌握消息之细。其次,战术上,采取集中兵力碾转扫荡和重点清剿相结合,在飞机和地面特工队配合下,“步步逼近蚕食”、“逐步压缩”、“远距离撒大网奔袭”分进合击、向心合围和发现我腹地预定目标,由飞机直接引导合击新战法。最后,行动上,一改以往行军习惯,不走大路绕小路,不住村庄宿野地,昼伏夜行,白天休息隐蔽于高山密林之间,不生火不做饭,喝生水吃干粮,夜晚秘密行军,极速推进。而且,4月初即提前准备。5月14日,先由日军第36师团、第69师团各一部共7000余人对太岳区发动声东击西带有迷惑性质的“第一期扫荡”。19日,再由日军第一军太原派到长治的“战斗司令部”调集第36师团、独立第4混成旅团主力和独立第1、第8混成旅团各一部2.5万日军,以及5千余伪军,分别从正太、同蒲、平汉等方向,分九路向太行区发动“第二期扫荡”,对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和129师展开“铁桶合围”总进攻,阴谋一举摧毁我八路军总部与北方局等机关。霎时,一路路日军犹如一支支毒箭暗箭,从四面八方射向八路军总部、北方局驻地辽县(左权县)麻田。</p><p class="ql-block"> 5月21日,刚刚指挥太岳军区胜利粉碎日军“第一期扫荡”,破灭日军“消灭沁河河畔之共军”企图的129师386旅旅长(兼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给刘伯承发来急电,提及这次反扫荡经验:“(日军)行动秘密突然,常以一独立支队(不下千人)(原文如此。疑为“百人”之误)完全夜间行动,作远程的拂晓袭击。有的化装成我军,绕过村庄向预定的目的地直进,奔袭我后方机关。”接电后,刘伯承即打电话告知左权,通报情况,建议总部机关尽快转移。</p><p class="ql-block"> 然而,大敌当前,总部却应对失策。一方面敌情失察,缺乏警惕,对日军的突然袭击预防不足,对其在战术上进行的灵活变化和战法更新未加足够重视。一方面麻痹轻敌,经验行事,盲目估计还像过去一样,跳出去避一避就可躲过。因此,部署反扫荡安排保卫时,将总部警卫团一部派往白晋路破袭日军后方交通,主力派往黄崖洞保卫兵工厂,身边仅留下一个加强连,会同政治部一个政卫连和后勤部一个勤务连,以致力量薄弱,掩护不力。</p><p class="ql-block"> 由此,总部机关很快陷入危局,被迫紧急转移。</p><p class="ql-block"> 5月23日,彭德怀、罗瑞卿、杨立三率领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等单位由左权断后,匆匆出发,火速向麻田以东方向转移。但是,由于安排失策,执行不力,不但总部与北方局各机关汇聚一起,而且裹进了当时正在党校参加整风学习的上千学员,事先确定的后勤部职工就地疏散隐蔽的方案也没有得到认真执行。不知是慌乱无措,还是心底里认为和总部在一起更安全的缘故,众多学员、工人连同设备紧紧跟随总部机关,一步不拉。造致队伍过于集中庞大,共达人员上万人,骡马千余头,目标显著,行动笨重,指挥不便。加之没有考虑到移动地区山高路险,光山秃岭,隐蔽性弱的问题,以致极易为敌发现,形成合击。</p><p class="ql-block"> 当夜,转移队伍进至郭家峪。24日黄昏,继续向东偏城一带转移,入夜后抵达南艾铺。</p><p class="ql-block"> 25日上午,敌情愈发险重。据报:黎城之敌渡过清漳河,自南疾进;涉县之敌由东南方包抄而来;西北方向之敌已进至上、下庄地区;泽城、尖庙之敌已进至山庄村;羊角之敌已到达红土垴;麻田、偏城之敌尾随总部,一路跟进;武安之敌亦赶来。一时,总部等转移人员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形势异常严峻。</p><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一架敌机飞来南艾铺侦察,发现总部目标。很快,四处敌人蜂拥而来,形势急转直下。彭德怀紧急召集左权、罗瑞卿、杨立三等商讨对策,提出按原计划统一行动待到夜间突围已不可能,果断决定:不等入夜,立即分路突围。彭德怀率总直机关和北方局,仍按预定方案沿清漳河东岸向西北太行二分区突围;罗瑞卿率野战政治部,向东南(武安)太行六分区突围;杨立三率总后人员,向东北(黄泽关、羊角)突围。</p><p class="ql-block"> 会议仅开了3分钟时间。不待各路人马行动,敌机复又而来,整整6架,轮回盘旋,低飞扫射,狂轰滥炸。附近几个方向也先后传来激烈的枪炮声。罗瑞卿、杨立三首先冲了出去。彭德怀带领总直数百人的队伍,在总部作战科长王政柱所率一个警卫排的跟随下,登上辽(县)偏(城)交界十字岭,冒着敌机的扫射轰炸和地面猛烈的炮火突出包围,沿山路撤向北艾铺后山沟,向西北转移。</p> <p class="ql-block">(左权在阵中开会)</p> <p class="ql-block"> 王家峪阻敌</p><p class="ql-block"> 此前,5月21日夜,左权预感情况危急,又接到129师情况报告,即速调总部警卫团回防,并将团长欧致富叫到总部面授机宜。左权先向欧致富介绍了总部被围的情况,说到:现在我们的处境很严重,北方局、总部和党校等几千名同志都处在敌人包围之中。敌人企图把我们消灭在太行山上,置我于死地而后快。但是,这又说明敌人是虚弱的。从整个局面看,我们的外线主力正在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迫使敌人采取狗急跳墙的办法,把注意力转移到我后方基地。接着,话头一转,就对欧致富布置起了任务,命令警卫团一定要尽可能长时间拖住从辽县出动的敌人,掩护总部向十字岭一带安全转移,跳出敌人的合围,还和欧致富一起研究了兵力部署方案。最后,又叮嘱欧致富告诉警卫团全体指战员,不可掉以轻心,要认真对付这次敌人的扫荡。鼓励他:“几年的残酷斗争实践证明,总部警卫团是经得起考验的,我完全相信你们。”欧致富表示,一定不辜负首长信任,决心保护总部突围。</p><p class="ql-block"> 22日下午,警卫团开始进入阵地。当时,全团只有6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炮兵连,共1000余人。自北向南设防于拐儿镇、上、下交漳和桐峪一线几个要点,准备迎击来敌。为便于指挥,欧致富亲率团部,进驻位于县城至麻田交通要道下交漳后侧距麻田15公里的王家峪。</p><p class="ql-block"> 晚上10时左右,部队在王家峪南面一座高山上发现一支来路不明的武装队伍,约100多人,且携有电台。后经查明,正是日军负责刺探情报和暗杀活动的“益子挺进队”。同时获悉,辽县日军已经倾巢出动,准备经拐儿镇、松树坪和上、下交漳分三路奔袭麻田。情况紧急,欧致富当即决定趁敌人大部队未到达之前先打掉这支小股日军,以绝后患。然而没料到的是,日军这支特种兵小队极具战术素养,且装备精良,又占据有利地形,打了整整一个白天也没能将其消灭,反让其在黄昏以后借助夜幕向麻田方向逃窜而去。欧致富担心其发现总部行踪,威胁总部安全,遂立即打电话报告总部,并向接电话的左权参谋长提出两点建议:一、这次总部转移要打破常规,不要向南、北艾铺及十字岭等无人山区转移,因为那里已经引起敌人的注意,而应出其不意转移到方向相反的洪水镇、左会村等离敌人据点较近的地区,在敌人身边隐蔽反而不会引起敌人注意;二、采取分散隐蔽、化整为零的方法。未料话音刚落,话筒里即传来左权语气急切的回答:“不行了,改变不了,彭总已带着三大部和北方局机关往南艾铺方向去了,现已到了郭家峪。”随后,左权又命令警卫团继续监视敌人,有情况随时报告。说完,挂断了电话。</p><p class="ql-block"> 欧致富意识到情况危急,立即带队以最快的速度在桐峪、王家峪和上、下交漳等处山地修起临时工事,准备阻击敌人。翌日拂晓,对总部能否安全转移始终放心不下的欧致富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带领团骑兵通信排飞速赶到麻田,想当面向左权汇报战斗准备情况,并接应总部往洪水方向转移。到达麻田后,得知左权已追赶队伍而去。于是马不停蹄,又朝南艾铺追去,终于见到了总部和彭德怀、左权等首长。</p><p class="ql-block"> 这时,突围行动已开始。彭德怀见到欧致富很高兴,听了汇报后,说:“很好嘛,一定要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牵制敌人,杀伤敌人。”左权接着说:“现在形势很紧急,黎城方向敌人已渡过漳河从南面正向我围逼,东面涉县一带的一二九师一部分也遭到了敌人的袭击,激战正在进行。估计敌人很快会占领涉县,从东南面向我们包抄过来。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分散突围,各自为战。罗瑞卿和杨立三带领一部分同志已分别从东、北方向突围出去了。你立即回去指挥部队战斗,尽量拖住辽县方向来敌,掩护彭总和北方局机关从桐峪方向冲出去。我留在后面负责指挥疏散队伍突围。”末了,一再叮咛:“要记住,不要死打硬拼,打得赢就打,打不赢立即回头接应彭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p><p class="ql-block"> 欧致富受命当即赶回王家峪。到达时,部队已和敌人交上了火。日军为了迅速通过,前往围剿我总部,不惜代价,一方面用炮火轮番轰击我各山头阵地,一方面组织多次冲锋,但均遭到我警卫团和当地民兵的英勇抗击。战斗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阵地上空硝烟弥漫,太阳也失去了光彩。警卫团顽强坚持两天一夜,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使日军一时畏缩不前。最后,敌人越来越多,攻势越来越猛,我军被迫撤离阵地。欧致富遵照左权事先命令,带领警卫团以最快速度直奔北艾铺,准备接应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参谋长向桐峪方向突围。</p> <p class="ql-block">(益子挺进队)</p> <p class="ql-block"> 赵姑脱险</p><p class="ql-block"> 快到北艾铺山上时,欧致富碰见了彭德怀带领的总部直属队。</p><p class="ql-block"> 迎面走来,彭德怀显得心情沉重,其他同志也是泪痕满面。欧致富第一眼没有看见左权,久悬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不敢往最害怕的事上去想。但是,终于还是证实了——左权参谋长在十字岭指挥最后一批同志突围时,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头部,英勇牺牲。情势紧迫,来不及多言,欧致富强忍泪水望向彭德怀,注目待令。彭德怀摇着头,非常惋惜地对欧致富说:“真想不到呀,他还年轻啊!我失去了一位好助手、好战友。”接着又问:“警卫团损失大不大?”</p><p class="ql-block"> “不大”,欧致富回答。</p><p class="ql-block"> “不大就好”,彭德怀欣慰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果断做出决定,乘夜黑率领队伍穿过敌人空隙,跳出包围圈,赶到清漳河畔上、下交漳南面的小南山宿营。</p><p class="ql-block"> 到达小南山时,队伍中传开了左权等同志牺牲的消息。悲愤之中,有人不免产生了恐慌绝望情绪。彭德怀见状,将众人召集在一起,用充满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的高昂气概激励大家:“同志们!台坍了,不要紧,搭起来再干!胜利是我们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快甩脱敌人,彭德怀命令欧致富派出侦察分队,分头去探测桐峪和麻田方向敌情,以便确定转移路线。侦察结果,桐峪、麻田各驻有日军约一个中队。彭德怀闻听后说:“前有强敌,后无退路。此处不是久留之地,宣快走为好。”当即决定,改变预定路线,转向西南黎城方向突围。</p><p class="ql-block"> 经过商讨,彭德怀提出,再次兵分两路,分头行动,缩小目标,以利摆脱敌人。具体是:第一路由彭德怀率总部和北方局大部继续向西南方向黎城北部山区转移,第二路由王政柱率总部其余人员和北方局党校转向西北方向榆社太行第二军分区地带疏散转移。同时,派出警卫团1连负责警戒桐峪据点的敌人,并由桐峪民兵小队长王清率领全队民兵配合行动;4连开进武军寺牵制麻田之敌,共同掩护总部。</p><p class="ql-block"> 大家依依不舍告别,迅速行动。</p><p class="ql-block"> 天刚擦黑,彭德怀带领总部和北方局大部以及警卫团剩余连队组成的总直队伍,绕过桐峪西南面不远的一条山沟,经过一夜急行军,天将拂晓时,终于抵达黎城赵姑村。</p><p class="ql-block"> 赵姑村,位于黎城城北43.5公里深谷之中,与黄崖洞兵工厂隔山邻沟,非常隐秘。1940年10月第一次黄崖洞保卫战后,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移驻此处,出于保密,给赵姑村取代号为“刘家沟”,村民发给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因此,很长时间不被外人知道。</p><p class="ql-block"> 到达赵姑村,甩脱敌人,胜利脱险之后,彭德怀当即使用警卫团电台给129师发去电报,告知:我和总部及北方局部分人员已安全到达赵姑村,但多数同志尚在突围中,左权同志已牺牲,真真不胜悲切。你们处境如何,急盼电告。</p><p class="ql-block"> 前些时候,由于通信科长海凤阁在突围开始就不幸中弹牺牲,电台毁坏,密码丢失,总部与延安党中央和129师暂时都失去了联系。以致刘伯承向延安报告:“八路军总部遭敌袭击,北方局总部人员分路突围,总部电台中断,情况不明。”使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彻夜牵挂,万分焦虑。</p><p class="ql-block"> 此刻,刘伯承、邓小平突然接到总部来电,又惊又喜又悲,惊的是突然有了总部讯息,喜的是彭德怀副总司令安然无恙,悲的是左权参谋长不幸殉国,马上回电:我师目前在长治一带活动,估计敌人扫荡将要结束,我们准备返回原地。同时电告延安:总部在遭敌合围后,彭德怀率部由石灰窑西北方向突出。左权在突围中阵亡。罗瑞卿、杨立三向黑龙洞方向突围后,再次与敌遭遇。这个消息,同样使彻夜未眠的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有喜有悲,既不安又欣慰。悲而不安的是,左权牺牲,北天折柱,罗、杨安危未卜;喜而欣慰的是,所幸彭德怀已经突围,总部仍在。</p><p class="ql-block"> 很快,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一封电报,与朱德联名发往“刘邓转彭”:感日(即27日)五时电悉。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殊深哀悼。瑞卿、立三已否脱险?甚念。目前总部电台已全部损坏,建议总部暂随一二九师行动。</p> <p class="ql-block">(赵姑地理位置图)</p> <p class="ql-block"> 重逢王家峪</p><p class="ql-block"> 人马安顿下来,稍事休整后,彭德怀又一次召集全体人员讲话,鼓舞大家不要害怕当前处境,要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坚信革命必胜,要为牺牲的左参谋长等同志报仇。在副总司令坚毅的声音和目光鼓舞下,几天来弥漫人群中的悲观、阴霾情绪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晚上,风闻敌人开始撤退回城,彭德怀命令欧致富带领警卫团返回北艾铺一带接应和收拢突围失散的同志,特意交待:第一,尽快找到左权参谋长的遗体,并负责掩埋好,记住地点,以便日后重新安葬。第二,迅速打扫好战场,把牺性的同志集中掩埋,伤病员集中治理,收拾到的遗失物品集中管理。</p><p class="ql-block"> 就此,欧致富带着警卫团3个连战士和总部卫生队,在辽县抗日政府人员的接应下赶到十字岭,发现日军已经撤退。第二天,在一条沟里很快找到了左权的遗体,上面盖着树枝青草,旁边是他的警卫员。卫生队队长宋一珍和两名医生眼含泪水将左权遗体擦洗干净,换上崭新的灰布军服,又庄重地覆盖上一面红旗,抬上岭顶挖坑掩埋。由于战场情况复杂多变,来不及刻石立碑,只插了个木牌做记号。</p><p class="ql-block"> 随后几天,战士们一边清理战场,掩埋牺牲的战友,一边四处喊话,寻找失散的同志。前后共接应收拢6、7百名失散人员。直到再三无人响应,才按事前约定,回到王家峪。</p><p class="ql-block"> 返回王家峪时,正好彭德怀也带领总直自赵姑村转移而来。两队人马会合一起,劫后重逢,无不激动。特别是此前失散的同志们,再次见到历险过后安然无恙的彭德怀副总司令,更像走丢的孩子又回到娘亲身边一样兴奋不已,欢呼雀跃。由于辽县尚有日军活动,为安全起见,根据彭德怀决定,总直队伍迅速转移曾经的总部长驻地——武乡砖壁。算起来,这已是总部四进砖壁了。</p><p class="ql-block"> 6月10日,129师385旅收复黎城,为总部打开了一条彻底安全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6月17日,彭德怀率领总部与北方局会同王政柱与北方局党校等重返麻田。罗瑞卿、杨立三与所率野政直属队和后勤部也在粉碎日军扫荡后,与总部和北方局会合。</p><p class="ql-block"> 日军的“总进攻”和“C号作战计划”历时30余天,终于宣告失败,不得不哀叹:“对于第十八集团军虽摧毁其根据地,使之陷入极端的困境,但未能制其死命。”八路军总部仍然雄立于太行山,坚持在晋东南,直至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副总司令)</p> <p class="ql-block">  “埋名八十载”的八路军总部驻村</p><p class="ql-block"> 关于彭德怀率总部赵姑脱险前后经过,欧致富在回忆文章《在辽县战斗的日子里》有明确记载。根据其记载,并由毛泽东、朱德5月27日致“刘邓转彭”电可得:彭德怀率总部到达赵姑的时间,应是5月27日0时到凌晨5时之间;由其记载“第二天晚上,彭总命令我带领3个连返回北艾铺一带接应和收拢突围失散在山里的同志”可得:彭德怀及总部28日晚还在赵姑;由其记载接收失散人员加上回到王家峪“大约前后7天时间”,及“彭总在赵姑村大约只住了三、四天,便转移到王家峪,正好与我们会合”可得:欧致富先于彭德怀到达王家峪,彭德怀率总部离开赵姑的时间,应是5月31日左右(最可能是5月31日),重返回到王家峪的时间,应是6月2日左右(最可能是6月2日)。一则身为总部警卫团团长,二者作为此次彭德怀率总部赵姑脱险的亲历者和亲近者,欧致富的记载的可信度和准确度无疑是达到了“可为证据”的程度的。依照有关史籍对“八路军总部转移驻扎路线表”等记载的包括1天在内的“默规”,赵姑村理应列入八路军总部驻村名录,起止时间为“1942年5月27日至5月31日”。历史不应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相信随着更多史料的发现,这一结论会越来越为证实、肯定、清晰,赵姑村——这个“埋名八十载”的八路军总部驻村一定会正式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在赵姑村住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