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kawei Library”一一上海“徐家汇书院”(20241106)

G.HUANG_lt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家汇书院”,一个位于上海市徐家汇的公共图书馆,前身是徐汇区图书馆。随着时代发展,在此全媒体时代,现在新建的图书馆,大多会集图书阅读、电子检索、数字视听、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为一体,图书馆与书店一样,都已实现复合化转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家汇书院”2023年1月1日开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设有近800个阅览座席,由英国人设计。“书院”位于徐家汇天主教堂旁边,周边高楼环合,因此同时也成为摄影、观光和休闲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徐家汇书院”大门上的英文是“Zikawei Library”。这应该是上海方音的自制英文拼法,虽引起质疑甚至被投诉,但别具一格,就会有新闻广告效应。赞成者认为此举可凸显海派底蕴,反对者则认为这有违语言文字法规。好些人以为这是老式的“威妥玛拼音”,其实不是,威氏拼音不是这样写的。上海方言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不同学者拟过多个方案,并不一致,恐怕也早失去了统一和普及的时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字母拼写方言,将主要存在于学者研究领域,无法成为通用文字。粤语和闽语人名地名的拼音,倒曾广泛系统地把方音保存在西文拼法中,但也仅限于人名地名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汉字拼写方言,唯一通行的是粤语。吴语明清就有《吴歌》和《海上花列传》,但主要限于小说中的对话片段,难以自由地书写成篇文章。这与吴语内部分歧很大而上海的权威地位形成历史又太短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粤语由于中心城市广州历史悠久,近代又有香港近相呼应,曾出现大量汉字书写的方言文章,甚至整部《圣经》,媒体更是推波助澜。虽然其中融有不少文言和书面语,但用汉字书写粤语体例已大致成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上海移民大增,远超老居民,下一代已很少说上海方言。保护沪语的热心者不断推出小视频,用汉字书写沪语的群众在网上也不少。但尚无学者出来作系统、合理而务实的整理,字形选择远未能约定俗成并形成规范,无法表达更多内容。在普通话势力强大的背景下,可能无疾而终。那么,“Zikawei”之类也只能是一种怀旧的装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徐家汇“和记小菜”与家人聚餐,饭后散步到此,聊以作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家汇书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Zikawei Library</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光启之门”,是向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致敬的,由可降解塑料用3D打印而成。</p><p class="ql-block"> “徐家汇”地名,即来源于徐光启家族聚居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By HUANG GUOYING</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