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N

<p class="ql-block">《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就是我的家乡云南德宏陇川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陇川是美丽的代名词,是叶经记载的“勐卯古国”,德宏一部分,是司马迁笔下的“滇越乘象国”的一部分,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一颗璀璨夺目的碧玉,是通向东南亚的翡翠黄金大门……我的家乡—陇川风情万种。它孕育了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地民族文化,拉影中缅边境的异国风情。加坝子上一座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别墅、高楼大厦;宽阔的柏油马路、崭新的高速公路、山光湖色相辉映,多么令人神往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陇川—“勐宛”傣语译名,意思是太阳照耀的地方。这里山青水秀、四季瓜果遍地。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童年中挥之不去的却是贫穷、荒凉、落后。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带着同学们去景罕栽秧,回家途中过南宛河,几个调皮捣蛋的男生站在用竹子编的桥面上使劲摇晃,吓得我们女生无助站在河岸。太阳渐渐下山啦,可恶的男生如大力士,一边摇晃竹桥一边嚷道:“胆小鬼,看你们怎么过桥?”我看着自己腿上、裤子上沾满了泥巴,只好跟着前边的女生既伤心又无奈哭着爬着过竹桥,爬到中间时,“啪”的一声,我被甩到竹桥边,吓得我“哇”大哭起来……。</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公路只能勉强过两辆小型车。路边行人遇到车辆,如穿上“黄长袍”;若下雨,全身挂满“铜钱”。我们背着家长缝得单件绿书包,在学校学习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放学回家去本队食堂排队打饭菜,然后回到自家土基房……。记得那时农场一个月会餐一次。我们小孩比过年还高兴,一放学就跑到食堂排队,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香喷喷的猪肉多让人谗言欲滴啊!</p><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的春风吹到边陲陇川,工业、农业、教育等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国营农场彻底打破“大锅饭”,全面兴办职工家庭承包,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p> <p class="ql-block">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再也找不到我童年住过那灰暗低矮的连体土基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大华丽别墅。老人们在房前屋后种花草、蔬菜;中青年们喜欢上网、玩微信;孩子是一家人的小“太阳”,全家人都得围着他转……。我和这些“小太阳”比童年,真是天差地别啊!看周围的村寨,离陇把街一公里的勐岳洞,一座座高楼荫隐在绿树从中,菜园、猪舍错落有致;青石板铺成路面既整洁又美观。唯有楼房白墙上穿着景颇服饰的画像 ,才让人恍然大悟—景颇寨。若随意走进一户人家 ,主人热情好客地请你喝自酿水酒、品尝火烧干巴、竹筒饭……往前穿过“月光下的凤尾竹”,最吸引眼球的是金碧辉煌的装房 周围呈现井然有序的庭院楼房、别墅。无论进谁家 ,傣族人民热情款待:蚂蚁蛋、酸扒菜、撒撇、杂菜煮螺蛳等等 可以大饱口福啰。</p> <p class="ql-block">陇川是个多民族的地方 ,不仅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而且,教育、商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p><p class="ql-block">记得我小时候,七天赶一次街,有五分钱就高兴得跳起来 ,家里也买不起水果。现在呢 ,想吃啥,每天都可以买到。小卖部、商店、超市里服装、日用品、各种美食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陇川各方面硕果累累,怎能离开教育?</p><p class="ql-block">记得八十年代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五十多人的班里,一两人考上二本,三、四人考上专科,就是顶呱呱。随着时代发展,教育被重视 多年师生拼搏奋进 ,如今莘莘学子有考上省内外二本、一本院校,有考上名牌大学、公派留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美丽旳地方……”,勐宛 陇川 ,我美丽 富饶的家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