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好游玩,率弟子参观永乐村礼部尚书李端棻陵园及水田村唐将军陵园等记录

贵州康煜邦(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清礼部尚书李端棻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端棻墓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松山小阜半坡上,坐西向东,封土直径11米,高2.5米。墓前石碑刻“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显考李公字苾园之墓”。1987年该处被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贵阳市人。清同治二年进士,历任学政、刑部侍郎、礼部尚书之职。“戊戌变法”的支持者,失败后被流放新疆,中途被放回贵州,主讲经世学堂,著有《苾园诗存》一本,善书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墓地概况: 李端棻于1907年卒于故里贵阳。其墓坐西向东,圆形土堆墓,封土直径10.4米,高1.9米。墓碑红棉石质,碑高2.05米,宽0.93米,厚0.22米,赑屃托碑,惜头部已毁,仅存残身。阴刻行书: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显考李公字苾园府君之墓,宣统元年闰二月榖旦,男葆忠、孙性良、心良、志良奉祀。墓碑有檐盖,左右两侧有阴刻行书石柱联:“苍松翠柏千年邑、知水仁山万古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7年5月,贵阳市文管会将此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端棻见证了晚清“戊戌变法”的全过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墓地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物简介: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叔父李朝仪教养成人。20岁补博士弟子员,29岁中进士,入翰林,选庶吉士,授编修,擢内阁学士,为大学士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重。因文学而受清同治、光绪两朝知遇,历任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主考广东乡试时,十分赏识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超,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与梁结成亲密的郎舅关系,并与戊戌维新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后迁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仓场总督。甲午战败,他痛感中国国势孱弱和实用人才乏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奏请改革专习考据、词章、帖括的旧式书院,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在首都设京师大学堂,各省的州府县遍设各级学堂,开设外文、算学、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和外国历史;还建议设藏书楼(图书馆)、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李端棻的这一奏请,旋即被总理衙门审议通过和光绪皇帝降旨允准,并于两年后逐一付诸实施,为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敲响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丧钟,拉开了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端棻从政后,敢于维新,敢与顽固派斗争,他的维新思想还影响和启迪了流寓京师的贵州籍人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著名的“公车上书”时,贵州举人纷纷参加,现存的603人名单中,贵州竟有96人,几乎占六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前,李端棻向光绪皇帝密荐康有为、谭嗣同,称其“堪大用“。变法时,李端棻积极参与,梁启超说,当时“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这一人,就是指李端棻。光绪帝将其破格擢任为礼部尚书,大力推行新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戊戌变法”即“百日维新”运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而告失败,光绪皇帝被软禁,当了两个半月礼部尚书的李端棻则被革职流放新疆,中道滞留甘州。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赦回原籍贵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端棻回原籍后第二年,贵州巡抚聘他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当时,学堂在贵州出现不久,仍保持着书院的月课制度。李端棻觉得,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萌芽新政要推行”,自己有责任充当西方新学的传播者,就慨然以奖掖后进,开通贵州风气为己任。他在主持月课时,以《卢梭论》、《培根论》命题,阐发西方民权、自由思想,将卢梭与中国的孔子、孟子相提并论。学生闻所未闻,哗以为怪。他耐心讲解,并向学生传阅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书》。讲课之余,他又在贵阳王家巷(今勇烈路)私宅,招集学生讲学,介绍西方的学术思想,如孟德斯鸠的三权鼎立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等。李端棻是清末向贵阳人民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第一人。李端棻的行为,遭到当时贵阳守旧的士大夫的诽谤,未及一年,他即离开经世学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他联合士绅于德楷、唐尔镛、任可澄、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至雪涯洞,改设为贵阳中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这所学堂改称通省公立中学堂。1908年,该学堂迁入河神庙新址,这就是今天贵阳一中的前身。他年过古稀之时,步覆艰难,仍时而由人搀扶巡视贵阳各学校,并尽力捐款助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17日,李端棻在贵阳逝世,终年75岁。他自己没有儿子,从弟端榘子葆忠嗣,由继子李葆忠将他葬于贵阳大关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端棻遗有《苾园诗存》一卷,载于1949年版《贵阳文献汇刊》第五期。这集子收集了他的诗约百余首,主要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数年间写的,少数几首是旧作,由他的表弟何麟书记录提供。这些诗都是七言律诗,多是感时抒怀、咏物、记事、酬答之作,是他人生最后几年的生活写照。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历尽坎坷,但政治思想仍然趋向维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李端棻墓·贵州省文化厅 [引用日期2012-08-1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清代名人李端棻墓·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7-05-3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李端棻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将在贵阳举行 ·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7-05-31]</p> <p class="ql-block">中国近代教育先驱——李端棻</p><p class="ql-block">文/中国社会科学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弘扬近代教育先驱李端棻先生的教育思想,2018年,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成立,在南明区永乐乡永乐二中内,还设立了李端棻纪念馆。每到清明时节,不少学校会组织学生去李端棻墓扫墓,缅怀革命先烈……对于贵阳人来说,为近代教育作出诸多贡献的李端棻先生并不陌生。</p><p class="ql-block">  李端棻,贵州省贵阳市人,清末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戊戌变法领袖、北京大学首倡者。</p><p class="ql-block">  1833年,李端棻出生于贵阳勇烈街李宅。因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学习上得到舅父何亮清教诲;初学有成后,随叔父李朝仪继续学习。李端棻勤奋好学,学业精进,1862年顺天府乡试中举,第二年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872年,李端棻出任云南学政。当时云南政局不稳,文教事业凋敝,他跋山涉水,足迹遍滇,认真考核各地生员,经多方促进,使得云南文教事业大有振兴。</p><p class="ql-block">  1889年,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阅卷时,梁启超以“熔经铸史”的文笔应答考题,受到李端棻赏识,不仅录取了他,还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他为妻,成就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李端棻一直致力于振兴文教事业,为国家培养、选拔优秀人才,1896年,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奏请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首都设京师大学堂,即如今的北京大学,省府州县设各级学堂,开设外文、算学、天文、地理、外国历史等课程;还建议设藏书楼(图书馆)、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等。李端棻这一奏请被光绪皇帝降旨允准,付诸实施,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戊戌变法失败后,李端棻被流放新疆,充军途中遇赦,于1901年回到贵阳。1902年,李端棻与友人在贵阳次南门外创办了贵州第一所师范学校——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现在的贵阳学院)。1905年,李端棻联合贵阳士绅将设于贵阳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址,并改名贵阳中学堂,也就是现在的贵阳一中。</p><p class="ql-block">  1906年10月,李端棻与唐尔镛等人发起成立贵州教育总会筹备会,推动了贵州近代教育的发展。据民国《贵州通志》记载:1902年到1910年,贵州全省共创设各类学堂683所;其中小学堂655所,中学堂6所,师范学堂及师范传习所10所,实业学堂3所,高等性质学堂6所;此外还有军事性质的武备学堂等。</p><p class="ql-block">  1907年11月,李端棻在贵阳逝世,终年75岁,继子李葆忠将其葬于贵阳大关口,今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境内。</p><p class="ql-block">  纵观李端棻一生,虽历经风雨,为局势所困,但他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戊戌变法失败,却启蒙了民众思想,推动近代社会进步;在他努力下建立起来的学堂,也为我国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人才,推动了社会发展,值得后世所铭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吴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p> <p class="ql-block">贵州新学领路人李端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青 钟子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端棻(1833-1907),字苾园,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人。政治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首倡者、戊戌变法主要推动者、堪比庐陵的教育家、贵州新学领路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云南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刑部侍郎、仓场侍郎、礼部尚书等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二十七年(1901),赦免返乡的李端棻已68岁。1903年4月25日的天津《大公报》载:“又云闻原任仓场侍郎李端棻,因戊戌被谴,现已回原籍,介然一身,清苦异常,并闻前曾函致其各门生之爲京官者,恳集资助之言,颇凄楚云。”回到家乡的李端棻已是一无所有,生活清苦。但他依然有很高的声望,不仅得到地方民众的景仰,更得到地方官员、士绅的敬重。他主讲经世学堂,撰写《普通学说》,领导地方士绅创办新式学堂,壮心不已。他是坚定的维新者,以宣传新思想、推动维新变革为己任,屡挫屡行。在去世前不久还给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去信说:“我虽年逾七十,志气尚如少年,天不死我,犹将从诸君子之后,有所尽于国家矣”,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毕其一生之力。从1901年返乡到1907年辞世,李端棻在生命的最后六年,为宣扬新学、推行新式教育积极奔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是贵州新学领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讲经世学堂 传播新学开民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01年,刚回到贵州的李端棻立即得到时任贵州巡抚邓华熙的关照,力聘他出任具有维新传统的经世学堂山长。经世学堂的开办可追溯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端棻所上《请推广学校折》,奏请在全国各省、府、州、县设立学堂。贵州学政严修率先改革学古书院,中学西学并重,增设了算学、英语等课程。光绪二十四年五月(1898年7月),贵州巡抚王毓藻奏请将学古书院改称经世学堂,增设了全新的格致课目(物理与化学)、《中西算学大成》《微积须知》《形学备旨》(几何)《八线备旨》(三角),以及《万国公法》《读西学书法》《盛世危言》《海国图志》等,是贵州第一所新式学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二十八年(1902),李端棻主讲经世学堂,淡泊名利的他拒绝了“山长”的头衔。他仍坚持自己的维新主张,以“开通风气、推行新学”为己任。他的教学是全新的近代思想、人文教育,月课以培根、卢梭诸学说命题。讲课之余,他在王家巷私宅召集学生讲学,介绍西方的学术思想,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赫胥黎的天演论等。此时的贵州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对外界的维新浪潮知之甚少,难以理解维新思想。李端棻的行为不被守旧的封建士大夫理解,贵阳街头开始出现攻击诽谤他的诗,“康梁余党至今多,请尔常将颈子摩;死到临头终不悔,敢将孔孟比卢梭。”虽然推进新学困难重重,李端棻仍旗帜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所畏惧。他作诗言志,指出“政策群谋胜独谋”,慨叹“千年压制少人知”“奴隶心肠成习惯”,表达自己坚定不移传播近代思想、推进近代教育的决心,“山有愚公定可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守旧者们的声音掩盖了李端棻发出的新思想的声音,他们用各种方法阻止李端棻继续传播和推行新学。不到一年,李端棻辞去了经世学堂讲习之职。但他仍初心不改,活跃在贵州的政治、教育舞台之上,期待贵州后辈英才崛起,他日能得睹现代文明之实现。李端棻作有一联表达自己的这一愿望:</p><p class="ql-block">我犹未免为乡人,甫邀恩命释回,莫补前愆,敢谓藐躬堪表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不必贤于弟子,所愿英才崛起,突超先辈,庶几垂老睹文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撰写《普通学说》 启蒙贵州学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贵州地处偏远,推广新学困难重重,但李端棻注意到多数家乡士子并非不想学习新学,只是因道路阻隔、信息闭塞,没有获取新学的途径,从而导致“人民知识之程度最低,学者多不知‘普通’为何?遑论其他乎?”他认为普通学是新学的基础,因此决定撰写一部向贵州民众普及普通学说课程的书籍,“竭其所知,与为学诸君共求进取之途”,以此培养出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有用人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通学说》是李端棻撰写的经世学堂讲稿,全书约一万字。在《普通学说》中,他指出,普通学是“为学之最初一步”,是学习新学的基础。李端棻认为要进行维新启蒙,首要工作在于怎样定课程,“起点如何定课程”。《普通学说》列举了普通学的16门课程,包括“算术、几何、代数、中国地理、中国历史、外国地理、外国历史、地文、地质、理化、生理、博物、政治、法制、经济、伦理”。学好普通学后才能学习专门课程,“不明普通学,不能学专门,欲求专门之大成,则普通学之程度亦须随之而高”。他介绍了一些学好普通学之后学习的课程,“如哲学、宗教、心理,国家社会或未普及于学校。至如农工与商,又为实业之学,其本亦在博物、理化、经济之中。自此之外悉为专门之学,实业与专门皆普通学成后之一步,故不繁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值得注意的是,李端棻在《普通学说》中取消了经学,因为他认为经学作为“穷理之学”,非此时国家所急需。他在《普通学说》中指出读书分两种:“一救时,一穷理。救时者,学成即以致用也;穷理者,毕生优游于一学之中,穷其已发见者,探其未发见者,以增进人类之智识”。“穷理”的目的是要胜于人,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但当今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时,所急需的是能够赶上他人的“救时之学”,“断不可缓,亦不可少”,而“穷理之学”并非此时国家所急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设经学课程,在当时的中国来讲,是极其激进的。即便京师大学堂,乃至遍设各地的各种新式学堂,经学都是基本课程。陈寅恪先生认为清光绪朝的维新运动,维新人士可分为激进和稳健两派,李端棻属激进派,而陈宝箴属稳健派。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通学说》是贵州近代教育的奠基之作,“对新学在贵州的传播及其本土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创办新式学堂 引领贵州教育近代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端棻是最早正式向朝廷提出系统变革近代学制之人,在《请推广学校折》中,他建议:“自京师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省、州、县学选民间俊秀子弟年十二至二十者入学……省学选诸生二十五年以下者入学……京师大学选举贡、生、监年三十以下者入学。”这推动清政府“有意引入近代学校制度,建立全国规模的从小学堂到大学堂的近代学校体系”,奠定了中国近代学制变革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章程,但未能付诸实施。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得以施行,即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癸卯学制》的推行,直接导致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中国教育实现了“从传统精英政治教育转向近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贵州的李端棻身体力行,积极推动贵州教育的近代化。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李端棻支持于德楷、乐嘉藻、李端楘、李裕增等发起创办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是贵州第一所师范学堂。据《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学规》,学堂的课程包括“东文、物理(即格致)、化学、博物学(动物、植物、矿物)、万国历史、中国历史、万国地理、中国地理、地文学(兼天文)、生理学(即全体)、算术、代数、几何、法制学大要、国家学大要、经济学大要、国际公法大要(即交涉)、教育学、体操术、图画学、课外讲演”等。学堂教材皆经日本编订,聘任日本教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三十一年(1905),李端棻与贵阳士绅于德楷、任可澄、唐尔镛、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到南城的雪涯洞,改为贵阳中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正式开学。因为所招学生并不限于贵阳一府之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更名为“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学堂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品行、读经讲经、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理财、图画等十二门”,采用的教科书是其他省份编印的教科书或用教员自编的讲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三十一年(1905),贵阳公立师范学堂举办三期后停办,前公立师范学堂学生、李端棻之养子李葆忠与同学李德晖、孙济宽、尹克襄、李良佺等,一起创办贵阳自励中学堂。李端棻一如既往支持新学堂的创办,欣然应允担任国文教授。学堂各学科仍聘前师范学堂教员,其中包括日本教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筹备贵州教育总会 普及贵州新学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三十二年(1906),贵州学务处设立。同年夏,贵州学务处改设为贵州学务公所,聘李端棻、唐尔镛、华之鸿、任可澄、赵以炯等人为议绅。继而李端棻与唐尔镛、华之鸿、任可澄等官绅发起成立贵州教育总会筹备会,致力推动贵州近代教育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历史学家、贵州人张朋园认为,近代贵州教育的发展,“幸得学政严修主持创办经世学堂于先(光绪二十二年),乡绅李端棻广设学堂于后(光绪三十一、二年),思想渐次输入,人才始起”。据张羽琼统计,到辛亥革命前,全省共开办各类学堂850所,其中,小学781所,中学15所,师范学堂及师范传习所31所,实业学堂13所,高等学堂10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17日),李端棻辞世。临终前数月,虽已年逾古稀、步履维艰,仍由人搀扶巡视贵阳各学堂。临终前一日,他谆谆嘱告子弟出资捐助学堂经费,并把自己一生的微薄积蓄全部捐了出来。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说:“及其临殁前日,犹谆嘱子弟出资,捐助学堂经费。又念尚节堂为风化所关,亦令子弟措资捐助。其系心公益,谊笃桑梓,乡人士至今犹称颂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文系2023年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黔学”重点学科建设(ZDXK202303)阶段性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