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读后感

逍遥

在平遥中学老三届微信群内,有一位十分活跃的群管——李天增,在校友群内发征文启示,在编辑群内负责图案设计,在摄影群内开展摄影比赛、在书法群内组织作品展览,在晚芳诗社时有唱和,在文娱群内策划文艺演出、绘制海报,真可谓活力四射。 认识天增兄是2020年11月的平遥中学老三届校友联谊会上,他作为主持人仪态庄重、举止儒雅,处处显示出从容、干练的主持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后,我逐步参与了各种校友群的活动,和他的接触渐渐增多,但对于他多才多艺的技能是如何形成,一直好奇,直到近期阅读了他的新作《艺术人生》一书后,才有了答案。 《艺术人生》是天增兄自传体回忆录,是按他的人生经历:学校、军营、国企、民企、美协、社团等阶段而划分,由于一直从事画画、写字、摄影、设计、编辑等艺术工作,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所以是当之无愧、不懈追求艺术的人生。 《艺术人生》封面 作者简介 目录 赠书留念 <b> 一、天赋和执着</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艺术是需要天赋,需要热爱和悟性,但成功的关键是执着和勤奋。<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天增兄于1946年出生在山西省平遥县东泉镇,母亲是珠宝行掌柜的千金,爱好女红,擅长描画和刺绣,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画画;三四岁又跟着爷爷写毛笔字,而且,有模有样,由此奠定了他热爱艺术的人生追求,并矢志不渝、终身奋斗。<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小学期间,他就显露出写字绘画的天赋,经常为学校和生产队出黑板报。到了高中阶段,凭着书画才能当选为学生会宣传委员,还代表平遥中学负责在城内的闹市区出墙报宣传。<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中学时代作品 1968年他在校应征入伍,由于绘画才能被领导赏识,从连队抽到营部,后又调到师部电影放映队画幻灯片,还在师部文工团负责舞美创作。期间,有幸得到了天津美术学院两位教授和中央戏剧学院舞美老师的悉心传授,美术基础、绘画技艺和舞美设计得到了专业提升,加之,自己勤学苦练,大胆实践,十一年的军营生活,为他一生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部队放映队 军营素描 幻灯片 从部队转业后,他来到了国营介休纺织厂,从电影队长到厂工会宣教部长,三十年里,为推动企业群众性文化活动,出谋划策,精心组织,培训骨干,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在美术创作、文艺期刊、摄影比赛、文娱演出等方面成绩突出,为企业赢得了荣誉,自己的创作也进入高峰期。他的画作在省内和全国展中,收获了众多的奖项。为了提高摄影技能,他参加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的学习,许多作品在各级摄影展和报刊杂志上发表。 油画作品 油画《雨》 摄影作品 水粉画作品 编辑的企业刊物 <p class="ql-block"> 在国营企业改制转型的大潮中,他凭借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华丽转身,进入民企广告公司任艺术总监,投身于室内外装饰、广告宣传、环境规划、市政设施等设计工作。期间,自学并考取了高级设计师的资质,为繁荣介休旅游事业,为推动当地城市的现代性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p> 广告画 为县政府设计的当地名人磁盘礼品 景区规划图 设计的介休城市地标性雕塑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组建了介休县美术家协会,担任了首任主席,而且一干就是16年。不仅为当地培养了人才,活跃了协会创作活动,还倡导组织了十五个县市的“山西中部美术作品双年展”,并延续至今。2011年《李天增写生画展》在山西美术馆举办,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山西省美协主席评价他:“是一个勤奋刻苦的画家,是一个阅历丰富、学识很高的人,不仅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而且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美协领导。” 2005年在介休举办的个人画展 山西中部美术作品双年展 2011年在太原举办的个人画展 退休后,他不忘奉献余热,又积极参加平遥中学老三届校友群等社会工作,作为群管,热心公益事业,处处以身作则,为了编辑出版系列图书,不辞辛苦,为活跃老同学的晚年生活,千方百计,奉献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受到了校友们的由衷赞扬。 余热生辉 筹划唱片博物馆 出版的学术研究书籍 爱好书法 书法作品 艺术是相通的,只要有悟性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由画画起步,到舞美、书法、摄影、装饰、广告、编辑,一路走来,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贯穿其中的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是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永不停步的执着攀登。正如他指出的“学画的秘诀是什么?持之以恒……只要有乌龟的精神,必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b> 二、生活和艺术</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天增兄是老三届中的老高三,本来最有希望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却因那场动乱破灭了“科班梦”。然而,他又是幸运的,他热爱艺术,富有天赋,而且,他所从事的事业,都与艺术有密切的联系,能够把爱好和事业统一起来的人,最有希望成功。他始终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信条,扎根基层,苦练基本功,在大自然中捕捉灵感,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感动和激情,提炼时代的“精气神”,紧随改革开放的大潮,“踏浪而行,激流勇进”,成为与时俱进的弄潮儿。他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史。<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生活中找素材 劳动者的风采 反映新时代 用心灵去体验 扎实的基本功 成果丰硕 摄影作品 旅游抓拍 美轮美奂 <b>三、才能和奉献</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自视有才的人,往往清高,表现得不合群。而天增兄却低调、内敛,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在担任老三届群管后写道:“过去为国家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是先进就是好党员,如今为群工作也一样,不减半分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20年到2024年,四年时间里,平中老三届编辑出版了《芳华岁月》和《平遥历史故事》共六本书籍,作为副主编,他负责具体的编辑、美工、插图、设计封面、封底等繁杂事物,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他从网上找资料,去实地拍照片,力求图文并茂,还原历史。工作忙时,忘记吃饭是常事,经常熬夜到半夜三更。前年还经历了大手术,病刚初逾,就迫不及待地继续工作,真有点“拼命三郎”的气概。请不要忘记,他可是一个年逾古稀之人。为了一个民间的校友群而如此兢兢业业、义务奉献,其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可窥一癍。<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芳华岁月》回忆录 《芳华岁月》续集上下册 《平遥历史故事》上中下 为各群设计的活动片头 由于我对艺术缺乏专业的理解,因此对天增兄的艺术成就不宜妄评,但通过捧读这本书,你会了解到“钢铁是怎样练成”。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他认为:“艺术从生活中来,没有生活可以说就没有艺术,写生是汲取艺术营养的一大途径”。他从部队开始一直坚持外出写生,在鲜活的大自然中寻找光彩和灵感;他在企业工作,把眼光关注于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挖掘富有时代感的人物形象;他搞广告设计,不是单纯地考虑局部利益,而是兼顾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他爱好摄影,至今每天坚持外出采风,在光影和反差中记录身边的美好。我相信他永远不会停止奋进的脚步<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艺术之路常青 <p class="ql-block"><b> 正是这样的格局、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勤奋、这样的执着,塑造了他不懈追求、活力四射的艺术人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