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赤峰地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重要走廊,素有“北方要塞和北大门”之称,广袤的土地上养育着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历史上,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各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是北方少数民族能征善战的舞台,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夏家店文化等。滚滚东去的西拉沐沦河,奔流不息的老哈河,见证了赤峰的悠久文明,也见证了赤峰的倍受屈辱。当历史再一次翻到1932年一1945年,饱受日伪黑暗统治的赤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广大地区,一场波澜壮阔的感天撼地的反对殖民统治,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人间正剧,正徐徐拉开雄壮的大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日军攻占热河赤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用武力侵占了东北,并把矛头指向热河,企图建立东北4省及蒙古的中国伪政权,并伺机占领平津。民国十七年(1928年)热河省刚刚建立,省会为承德市,是关外东四省之一,辖15个县和昭乌达盟、卓索图盟的20个旗。文中所指赤峰地区,为广义上的赤峰市区和昭乌达盟、卓索图盟200人口的广大地区,包括扎鲁特旗左右旗、开鲁县①等。</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日军进攻赤峰主力为第六师团的茂木谦之助骑兵旅团,该部经辽西进入赤峰。此为该部在通辽、开鲁的一组照片</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2年1月,日寇占领锦州。3月,伪满洲国成立,日伪声言热河应并入其管辖范围。1933年2月17日,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发布进攻热河的第四七三号作战令,决定发3路10万之众占领热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一路即北路:为关东军第六师团,含十一旅团、三十六旅团,师团长为坂本政右卫门。同时临时配属给第六师团指挥的还有混成第三十三旅团、骑兵第四旅团。骑兵第四旅团,管辖第二十五、二十六联队,第四旅团长为茂木谦之助(简称茂木)。北路伪军有:伪洮南军张海鹏部1.2万人、护国游击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山东匪首刘桂堂部(刘黑七)1万人②、伪兴安定国军军长程国瑞第二军7500人、通辽钱家店伪兴安南警备军扎赉特王爷巴特玛拉布部。北路敌伪主攻方向为热河东部、北部。该部敌人又分2个进攻路线:一支由朝阳方向进犯赤峰;一支由开鲁、绥东、阜新方向进犯林西、多伦、赤峰、围场。骑兵第四茂木旅团主力任务是由通辽向西南迂回,经东来、东明、八仙筒、白音塔拉、奈曼旗、红山镇、哈拉道口、安庆沟进攻赤峰;茂木旅团第26联队的1个小柳津中队任务是从通辽向西,经开鲁从北侧迂回攻向天山、林东、大板、林西,然后左转向南,经十二吐,过西拉木伦河,由五分地、乌丹,迂回至赤峰以北,策应旅团主力进攻赤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路即中路。关东军第八师团,师团长西义一,包括步兵第四旅团、第十六旅团,及临时配属八师团指挥的十四旅团、三十三旅团。伪军独立一旅李寿山部2500万人等随中东路行动。西义一率领第八师团主力由辽宁锦州出发,沿着锦州至承德一线,经北票、朝阳等地,最终向承德方向进犯。期间第八师团一部随第七师团、第十四师团及骑兵第四旅团经凌源、平泉向承德进攻。此外,在长城一线驻守的第八师团另一部则与驻山海关日军守备队组成一个队,由古北口北上并直接进犯承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三路即南路。主要为日军十四混成旅,旅团长为服部兵次郎,由伪军一部配合。南路的任务是进犯凌源、承德,攻占山海关、息峰口,迂回包抄热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几乎同时,伪满州国政府发布讨伐热河声明,任命伪宰相张景惠为讨热总司令,任命伪匪首张海鹏为前敌总司令,日伪军侵占热河及热河保卫战由此打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伪军调兵遣将,势在必占热河。国民政府紧急调动兵马,誓言保卫热河。蒋介石令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专司热河防务。1933年2月12日,张学良再以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职务,组成榆关热河战斗序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学良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3个军团,包括第一军团总指挥于学忠的庞炳勋四十军、于学忠五十军;第二军团总指挥商震部的商震三十二军、何柱国五十七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宋哲元部的宋哲元二十九军、万福麟的五十三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由张作相担任,下辖4个军团和1个军,包括第五军团总指挥汤玉麟部的汤玉麟五十五军、孟昭田的骑兵第二军;第六军团总指挥张作相部的孙殿英四十一军、冯占海六十三军;第七军团总指挥傅作义部的傅作义五十九军、李服膺六十一军;第八军团总指挥杨杰部的徐庭瑶十七军、萧之楚的第二十六军;东北军王以哲部的六十七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学良、张作相集团军赤峰一线的防御用兵是:万福麟部5个旅守备赤峰一一建平一一朝阳一线北;汤玉麟部6个旅守备赤峰一一建平一一朝阳一线南。其中:汤部董福亭三十八旅守朝阳、凌源,汤部富春三十一旅守围场、丰宁,汤部崔兴武十七旅守开鲁,汤部石文华部十九旅守赤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石文华部按要求于2月21日又调整为守备天山、林东,并随时驰援崔兴武守十七旅防守开鲁,造成赤峰城内空虚。为此,张学良、张作相急调西北军四十一军孙殿英部5700人进驻热河,负责驻守赤峰红山一线,辅助守备赤峰一一朝阳一线。孙殿英将四十一军一一七旅担任乌丹防务,一一八旅和一一九旅分别在围场和凌源一线,作为后援和接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时从黑吉辽退到通辽、开鲁的抗日义勇军部队很多,如吉林抗日义勇军冯占海部六十三军;黑龙江马占山抗日义勇军邓文部;东北抗日救国会高文彬部的辽西蒙边自卫军李海山、刘震玉部;辽西抗日义勇军十七路军李芳亭部;黑龙江马占山部的李海青(李青山)部;马占山部的张玉廷部等。义勇军这些武装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央军、东北军协防热北、热东。据权威统计,张学良牵头的热河保卫战,国民政府动用中央军、东北军暨正规军12万多人,动员吸纳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等地义勇军8万多人,总兵力达20万之众,在人数上是进攻热河之敌的一倍多。</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义勇军誓师大会</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3年2月21日,日伪军10万人从锦州岀发,兵分三路向热河进犯,北路很快侵占了通辽。同日,第六师团主力及第十一旅团一部,配以匪军骑兵500多人,在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指挥下,向热北重镇开鲁发起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开鲁守军主力是东北军热河汤玉麟部的骑兵第十七旅。大敌当前,十七旅旅长崔兴武初期亦积极抗击日军进犯,在道德营子、舍伯图连挫日军。但他又认为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必须做着两手准备:一方面他利用义勇军抗日却不准抗日义勇军进开鲁城休整补充弹药;另一方面他暗地里与日本特务联系,寻求自保。就在日军进攻当晚,日伪军向大树营子抗日义勇军刘震东部发起偷袭,被刘部击退。22日,日军复以飞机10余架轮番轰炸开鲁,并不断进行炮击威胁。义勇军刘震东(辽蒙高文彬部)、李海青(马占山旧部)、张玉廷(马占山、苏炳文旧部)等部奋起反抗。由于崔兴武十七旅消极抗日,使无空中支援又无重武器的义勇军各部均蒙受重大损失。无奈,义勇军余部2000余人被迫退出防御阵地,由开鲁南转移到赤峰街,加入了孙殿英部序列继续战斗,义勇军基本撤离开鲁,以十七旅的实力独立难支。这时,日军对开鲁的攻势更进一步加紧,一方面派遣特务人员极力诱降十七旅;一方面派飞机狂轰滥炸开鲁县。日军飞机刚飞入开鲁上空时,老百姓因为没见过飞机,不少人站在屋外或街面上看热闹,有的警察还以为是中国飞机,在地面上摇旗表示欢迎。当炸弹轰鸣,飞机向下扫射时,人们如梦方醒,纷纷逃避,许多人避之不及,炸死不在少数。日军侵占山海关,开鲁县更加告急。十七旅旅长崔兴武派李守信与日军谈判交涉,欲把部队上次击落的日机上的机枪、电台以及被俘人员送到长春作为交换,以换取好处。1933年2月,崔兴武派团长李守信到通辽与日本特务机关谈判,后又到长春谈判。结果是:关东军为彻底征服十七旅,承诺给崔兴武22万发子弹,15支热河造手提机枪,22支韩林春步枪,另送给崔兴武30万金票(日币),送给李守信3万元天津字中交票。但开出的条件是一条:崔兴武十七旅必须放弃抵抗,率部从开鲁撤军。1933年2月20日,崔兴武征用300多辆马车,偷偷地把自己的家资运往林西。然后他令驻防哈拉毛都、道德营子、卓里克图王府一带的第十七旅官兵全部撤到天山、林东、林西县境内。1933年2月22日,日本侵略军茂木骑兵没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开鲁县城,伪兴安警备军在巴特玛拉布坦率领下、伪洮南警备军一部在张海鹏、王永清带领下随之进占开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军第六师团占领开鲁后,立即多路向西向北进攻:一路沿西拉沐伦河、老哈河经白音套海直攻赤峰;一路经大沁他拉、下洼、新惠攻占建平镇,与东线第八师团会合;一路由日军宣抚使斋滕率通辽钱家店鲍俊卿联队、新投日刘桂堂部进犯天山、林东等。自此,由于十七旅雀兴武与日本勾搭,不战、不和、不降败走开鲁,热北天山、林东、林西大门洞开,赤峰也腹背受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军茂木第四旅团抵进赤峰红庙子一带时,抗日义勇军配合孙殿英部进行了殊死抵抗。2月27日,下洼镇沦陷,日军进抵老哈河畔,热东防线顿时崩溃,孙殿英急调乌丹一一七旅一部驰援赤峰。对于孙部抗日,赤峰县县长孙廷弼率领绅商各界代表和中小学生列队到西门外迎候。28日上午,日军进逼赤峰东郊山水坡一线,与孙殿英部交火。为鼓舞士气,赤峰各界代表在赤峰中学(赤峰三中)礼堂外召开欢迎大会,请四十一军军长孙殿英作抗战演讲。孙很感动,决心誓与赤峰共存亡。誓师大会结束之后,一一七旅二团以2个营的兵力开赴赤峰街东郊水地乡山水坡和红庙子镇沙坨梁底制高点布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承德失守,赤峰再度告急。1933年3月1日,日军逼近赤峰街城区,以飞机、重炮狂轰滥炸,市区大火弥漫,人来车往,混乱到了极点。孙殿英部一一七旅三团在红庙子炮手营子与日伪展开激战。1日下午3时,敌骑兵2个联队攻入建昌营、山水坡等地。是夜,一一七旅二团2个营驰援山水坡,在东沙陀子梁底与敌人遭遇,展开激战。孙部利用夜袭的优势与敌展开搏杀,杀敌数百,打退了日军数次进攻。赤峰老百姓送水送弹药踊跃支援孙部官兵。义勇军首领冯占海率六十三军,以大炮、迫击炮封锁赤峰各城门,孙殿英部官兵则在城内向敌军猛烈射击。至3月2日黎明,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中将见进攻赤峰受阻,亲率快速部队增援赤峰之敌。3月2日凌晨,敌人占领城东沙陀子,以猛烈炮火向城内轰击。至中午12时,孙部退回赤峰市内,准备利用巷战与日军决一死战。 此时,日军已兵临城下,大炮架在城东门外,向三道街轰击,而孙殿英军重炮却仍未到达,守军在炮火上处于劣势。危急关头孙殿英亲自登上东门督战。下午4时许,赤峰城区仍然牢牢地控制在中国守军手中。日军调整进攻部署,迂回到头道街大和洋行(今赤峰制药厂),将房舍炸冲入头道街,赤峰城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赤峰县长孙廷弼眼见城区即将毁于炮火之中,出于保护城区居民及民舍物资安危的考虑,派赤峰农会会长宋子安去孙殿英处,恳请孙殿英部撤出赤峰。无奈,孙殿英含泪率军向西屯突围。下午5时许,义勇军与日军展开巷战,终因守弹尽粮绝,无奈退出城区,赤峰终遭沦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孙殿英部在赤峰退却之后,仍在二道河子一线构筑工事与日军继续激战,直到3月8日下午防线被日军突破,孙部守军才向围场转移。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汤玉麟闻赤峰沦陷后惊慌失措,急从北平、天津征集大批汽车,并扣留前方军用载重汽车240余辆,装载家产等运往天津租界。4日晨,汤玉麟还未见日军踪影,便主动放弃承德逃往丰宁。中午,日军川原旅团128人,兵不血刃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10日,敌又攻占了乌丹和围场,中国军队撤至半截塔、丰宁地区,日军撤回赤峰集结待命,至此,热河地区也全部沦陷,鼓噪一时的热河抗战,仅仅用时13天,就以全部沦陷敌人铁蹄之下而告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日军进攻赤峰、承德的同时,北路日军宣抚官斋藤率领的刘桂堂伪警备军、伪钱家店警备军鲍殿卿联队,于2月24日将崔兴武十七旅从开鲁逼到天山。崔部原有3000人,因一部先行被崔兴武带到林东,余众由李守信负责,包括刘继广、陈宝泉、尹宝山带领二十七团(刘团,即原五十六团)、三十四团(李团,即原五十七团)、四十一团(尹团,即原五十八团)2000多官兵,拒敌于天山城东黄羊洼一线。由于刘桂堂部伪军多采用密集式冲锋,被早已有准备的李守信消灭了600多人,刘桂堂军副师长也被击伤。后来崔兴武来到天山,令李守信率天山部队于2月27日晚向林东主动撤退。此时的石文华十九旅一部迎敌于天山、林东、林西,在日军面前,1500人的部队也不值得一击,也与崔旅一起退入林西城中。3月1日,刘桂堂部占领天山。3月2日,刘部再占领林东。日军开鲁占领军首领小柳匀也于3月2日进驻天山,3月3日进驻林东。至3月4日,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向林西涌来并包围了林西、乌丹。3月5日,即承德沦陷之日,已经被张学良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五十九军军长的崔兴武,深知五十九军大部权力还在傅作义手中,任命令实际是空头支票,崔兴武为求自保,丢下部队不管,辞去旅长一职。十七旅尹宝山、刘继广等团长公推三十四团团长李守信担任十七旅长。李守信上任伊始就率部向日军驻赤峰特务机关长田中玖及占领军小柳匀公开投敌,3月11日,李守信迎接小柳匀部进驻林西县城,热北重镇林西亦沦陷。石文华19旅也率部撤往围场投靠了孙殿英部。一周后伪兴安军调回关东,日军小柳匀部经西拉沐伦开到赤峰。昭乌达、卓索图地区,热河东西南北地区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入侵赤峰的日军官兵竟以骷髅旗引导侵略作战行动</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汉奸张海鹏任进攻热河的前敌总指挥,尾随日军进入赤峰并担任热河省省长。图为张海鹏进入赤峰后与日军第六师团第四骑兵旅团长茂木谦之助在支栋大楼东便门前合影留念</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本来,东北军驻守热河的部队有20万人(含义勇军)。张学良部直属20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就10多万人。另有孙殿英2万多人,商震、宋哲元5万多人,飞机还有22架。而日伪军仅10万人,完全可抵抗一段时间,就连张学良也曾幻想热河保卫战能坚持90天,结果13天就沦陷了(见《张学良传》)。热河抗战失败,一是将介石和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是主因;二是是东北军、义勇军仓促迎战,消极防守,准备不充分,尤其是装备落后(李守信自传讲:十七旅每个士兵只二三排子弹);三是中央军、东北军、义勇军缺乏统一领导,张学良调度无方,中央军消极应战。在热河保卫战中,即没有中央军队的步兵外援,又没有中央军飞机的空中支持,使东北军一接触敌人就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冯玉祥、阎锡山与张学良又积怨已久,部队不听张的调动,个个自保;四是东北军内部如汤玉麟、崔兴武等将领毫无斗志,只求自身利益,没尽守土之责也是重要原因。汤玉麟作为省主席一枪不放,置热河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50万人民水火于不顾,拱手把大好河山让给日寇,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声讨和中国共产党的极大愤慨,也使张学良蒙受奇耻大辱。3月11日,张学良灰头土脸通电全国下野,其职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代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七旅旅长崔兴武在蒋介石、张学良与日本人中间三方买好,谁也不得罪。通辽失守后,他通过开鲁商会会长、汉奸蒋金安多次与日本通辽特务机关长田中玖联系寻求自保。崔还安排手下团长李守信、刘继广与通辽伪兴安警备军首领甘珠尔扎布、日军顾问会面,在投降和抗战上左右徘徊。崔兴武曾指挥义勇军李芳亭部和通辽商团蒋司令及自己手下,在舍伯吐、曹家营子、莫力庙、哈拉毛都同日本人及伪军甘珠尔扎布、韩色旺交过手。1932年春松井清助大佐率40多日军和甘珠尔扎布伪兴安警备军500人,由通辽进犯开鲁时,辽西义勇军李芳亭、辽北蒙边骑兵第一路军司令员李海山和第二路军司令员刘震玉率领本部义勇军,会同崔兴武十七旅一部600人,在开鲁与通辽交界的道德营子附近的沼坨、密林深处设伏,击毙日伪军380多人,其中校尉官30多人,杀死了顾问松井,缴获了炮4门,步枪300多支,堪称一次大捷。崔兴武还曾令部队强攻开鲁东南的卓里克图王府,迫使驻在王府的伪军退去。但不久他就被田中玖买通而又杀害了抗日民团首领蒋司令。有一次崔旅曾经打下一架日机,崔兴武就数次派手下团长李守信去通辽、长春与日本关东军司令菱刈大将、小矶国昭参谋长等谈判,归还日军飞行员,来达到换取22万发子弹、15支热河造手提机枪、22支韩林春步枪目的。另外日本特务机关还暗送崔兴武本人8万银元,条件是只有一个:崔兴武率部立即从开鲁撤军。可见其有奶便是娘嘴脸暴露无遗。在日本人看来,崔兴武或李守信投降,只在朝夕间。后来见日本大兵压境,崔竟弃开鲁于不守,经天山林东往逃往林西,到最后交权给李守信,致李守信公开投敌,最终达到了日本关东军的目标。1933年2月20日,崔兴武派兵抓来300辆车,搬运他的家资往林西撤退,驻哈拉毛都、道德营子、卓里克图王府一带的第十七旅官兵,也跟随崔兴武开往林西县境。在日军围困开鲁时,日轰炸机只炸义勇军和商团住地,却避开十七旅驻军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孙殿英的带领赤峰军民誓死抗日。赤峰城濒临被毁时,赤峰县长为了保护全城百姓的安全,请求孙殿英撤军。但东北义勇军并未撤军,在日军进入赤峰城后,与日军在城内展开巷战,直到弹尽粮绝,才撤出赤峰城。图为孙殿英与蒋介石在一起</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3月2日日本关东军第六师团的茂木谦之助骑兵旅团第二十六联队从敖汉下洼子出发,经东沙砣子攻陷赤峰。此为茂木旅团长(前排居中者)和众敌酋在哈达街杨子斌住宅大门内影壁墙前合影</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日寇的黑暗统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军1933年3月2日占领赤峰并举行了入城仪式。赤峰关东军司令部设在二道街路北的支栋楼内。“七七事变”后,日军大部入关,在赤峰留守的日军番号为“八O四”部队,司令为长谷川三郎,司令部搬到了西大营,也就是今天赤峰的贾营子。除此而外,伪满军敖焘部队驻扎在东大营,即今东园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加强统治,日寇积极培植汉奸、蒙奸。1933春,日伪委任汤玉麟为伪参议府副长兼热河省主席(汤拒绝上任)。反复无常的刘黑七(刘桂堂)投敌后,被日伪委任为伪蒙三路军总指挥,率8000多人充当日本人走狗帮凶。李守信投降后,摇身一变,竟然当上了伪热河游击师司令(日投降后又摇身一变当上国民党热辽骑兵司令)。汤玉麟手下乌古廷,还当上了日伪兴安省警备军司令。还有很多,成为日伪统治的帮凶、爪牙…</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33年3月2日,日军第六师团占领赤峰,这是日军占领赤峰后建立的入城纪念碑。位于三道街与西横街交汇处。碑文由日军第六师团团长坂本政右卫门题写</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宼占领热河后,首先把东北4省划为10省,内蒙古地区又设兴安总署代替蒙政府,含兴安东、西、南、北省,东北4省实际分为14省。而昭乌达地区和西拉沐沦河南的乌丹、赤峰、喀喇沁、宁城,仍用县治名称。1940年,撤赤峰县,恢复翁牛特右旗(治所赤峰),撤全宁县,恢复翁牛特左旗(治所乌丹)。建立敖汉旗(治所新惠)。撤宁城、平泉,恢复喀喇沁中旗(治所平庄)。西拉沐沦北阿鲁科尔沁、巴林左翼、巴林右翼、克什克腾、林西县归伪满兴安西省(治所林西,后迁开鲁)管理。</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在赤峰某处的日本鬼子士兵,头戴钢盔,全副武装,面目狰狞</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寇为加强统治,在各地广置军、警、宪、特机关,对热河人民采取残酷的高压统治。日军占领赤峰后,在赤峰县二道街路北支栋大楼,建立了司令部,后在西郊贾家营子建立了西大营,在赤峰东郊东园子建立了东大营,供日伪长谷川部八O四部队、伪满军敖焘部驻防。同时,林东驻有伪兴安军骑兵六团,林西驻有关东军四七五部队、伪兴安军骑兵三团。各旗县也设有日伪宪兵队,屠杀镇压热河人民。日寇统治时期,警察局、署、所更是随处可见。同时日寇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层层监督人民群众。这些军警宪特和保甲制度,也为日本实行法西斯奴化统治,进而横征暴敛提供了方便与可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9年(伪满康德6年)7月12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某部派7名宪兵到林东街以查密件为由,把全街居民不分老幼病残都集中到伪警察署和街公所两处,逐一审问,若回答迟疑即遭毒打,日晒、雨淋,不准走动,中午不准回家吃饭。如此连续两日,产妇及病重老人被折磨致死者十数人。同年9月,驻林东街伪骑兵团机枪连蒙族士兵,不堪日伪军官虐待,在上士班长聚宝的率领下哗变。10月,被伪通辽军管区招抚后假意安置在阿旗驻防,11月7日,在天山街南门外有17人被杀害。1941年(伪满康德8年)12月,伪满政府颁发《治安维持法》,宣布对所有以变革与否定国体为指导的人都处以死刑或无期徒刑(见《赤峰市志》)”。</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昭和八年(1933年入侵赤峰年)出版了《热河讨伐及热河事情》,许多为 1933年3月2日日军占领赤峰炮击、轰炸、行军、冲锋等侵略行径的照片</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自1940年始到1943年,日军在林西天朝山动用100多民工修筑军事工事。完成7个山洞后,日军又把大部分劳工押至边墙梁等地继续修筑工事,而天朝山只留下30多人搞装修工程。因为劳工中瓦工少,才破例用了当地这30个“泥水匠”。日军撤走后,这些劳工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60年代后期,有位参与建设劳工宗长有,给林西九连庄大队来信说,1943年8月,天朝山的工事装修完时,日军说晚上要“犒劳”劳工。傍晚一位专为日军做饭的朝鲜人,他懂日语,和宗长有关系较好,便偷偷告诉宗长有,日本人说要今天晚上打发劳工“上路”,让宗长有小心,并为宗偷出了两双胶鞋。宗乘人不备,把一双鞋绑在膝盖上,一双鞋套在手上,爬出了铁丝网逃了出去。1969年驻林西部队在沈阳请来1名从天朝山劳工中逃出来的人,协助部队找天朝山日军修筑的工事时,在离天朝山不远的狭沟中找到了2个大坑:1个坑内有30多具无头尸骨;另1个坑内有30多个颅骨。坑内白骨层叠,惨状不忍目睹,这就是当时在天朝山工事搞装修的30多名劳工。据说除2人逃出外,其余全被日军用刀砍死,并将头身分别埋在2个坑内,这就是天朝山惨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吴甲才先生和孙国章先生关于侵华日军在昭乌达盟巴林白音布统(今阿旗双胜红星村)施放鼠疫菌始末的文章介绍,日本人曾在热河多地搞细菌实验,制造了许许多多“万人坑”、“死亡谷”。1942年7月,日本关东军“七三一”部队就在热河巴林白音布统区空投鼠源传播鼠疫,然后进行控制性实验。疫情发生后,他们封村封户,杀死互串人员,烧毁疫区房屋,并把活人拉到白音布统西山根实验基地,在活人身上做各种药物实验,有的穿刺,有的在患处割肉,有的往肚子里灌大量的药水,有的在身上换着部位注射药液。他们怕暴露真相,做完实验的人就被他们秘密地处置了。到了1942年10月份,侵华日军在白音布统搞鼠疫菌实验,历经3个多月,沾满残害中国百姓血迹的日军,带着大量的观察材料和实验数据离开了这里。据不完全统计,白音布统日军施放的鼠疫菌感染死亡人数达800人(其中当地居民400人,其他是外地商人和流动人口),占全城1200人的66.6%。</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第一线。当孙殿英四十一军在赤峰与日伪作战时,赤峰人民群众送粮、送水、送给养、救伤员、运弹药,使孙殿英部大受鼓舞,血战赤峰之日寇7天7夜。全军撤往西郊后,还在猴头沟门阻击敌人10天,在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日寇面前,体现了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中国共产党人王逸伦做了大量工作,是影响四十一军及孙殿英本人重要的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寇占领热河后,中共热北地委首任书记王逸伦,在赤峰一带秘密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地下武装斗争。1937年洛川会议决定创建雾灵山根据地。1938年5月中央令宋时轮、邓华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7月,经中央批准,冀热边特委发动20万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迅速瓦解20多个县伪政权。1939年2月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区委和挺进军,肖克任司令员兼政委。12月以李运昌为司令员、李楚离为政委、曾克林为参谋长的的晋察冀13支队建立,并在第二年改为冀东军分区。1945年5月,成立冀东分委和军分区,李运昌为司令员。后又成立冀热边区党委,在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下,昭乌达地区的抗日斗争,轰轰烈烈开展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承平宁抗日民主政权开始建立,杨雨民、周治国、高桥3人成为核心领导人。他们大力宣传救国道理,千方百计建立抗日联络地点,倾力发展抗日武装,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抗日斗志。承平宁抗日根据地从1943年5月创建,辖区含平泉大部、宁城全部、承德东北部、凌源西南部、建平东南、喀喇沁南部、隆化东部、围场东南部,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100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4年3月初,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第三地区队(简称“三区队”)队领导军事会议研究决定,队伍分成5路开展游击活动。由二连副连长舒殿友和区队干事刘相廷带二排、三排共50余人,向宁城东部挺进。3月11日傍晚,舒殿友、刘相廷率部来到宁城东部的朝宝沟西南沟。夜10时许,一支伪“讨伐队”从朝宝沟马营子方向结队开来。舒殿友、刘相廷立即率部转移,抢上西山。尾追的敌人发现转移队伍的行踪后,队伍往西突奔5里,来到李营子前山。队伍被敌重兵包围,舒、刘2人分头率战士向北继续突围,队伍上了50米高的悬崖。舒、刘2人速交换一下意见,进行简短动员后率先跳下悬崖,30余名战士也毅然跟着跳了下去.……英雄们纵身跳下悬崖后,刘相廷等8人壮烈牺牲;舒殿友被摔成重伤后昏迷不醒;其余人员有的被摔伤,有的被摔昏……轻伤员和摔昏苏醒过来的战士们用石块、乱柴杂草掩埋了牺牲战友的遗体,抬起重伤昏迷的舒殿友,搀扶着继续向北突围,拂晓前来到李营子北沟。在这里,舒殿友停止了呼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高桥是这支十三军分区三区队的队长。高桥,原名高明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在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就读。军校毕业后,正值东北全境沦陷,他对蒋介石国民政府消极抗日政策深感失望,不肯去国民党军队谋职。他结识中共地下党员李楚离(时任冀东区委书记)后,在李楚离的启发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从此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著名的冀东抗日大暴动,任冀东抗日联军参谋。1939年夏,冀东暴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二十八团,高桥任该团一营营长。1942年任十一团参谋长,1943年任冀东军分区(十三军分区)三区队队长。他率队多次袭击日伪军,给敌以沉重打击。1944年3月29日晚上,高桥带领战士准备在夜幕的掩护下向南撤退时,伪警备队从特务口中得知他们的行动方向,立即组织300余名日伪军的讨伐队从八里罕地区出发,跟踪追击。高桥率领战士,来到老根据地——宁城双庙村老西沟,讨伐队追至老西沟后店,并将前往老西沟护送侦察员归来的魏增抓获。魏供供出了高桥带领队伍住在老西沟的情况。于是讨伐队长刘琪带领日伪军从大城子西沟向老西沟一带迂回包围。敌众我寡,高桥便指挥战士们迅速突围。在向戚家大洼方向突围时,刚翻过大洼山顶,区队书记(文书)王汉三不幸中弹负伤。高桥烧毁了王汉三身上携带的文件,背起他在深雪中继续行进。这时,日伪军包围过来,朝高桥和王汉三连开多枪,2人壮烈牺牲。被包围在老西沟的其他战士,经过顽强抵抗,也因寡不敌众全部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1944年2月6日,高桥率领三区队攻入小城子。日伪军重兵扫荡宁城地区,高桥坚决执行命令,率一小部分人坚持宁城地区,于3月29日在八素台(布日嘎苏台)双庙村老西沟的战斗中牺牲。敌人割下高桥头颅悬首示众,但很快被爱国群众抢回</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抗日战争时期,伟大的人民作曲家聂耳曾到赤峰市四家子镇参与前线慰问,由此产生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灵感。《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最初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这部电影正是以长城沿线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为背景的。许多资料记载,正是1933年爆发的热河抗战使聂耳亲历了抗日烽火,了解了抗日军民,获得了《义勇军进行曲》的重要创作素材。1933年2月,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长王化一、政治部长杜重远,率音乐家聂耳、著名电影导演张慧冲等40余人携带枪支弹药、服装、慰问品和摄影器材,赶往建平县的朱碌科镇,慰问抗日将士并进行阅兵。谁知到达朱碌科后情况突变,驻这里的义勇军团长生病,副团长赌气辞职。无奈,第二天车辆只能继续行驶来到了驻有义勇军的四家子镇。阅兵顺利进行,结束检阅后,刘凤梧指挥等候领取补给的义勇军战士唱歌。聂耳等人带着慰问袋,来到队伍前,用云南话问道:“你们用东北话唱的歌词我听不懂。你们唱的是啥子歌?”义勇军连长刘凤梧等人回答:“我们唱的不是傻子歌,是《义勇军誓词歌》”。他从兜里拿出一张《义勇军誓词歌》传单,递给聂耳:起来!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用我们身体筑起长城。前进啊!前进!前进!豁出命来向前冲!前进啊!前进!向前进!杀!杀!杀!这次热河四家子阅兵时得到的《义勇军誓词歌》正是后来《义勇军进行曲》的雏形,成为田汉、聂耳创作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重要的核心素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苏蒙红军进军东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5年8月9日,承担主要突击任务的后贝加尔方面军,从西部穿过锡盟戈壁沙漠,翻越赤峰北大兴安岭罕乌拉山脉,从东至西大军一字排开攻入赤峰北部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经赤峰、通辽等地直指东北腹地。进攻赤峰的苏蒙军有3个集团军和1个集群计4支部队,分别从天山、林东、大板、林西、经棚等5个进攻方向进入。这些部队分别为:东路为苏军近卫坦克笫六集团军、苏军第五十三集团军;中路为苏军十七集军团军;西部为苏蒙骑兵机械化集团军。其中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及五十三集团军先头部队主攻阿旗方向,第五十三集团军一部主攻左旗方向,笫十七集团军主攻林西、右旗方向,苏蒙骑兵机械化集团军主攻克旗方向。在西路,普利耶夫中将指挥的苏蒙骑兵机械化集团军群从锡盟贝子庙出发,越过克旗达里诺尔,经克什克腾旗经棚方向进入,经林西到达赤峰后随主力南下承德。在中路,主要兵力为后贝加尔方面军第十七集团军达尼诺夫中将指挥第的二O九、二七八、二八四3个步兵师,任务是从东乌珠穆旗喇嘛库伦庙出发,经王盖庙进入林西、大板、赤峰、凌源、平泉,占领山海关,彻底切断日本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的联系。这支中路部队从林西的大水菠萝坝和二支坝进入赤峰境内,与从克旗达里诺尔进入的蒙古机械化骑兵集群在林西集结,8月15日从林西、大板到达乌丹。1945年8月12日,苏联红军17集团一部进入林西、大板,13日苏军在林西成立地方治安临时维持会,林东和子章成立维持会。延安解放日报还发表了题为《红军长驱南下进抵林西、突泉》的消息报道。在中部,第十七集团军兵分两路,还有一路从巴林右旗白塔子北塔拉索勃坝和朝鲁坝进入赤峰境内到右旗大板。 在东路,苏军攻占大兴安岭后经阿鲁科尔沁北部的台日黑山达坝、伊图特古尔班达坝和乌兰达坝(今巴林左旗境内,解放前阿旗管辖)3个方向首先进入赤峰北部。东路这支部队主力为克拉夫钦科上将指挥的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下辖的第五、七的2个坦克军又三十六、五十七的2个坦克师,又加上五十三集团军一部,重点负责进攻罕庙、坤都、天山、鲁北、通辽,最后占领沈阳、锦州;在东路还有一路是马纳加罗夫上将指挥的第五十三集团军第二梯队,下辖十八、四十九、五十七军的6个步兵师及1个空降师。该部先头部队经乌拉盖、农乃庙进发,与近卫坦克笫六军一部经天山、林东,进攻占领朝阳、阜新、锦州。该部另一支军队从东乌珠穆旗的新庙出发,经巴林左旗(当时归阿旗管辖)乌兰坝、莫力图坝进入浩尔图、林东,转而攻占大兴、开鲁。赤峰苏蒙军西中东3路大军4支部队有如钢铁洪流涌入赤峰北部。这些部队进入赤峰后,林西和克旗方向部队合为一处兵指山海关方向,左旗、右旗兵合一处,直指锦州方向,阿旗兵力直指沈阳长春方向。其中以东部部队装备最好,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 由于未遇抵抗,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抵至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农乃庙地域,并与第二梯队五十三集团军先头部队会合,10日夜间便登上大兴安岭,占领了阿鲁科尔沁旗北部台日黑达坝(扎阿交界处)。这是第一个进入赤峰境内的苏军部队。11日和12日,第六坦克集团军经阿旗台日黑达坝、伊图特古尔班达坝,全部越过大兴安岭,11日攻占鲁北,而后主力向突泉、通辽进攻,开往长春、沈阳方向。8月18日,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一部,约1个军两个师由奈曼方向进入敖汉旗下洼、宝国吐、贝子府、老府地区,经短期整休后南进。苏军第二梯队五十三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尾随第六坦克集团军一部跟进,于12日进入阿鲁科尔沁旗北部的罕苏木,向阿旗坤都王爷府和查布杆庙街(天山)方向前进。第五十三集团军主力战斗开始后的第二天便从外蒙古集结地出发,在马尼苏木兵分两路,一路翻越大兴安岭伊图特古尔班达坝进入阿鲁科尔沁旗,经罕庙开往查布杆庙街;另一路经彦吉嘎庙翻越大兴安岭莫力图坝、乌兰坝进入巴林左旗,驶往浩尔图、林东。14日后贝加尔笫二梯队五十三集团军达林东,15日至乌丹。16日苏十七集团军3个师抵赤峰市,是夜与三道街日敢死队交火。17日十七集团军步兵第八旅进驻宁城后驶入平泉。近卫坦克六集团军和五十三集团军进入奈曼、敖汉下洼、宝国吐、北票、朝阳。10月底苏扎布里纳斯宁方面军在火车站建苏军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对日最后一战及冀热辽部队解放赤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5年8月10日至1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连续发布了七道受降和进军命令。命令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向敌伪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一定时间内缴械投降。命令各地人民军队积极举行进攻,迫使敌伪无条件投降,收复包括东北在内的一切失地。其中第2号命令指示:“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满敌伪投降,我命令:一、原东北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四、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区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冀热辽军区党委在收到延安总部的第2号命令后,于8月12日在河北省丰润县大旺庄召开区党委紧急会议,研究制定了执行延安总部第2号命令的具体方案,确定部队出兵东北的任务:一是配合苏军作战,消灭东北和热河的日及伪政权;二是收复失地,接管城市,建立人民政权,收缴敌伪武器资财,扩大部队;三是为后续部队和干部开进准备。会议决定成立由李运昌、朱其文、焦若愚、李荒和王亢等组成的中共东进委员会和冀热辽挺进军前方指挥所,李运昌任书记兼司令员。会议还决定,由李运昌率领冀热辽军区部队迅速向热河、辽宁和吉林进发。李运昌率冀热辽军区八个团、两个支队加一个营共13000人,以及四个地委书记、2500名干部,分3路北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是西路。由冀热辽十四地委书记李子光和军分区司令员舒行率十三、十四2个团2000人,出关进入承德、热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是中路。北进挺进热中、热南、热东,由十五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和十五地委副书记宋诚率十一团、五十一团3000人,于8月17日出长城喜峰口,入平泉与苏军会和,向宁城、赤峰、乌丹和建平、凌源、朝阳、新惠挺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是东路。由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唐凯率十六团、十八团及部分地方武装4000人,8月28日出关,在绥中与苏军合为一处,31日收复山海关。9月4日进驻锦州,9月6日抵达沈阳,并与苏军代表赴延安汇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是李运昌司令员率北进二梯队指挥中心,含军区直属队、特务营、尖兵剧社、冀东第十五团、第四十六团和地方干部,共计6000人,迅速向关外进军,9月6日抵达山海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8月17日,冀热辽挺进军的中路军即第十五军分区十一团、五十一团,由分区司令员赵文进和地委副书记宋诚率领,从喜峰口出关,向平泉、赤峰一带迅速出击。进至平泉与苏军会师后,分兵进击宁城、凌源,直抵赤峰。同一天,由永潮生任队长、郝福鸿任政委的迁青平支队300余人,作为中路部队的先遣部队,即时出关,向宽城、平泉、宁城、赤峰方向进发。此日与苏军进入宁城为同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一周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到达热河全境,接收所有日伪政权。1945年6月,宁赤联合县办事处主任张立文和承平宁联合县民政科长李惠友等人随主力部队和迁青平支队到达宁城地区之后,一直坚持在这一地区战斗和工作。1945年8月17日,苏军进抵宁城县地区,张立文等人知道了苏联出兵中国对日作战及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消息后,立即于1945年8月24日,率领周佐君、刘宝玉等人,代表中国共产党,以八路军宁赤联合县办事处的名义,接收了宁城马占城子伪村公所和伪组合,将伪职员遣散,将粮食、布匹等物资,分给当地群众,在当地产生很大影响。8月24日,根据中共热河分委的指示,赤峰市政府和赤峰县政府成立,张立文任赤峰市市长(县级市),李继昌任赤峰县县长。不久,权星垣任赤峰市委书记,陈光任赤峰县委书记(对外称政委)。1945年8月28日,张立文、李惠友等人到平泉,见到了已随十五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所率联队到达平泉的十五地委书记宋诚,受宋诚派遣,张立文、李惠友率30余人去接收赤峰。9月,中共热中地委、热河省第1督察专员公署、热中军分区在赤峰成立。地委书记黄文、专员杨雨民(兼)、区司令员赵复兴、副司令员何挺一。1945年11月,冀热辽中央分局决定,西拉沐沦以北林西、克什克腾、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阿鲁科尔沁旗等划归热北管理,中共热北地委、热北军分区及热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林西成立,王逸伦任热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李望淮为副书记,张盘新为专员,卜云龙为军区副司令员,萧佐汉为组织部长,王纪明为宣传部长,石汝麟为秘书长,苏雷为林西县长。 </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冀热辽军区挺进热北中共方面负责人王逸伦(左二)、赵文进(左四)、宋诚(左五)、杨雨民(右一)与苏军首长马丁诺夫(右四)合影</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盘踞在赤峰地区的日伪人员,见大势已去,如秋风败叶,纷纷溃逃。苏军进至平泉、宁城时,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所部与红军胜利会师。苏军进入赤峰时,王逸伦在赤峰成立热北军分区司令部,收编敌伪人员。其它旗县也陆续成立人民政权。据巴林左旗文史介绍,苏军12日抵达林西,但抵达林东的时间却迟至8月15日,原因是经过“哈林达坝”和昆都冷河的一路军,需要工程兵拓宽坝上的路面和用木材铺垫河底,坦克、汽车才能通行。8月10日,巴林左翼旗公署焚烧文书档案,伪旗公署末任参事官崛田太郎把日伪人员转移到召庙,于12日又回到林东,在家里召开所谓备战会议,把荐任官乌梁海巴音福、巴雅尔,扎拉森,那苏图,以及赋闲在家的和子章,达理扎布,金宝光、仁钦宁布等叫去,面授机宜,妄想借这些人的威望,组织地方武装,为他们的逃跑抵挡一阵。会后,便与日本男子和伪职人员50多人组成的“退避行动群”,向召庙转移;而日本女子数十人,乘坐胶车,在林东兴安西省史迹保存馆主事大内健率领下,向开鲁方向逃遁;驻林东警备军六团新兵大队在日籍副团长町田上尉率领下,携带辎重大车200余辆向本旗南部撤退。崛田走后,和子章立即布署迎接苏蒙军队事宜。伪军警中的抗日力量也与和子章建立联系。14日晚8时许,南撤的新兵大队在蒙古族连长丹参、排长色丹扎布带领下,于敖包毛都王茂林大院前杀死町田等人,其余四散窜逃在野猪沟,黄羊洼等地的其他日本人也先后身亡。25日,从林东逃出的日本妇女,在阿鲁科尔沁旗南部、奈曼旗阿斯吐庙附近,走头无路,集体自杀。据日本东京出版的专门为了寻找日本在华死难人员的《蒙古》小报记载,当时死于巴林左翼旗的人员达109名,失踪2名。阿旗史志记载,驻扎在罕庙的阿鲁科尔沁关东军军曹木村开汽车与残部逃跑时被围歼。阿鲁科尔沁昆都之关东军一部、查不嘎庙逃跑日伪军(四十五团残部)也被消灭或投降。当时,关东军两个营扎在林西北部和阿旗北部罕庙、昆都一带。林西有伪骑兵一旅,阿旗还有伪骑兵四十五团,林东有伪骑兵四十九团。赤峰南有伪骑兵七旅、六旅、关东军一O八师团一部、宁城驻有伪满步兵二十五旅。日伪虽然兵力不少,但军心焕散,已无斗志。虽也有零星抵抗,在强大苏军面前己彻底失去信心。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中路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一部、第五十三合成集团军一部、第十七合成集团军及蒙古机械化骑兵集群一部经林西进抵赤峰。8月16日下午2点,两架苏联红军飞机飞临赤峰上空进行军事侦察。当苏联红军逼近赤峰时,日军中的死硬分子妄图炸毁北大桥、西大桥,沿英金河设防,进行垂死挣扎。苏军进至赤峰西与日军发生激烈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殊死拼搏,日军伤亡200余人,苏军牺牲40人,其中军官7人,士兵33人。赤峰日本死硬分子30多人还组织敢死队,隐藏在三四道街日本人饭店中,向苏军卫戌司令部发起进攻,但寡不敌众,终被全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此,赤峰地区③广大人民,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在党领导下,走向了新的征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万千热血覆黄土,一寸丹心报赤忠。在建党百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六周年之际,让我们铭记赤峰这段不平凡的历史,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去书写赤峰更加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去迎接赤峰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本文应《纪录赤峰》栏目要求完稿于2021年7月,政协阿旗文史委《烽火昭乌达》收录时有所删减。南海出版社《烽火昭乌达》版时第三次修改。参考文献为:《通辽市文史资料十九》、《赤峰志》、《赤峰史》、《热河解放史》、阿旗文史、左旗文史、林西文史、元宝山文史、敖汉文史、《承平宁抗战史》、《李守信自述》、《张学良传》等)</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注释①开鲁县清朝时期属热河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东扎鲁特旗、西扎鲁特旗三旗王公领地。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县后,隶属于热河省赤峰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属热河道,民国3年(1914年)属绥远、热河、察哈尔特别行政区热河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热河行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9日)日军侵占开鲁县,始划入伪满洲国版图。同年5月10日开鲁县隶属伪兴安西分省,为兴安西分省会。1943年,开鲁县隶属伪兴安总省。1946年1月16日,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接收开鲁,隶属于哲里木省民主政府。同年5月,哲里木省政府改制,开鲁县隶属于辽吉区行政公署哲里木盟政府。同年10月25日,中共开鲁县委、县政府战略转移,撤出开鲁县城,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统治开鲁县部分地区。1947年2月27日,开鲁县第二次收复后,隶属于辽北省哲里木盟政府。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哲里木盟由辽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人民政府。1953年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开鲁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4月20日,撤消东部地区行政公署恢复哲里木盟人民政府,开鲁县隶属于哲里木盟人民政府。1969年7月1日,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开鲁县隶属于吉林省哲里木盟政府。1979年7月1日,哲里木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也随之又重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1999年2月撤销哲里木盟改设地级通辽市,开鲁县由地级通辽市管辖。</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②1933年春,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热河时,刘桂堂派部下去东北投靠日伪,讨得了伪满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的头衔,其部队下设有3个军。刘积极配合日军茂木骑兵旅团开鲁进攻军小柳匀,先后攻占了开鲁、鲁北、天山、林东、林西、古原。当日本顾问与刘桂堂欲攻占阿鲁科尔沁旗时,在李守信指挥下,十七旅大部在查布嘎庙街(天山)、林东对刘桂堂部步步设防,步步阻击,在查布嘎东山黄羊洼一线,李守信三十四团、尹宝山二十七团大战刘桂堂,一战就打死打伤刘匪部600余人,重伤其伪副师长。</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③赤峰市前身为昭乌达盟。秦、汉时为燕、东胡、鲜卑之地,隋唐时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明朝时先后属大宁卫、全宁卫、应昌卫和兀良哈三卫,清代赤峰大部分地区属昭乌达盟,民国时属热河特别区,含北部昭乌达盟与卓索图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于热河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度曾划归辽宁管辖,1983年10月撤销昭乌达盟设赤峰市。赤峰一万年前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等出现在赤峰境域的土地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诞生地。赤峰因街区东北英金河东岸的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蒙古语称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原名昭乌达系蒙古语,意为百柳之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