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翻回到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在农村的土地上,活跃着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都是穿布衣、吃粗粮、挣工分,来自于农村,服务于农村的农民教师,也被称之为民办教师或乡村教师。他们一代接一代,一茬接一茬地站在农村的三尺讲台前,为那些如饥似渴的农村娃儿们传授知识,为那个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们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助力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学校就在家门口,村子大的有两所,村子小的有一所。农村的孩子上小学不用出村。没有学前教育,8 岁上小学,农村的孩子都认识回家的路,从来就不用家长接送上下学,更不用担心被拐卖一说。教师不挣工资,挣工分加补贴,每天工分十分加上每月十块二十块的补贴工资,就这样往往也不能正常开支,拖欠教师的补贴是常有的事。</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人本身就是农民出身,上课是教师,下课就是农民。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相比较,总能让人感觉到朴实无华,特别接地气。早晚和星期天,照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多挣点工分。在农村劳动中,也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群中很难让人分辨出来哪个是教师。这样的教师多数都是与乡亲们在一个村生活,不用特意做家访就知道每个学生的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甚至学生家里的大门朝哪边开都了如指掌。他们也能体谅到农村孩子多、劳动力少的家庭生活艰辛、不容易。更能从娃娃们的身上感知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的那股子韧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无障碍,相互间总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知心嗑……</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当承认农村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民办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远不能与城市教育相提并论。就建国初期国家的经济条件,按城市化的标准将教育普及到每个偏远山区,在五六十年代也是鞭长莫及的事情。村办小学和民办教师的出现,无疑缓解了农村孩子们启蒙教育的大问题,补齐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使广大农村孩子们有机会接受到启蒙教育,入学率呈逐年上升。</span></h1> <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顾历史,那些乡村民办教师早已进入耄耋之年,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也都年逾古稀。这些学生中间,虽然不可能人人都进清华、考北大,成为国家之栋梁。受多种原因的影响,他们多数未能完成学业,就过早地参加了农村劳动,成为一代又一代有知识的新型农民。</span>其中有部分人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国家优秀人材,如果没有当时农村启蒙教育做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取得优异的成就那也是非常困难的。</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村办学校取缔了,民办教师迫不得已,离开了心爱的三尺讲台,成了失业人群。进村看不到一群群的孩子们追逐打闹玩耍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村落炊烟日渐稀少,房屋日渐破败,年逾古稀的老人聚在一起晒太阳,这些人都成了农村留守人群,不断的诉说着童年的那些故事。</span></h1> <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中有位年迈的民办教师婉如一尊雕像,独自站在村头的高岗处,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简陋的教室,土墙上白灰抹的黑板,三尺讲台和那些 “淘气、懵懂” 的孩子们,这些都是一个民办教师永远无法抹去的乡愁,很久很久没有人叫他一声 “老师” 啦!</span>课堂应该是他终其一生的职业,老师也是他至亲至爱的称谓。民办教师连同他们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必将载入中国农村教育的史册!</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乡愁与情感幻化成一股铁流,将他铸就成一尊不朽的雕像,和哨兵一样永久地守望在农村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雕像上铭刻着他响亮的名字: “乡村民办教师”。</span></h1> <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感谢作者</p><p class="ql-block">欢迎交流 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