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肇兴侗寨属贵州黔东南黎坪县肇兴乡。</p><p class="ql-block"> 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聚集地之一。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其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亚洲只有两个,除了黔东南另一个是中国·西藏)。𦘦兴侗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肇兴有“侗寨第一乡”之美誉。其建筑风格独特,以干栏式吊脚楼为主,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以其规模宏大的鼓楼建筑群而闻名,寨子五座鼓楼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是侗乡鼓楼之最。鼓楼是侗寨最显著、最耀眼的标志。此外,肇兴侗寨还有风雨桥、花桥等建筑,这些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侗族人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前我曾去过肇兴侗寨。那时,寨子还处于相对封闭的原生态状态。交通十分不便,来这里的人廖廖无及,吃住都不太方便。几个客栈条件十分简陋。我们住的客栈,房间只有一张硬板床,农家被褥,一个热水瓶和一个脸盆。更谈不上卫生间、洗澡什么的。吃饭也没有餐桌,只是店家的小方桌,农家饭菜、农家碗筷。但却是热情纯厚、自然温馨,在随随便便的相处中,有一种轻松与惬意。哪时根本没有什么踩坑、跳坑的这样时髦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印象特别深的是,临走的早餐是一碗鸡丝面,老板娘前一天下午,宰了一只鸡,早上用钢精锅饨好,满屋都是鸡汤的香味。4个人4大碗鸡汤面,满碗漂着黄灿灿的鸡油,鸡油下边是鸡丝和面条,加上细细的葱花、姜米。哪个香味、那种心情,用现在流行的口头禅:那叫一个爽!最后结帐时老板娘说:一共20块,我们真以为是听错了。这时我看到锅里的鸡汤和鸡胸脯肉几乎都快没有了。竟然一碗5块钱,这一碗鸡丝鸡汤面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次我专门留意去寻找那个客栈,却是毫无踪影了。代替的是一条店铺比肩的商业街和晚上闪烁的霓虹灯。</p><p class="ql-block"> 虽然肇兴侗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游客多起来了,食宿条件好起来了,当地人也变得有些精明和不那么木纳。但依然比较安静、纯朴和闲适,那里的侗寨建筑依然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络绎不绝、啧啧称奇。</p> <p class="ql-block"> 这夜色中的霓虹灯,像是深山里的村寨吗</p> <p class="ql-block"> 堂安侗寨与肇兴侗寨相邻,距肇兴侗寨约7公里。堂安侗寨三面环山,一面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站在寨子眺眼望去,视野广阔,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拾阶而上。山腰间的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寨子的中心,鼓楼与戏楼、歌坪形成三位一体,显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征。寨中四通八达,小径曲曲。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寨子中的附属设施还有禾晾、谷仓、水碾、石碓榨油房、鱼塘、井亭、祭萨塘等建筑物,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魅力。从肇兴寨到堂安寨有观光车往返接送游客,有兴趣也可以徒步前往。</p> <p class="ql-block">堂安寨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 传统山寨与新农村现代民居的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堂安侗寨博物馆。堂安侗寨是挪威在贵州资助的4个人文生态保护区之一。博物馆的实物展品就是整个寨子的民居及建筑。十几年前也专门来到这里。当时有管理、讲解人员介绍博物馆及堂安寨建筑的基本情况。这次看到的博物馆却是一派破败荒芜,院子野草丛深,建筑物凄凉无人。让人不得其解。</p> <p class="ql-block">进出寨子的寨门</p> <p class="ql-block"> 去施肥的农妇</p> <p class="ql-block"> 二龙戏珠</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处于堂安寨村中心的瓢井。这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用青石打制成的2尺见方而带把的石头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礅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又从左右凹槽流出,这里的侗家人把这种带把的斗井称为瓢井,因为他的形状如同木瓢。村民们就是日复一日的在这里挑水生活,洗菜洗衣。</p> <p class="ql-block">堂安寨中心的戏楼、瓢井。</p> <p class="ql-block"> 女儿从堂安寨徒步7公里到肇兴寨</p> <p class="ql-block">鼓楼上的雕饰</p> <p class="ql-block"> 玩手机的侗家女</p> <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