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姑山古瑶村

平面镜

<p class="ql-block">中华古瑶第一村是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的下辖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幕阜山余脉药姑山北麓,</span>现貌于1965年建成,1971年扩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瑶村</p> <p class="ql-block">瑶望千年广场</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2公顷,四周民居林立,场上所立之铜鼓牛角,尽显古瑶特色;场中央之露天舞台,是举办节庆活动瑶乡拍打舞、长鼓舞、山歌,全在场内演出。每逢重大节庆之日,都要举办一场“瑶望干年,只为等你”的主题晚会。</p> <p class="ql-block">听村民介绍:来药姑山主要是看风景,但现在没水就不好看了,因此就按照村导览图在广场周围转转。</p> <p class="ql-block">古瑶文化陳列館</p><p class="ql-block">古瑶文化陈列馆,是在原古瑶遗址上改造而成。房屋面积1800平米,设展厅21间,收藏大小文物1700多件,展出186件,有瑶乡发源、盘祖传说、瑶民变迁、盘王塑像、犬首图案神台、瑶族图腾以及古瑶村的史实、县志、府志、族谱等历史证据和干家峒古遗址的垒石文化地名图案、古瑶民的生活用品、捕猎器具等。</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通城境连湘鄂赣。周为楚地,秦属南郡。汉置下隽县,先后隶长沙国、长沙郡,三国属吴,周瑜封邑。南朝宋隶巴陵郡,南齐改为上隽县。南梁分设下隽、乐化两县,隶荆州江夏郡。唐设唐年县,置通城镇(军镇),隶鄂州。宋熙宁五年(1072)置通城县,先后隶鄂州、武昌军,驻屯“抚瑶将军”(干户长)。宋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p><p class="ql-block">通城县三面环山,唯北面敞开,隽水流向长江,直达武昌。</p><p class="ql-block">县西北部为龙窖山。龙窖山,亦名药姑山。跨湘鄂两省,延幕阜之脉,邻洞庭浩淼,连衡岳形胜。记载龙窖山一名较早的是宋徽宗时期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马子严的《岳阳甲志》。</p><p class="ql-block">龙窖山是瑶胞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干家峒。</p><p class="ql-block">相传,蚩尤率九黎争雄涿鹿,聚部落,居荆南,衍十二姓。莫瑶据龙窖山,总部设大风境。垒石造屋、垒石梯地、垒石构桥、垒石砌井、垒石护渠、垒石铺路、垒石筑坟。厚重的垒石文化积淀,承载着历史的浑朴和沧桑,蕴含着古瑶的勤劳和勇敢,展示着古瑶的智慧和创造,记录着古瑶的追求和梦想。</p><p class="ql-block">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龙窖山……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市邑亦无贡赋,盖山徭人也。”明李贤《大明一统志》亦云:“龙窖山……跨临湘、通城、崇阳、蒲圻四县境……山徭所居”。</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乾隆、同治《通城县志》,记录了龙窖山瑶民的活动,也记录了药姑山的丰富物产,留下了古瑶三仙姑以瑶医、瑶药治病救人的动人传说。明代药圣李时珍曾入山考察,采集中草药标本,誉药姑山为“江南天然药库”,留下了“东璧听溪”遗迹。</p><p class="ql-block">传奇龙窖,留下遥远追思;绿色药姑,展现天然神韵。</p> <p class="ql-block"><b>盘瓠与蚩尤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瑶胞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高辛王当朝的时候,皇后娘娘患了耳病,三年后从耳朵里挑出一条象蚕子的金虫,耳病随之好了。皇后把这条虫装在瓠离里,用盘子盖着,虫忽然变成一条狗,五色斑斓,毫光闪闪,皇后为龙狗取名叫“盘瓠”。</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房王作乱,高辛王说:“若有人能斩房王的头来进献,愿把公主嫁给他。”一天夜晚,失踪了几天的盘瓠突然衔着房王的头跑了回来。高辛王万分高兴,命人以肉酱犒劳盘瓠。盘瓠只闻了一下便走到屋角里睡下,一睡就是三天。高辛王问盘瓠:“你是不是想娶公主为妻?可是狗不能和人结婚呀。”龙狗当时口吐人言:“你只要将我放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变成人。”高辛王照他说的做了。到了第六天,多情的公主怕他饿死,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全身变成了人,只剩一个狗头还没来得及变,从此再也变不了了。于是盘瓠与戴着狗头帽的公主在皇宫里结了婚。</p><p class="ql-block">婚后,盘瓠携妻跑到很远的南山,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岩洞里,生下三子一女。</p><p class="ql-block">蚩尤是盘瓠后裔,上古时代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骁勇善战,统领着九黎氏族部落联盟。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本领非凡。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四千六百年前,蚩尤与炎帝大战。炎帝战败,与黄帝联合起来,共敌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与黄帝在涿鹿激战七七四十九天。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形象让人畏惧。黄帝不能力敌,九战九败。于是请天神相助,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死后,首级化为血枫林。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p> <p class="ql-block">龙窖山古瑶说</p><p class="ql-block">古瑶指渡江南迁前的一支瑶族部落,即莫瑶。《盘王大歌》传唱至今“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青山四处游,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p><p class="ql-block">周代以前,湘鄂之地的土著民族被统称为荆楚蛮。秦一统天下,立郡县制,开始了民族大融合,但湘鄂边民仍然被称为荆南蛮。两晋南北朝时期,荆南蛮出现民族身份的分化,包括龙窖山在内的湘鄂边土著叫莫瑶。杜甫流寓岳州曾作《岁晏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潇洞庭白雪中。渔夫天寒纲苦网,莫摇射雁鸣桑弓。”桑弓箭即龙窖山中之箭竹制造。</p><p class="ql-block">《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三苗)其国近南岳。《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案明确指出了三苗在江州、鄂州、岳州一带。《元和郡县志》亦称:洞庭湖畔,三苗之国。瑶是三苗的一支,古有苗即是瑶,瑶即是苗的说法。</p><p class="ql-block">《随志》论荆州云:巴陵(据《舆地记》:三国吴初分置下隽县,西置巴陵)居民杂有夷蜒,名曰莫摇。《战国策》、《史记》、《韩诗外传》、《淮南子》等书均记载:三苗之国在洞庭、彭蠡之野。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苗民,人首蛇身。三苗崇拜的图腾为蛇。《淮南子·本经训》载:尧使羿断修蛇于洞庭。修蛇即大蛇。今日巴陵的地名即来源于此,取大蛇葬身地之意。以大蛇为图腾的,即三苗之首领部落。</p><p class="ql-block">元代末年,起义军遍地蜂起,湘鄂边的瑶民也组织起来造反,同治《通城县志》谓之“苗兵往来屯踞”。朱元璋为统一天下,不仅打击元军,也消灭其他义军。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红巾军将领马极率军围剿龙窖山一带的瑶民起义军。洪武年间,最后一批瑶民因武昌知府蒋大官人带兵征粮,镇压抗税行为,被迫逃离龙窖山,“漂洋过海”,向湖南、广西方向迁徙。</p> <p class="ql-block">古瑶源流</p><p class="ql-block">古瑶的源流主要来自于三苗集团或三苗部落,古称三苗国。</p><p class="ql-block">在三苗部落内,主要组成为荆蛮、杨越、句吴,同时也有部分楚蛮。</p><p class="ql-block">蚩尤为东夷族首领,又为九黎之王。蚩尤被黄帝打败后被杀,其族人南下占据长江中游一带,以“左彭蠡、右洞庭”之幕阜山地域建立三苗国。其中,苗族自称“蚩”,瑶族自称“尤”,自古苗瑶不分家。</p><p class="ql-block">尧、舜、禹征三苗后,留存的三苗部落与荆蛮、杨越、句吴等融合,逐步形成苗、瑶、黎、畲等部落。苗、黎、畲等部落先离开幕阜山脉,瑶部落留下的过程中,又加入了其他族群,形成江夏蛮、长沙蛮等。直到隋唐时期,在洞庭湖与幕阜山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民族——瑶族(当时称莫瑶)。莫瑶是瑶族先民从蛮族分化后,形成一个单一民族共同体的始称。</p> <p class="ql-block">古瑶从幕阜山脉向南迁徙在不同的年代有三条路线:</p><p class="ql-block">第一条线路:汉、元末明初时期。从龙窑山→东洞庭湖→资水(湖南益阳)→安化、新化(湖南大小梅山)→湖南城步县→湖南江华县、江永县大远乡→桂北、桂东(南岭山脉恭城县等)→广东连南、连山县等地。</p><p class="ql-block">第二条路线:南北朝晚期,从黄龙山、九宫山、黄袍山、大湖山→湖南平江石牛寨地域→罗宵山脉→南岭山脉→广东南雄、乐昌→广东乳源等地。</p><p class="ql-block">·第三条路线:五代十国时期,唐、北宋、南宋晚期,从龙窖山一临湘油港→岳阳城陵机→入长江沿江而下→到南京(十宝洞)→出吴淞口→进东海向南海方向沿岸航行→一部分在广东汕头上岸,进入广东南雄、乐昌,然后进入广西;一部分继续乘船南下进入海南岛,在海南岛做短暂停留,又折回广东进入广西梧州和桂林两地。·明清时期路线:一部分瑶民入云南、责州,一部分瑶民进入越南、老挝、柬埔寨与中国交界地带。</p> <p class="ql-block">瑶族织锦</p><p class="ql-block">瑶族织锦是瑶族服装或其他用品上织绣而成的装饰品,在色彩运用上亦极富民族特色,使用鲜明而强烈的原色,斑斓多采,古朴厚重,应用也较普遍。瑶族织锦古代就有“好五色斑衣”的说法,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瑶族织锦,有头饰、胸饰、腰饰、绑腿等,分红、橙、黄、黑、蓝、绿、白等颜色,并织有万字纹、几何纹、文字纹、植物纹、动物纹各种精美的图案,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美丽天然,别具神韵。</p> <p class="ql-block">瑶族服饰</p><p class="ql-block">瑶族服饰是根据瑶族古老的居住环境所决定的,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所以才出现这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瑶族支系众多,分布广阔,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的文化资源宝库。</p> <p class="ql-block"><b>瑶族打油茶</b></p><p class="ql-block">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都喜欢用打油茶款待客人。打油茶一般经过四道程序:</p><p class="ql-block"><b>选茶</b>:通常选用专门烘炒的末茶或刚从树上采摘的幼嫩新梢。茶品多为云雾茶、白毛茶。</p><p class="ql-block"><b>选料</b>:通常有花生米、爆阴糯米花、玉米花、炸玉兰片、炸黄豆、芝麻、笋干等。</p><p class="ql-block"><b>煮茶</b>:热锅放适量食油,油面冒烟时,投入适量茶叶翻炒。闻茶叶清香时,加少许芝麻、姜、葱、食盐,再炒几下后,放水加盖,煮沸3--5分钟,制成浓浓的油茶水。</p><p class="ql-block"><b>奉茶</b>:油茶快要打好时,主人招待客人围桌入坐。碗中放入“选料”,斟入虑过茶叶的油茶水,用筷子搅拌。</p><p class="ql-block">吃油茶时,客人赞美油茶鲜美可口,或称赞主人手艺不凡,表示对主人热情好客的回敬。</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民家里</p> <p class="ql-block">以为是满地的栗子,询问后得知是茶油子。</p> <p class="ql-block">山上去俯览古瑶村</p> <p class="ql-block">垒石文化</p><p class="ql-block">药姑山(龙窖山)是目前江南地区唯一的,保存最原始、最完整的垒石文化遗存,其文物遗存本体及周边自然环境还处于遗址形成时期的原始状态。</p><p class="ql-block">2011年3月,通城县文物部门对县域内龙窖山瑶族古文化遗存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瑶族古代文化遗迹,如:石垒房屋、院落、墓葬、烽火台、哨卡、梯地、水井、石砌渠道等等,其中烽火台(瞭望台)、哨卡及军事要塞的发现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发现了一座用于祭祀活动的古神台(案),对于研究古瑶民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通城药姑山(龙窖山)有大量垒石遗迹分布范围、形态及功能等;用考古学的方法阐述了垒石文化与古瑶族文化的关系,为研究保护古瑶族文化遗存提供科学的依据。</p><p class="ql-block">2014年通城“药姑山遗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俯览古瑶村</p> <p class="ql-block">古瑶广场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中午用一个小时走进免费的“药姑山古瑶村”景区,让一天疲劳的返程路有个午间的放松。</p> <p class="ql-block">嗨起来!</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长沙桐庐六日游结束了,此行一路赏美景:忘不了莽山的云海,小东江的撒网,似巨大盆景的高椅岭,圆儿时梦的马王堆陈列,还有那第一高的东林大佛。品尝了瓦窑坪的烤鱼、长沙的臭豆腐……每一次出行都有是眼福与口福共享,每一次的完美收官都是下一次的期待,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