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辰初冬,十月既望,北京的凌晨,清新如洗。昨晚一场夜雨,一洗几天来的雾霾,忽如换了一件新衣裳。虽然还有零星雨滴。</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此行来北京的最后一天,和往常一样,晨起路跑。从金鱼池走到前门大街南(珠市口大街),走过天桥大街,走过永定门内大街到永定门城楼。这里是北京南中轴线遗址之所在。从珠市口到永定门全长约2.5公里,路中间都有休闲绿化带,其中永内大街段是永定门公园,有一段几百年前的道路遗存。</p> <p class="ql-block">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南中轴线两边,最重要的历史遗迹是天坛和先农坛。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先农坛是皇帝祭神的。下图是天坛祈年殿。</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先农坛神仓——天下第一仓。</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先农坛太岁殿,皇帝祭祀太岁诸神之处。</p> <p class="ql-block">前门大街南段起点在扩路时留下一栋西式建筑,这是著名的珠市口教堂。</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是北京最早的基督教教堂之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1900年后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设的八座基督教堂中的第一座。为了这个教堂,四车道的规划路硬生生的在这里缩成两车道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前门大街,从天坛路和永安路交界处开始,道路变得更加宽阔,中间的绿化带更宽了。这里是被称为北京相声发源地的天桥。据说天桥的地名源自于这里曾经有座天桥,是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故称之为天桥。</p> <p class="ql-block">天桥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北京中轴线南段的重点所在。几百年前,这是片百戏杂练的市井喧嚣之地,侯宝林、新凤霞、宝善林等艺术名家都在此起步。如今,这里聚集着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市民广场、天桥剧场、中华电影院、天桥印象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共同组成天桥演艺区。晨光里,大街西边能看到连片的艺术大厦建筑。</p> <p class="ql-block">龙须沟没了,当年的那座天桥当然就没了。但是,为了重现景观,在天桥大街的中心绿化带上,新建了一座景观桥。我路过时是早上6点多,图片不够清晰,来两张网图,白天的清楚一点。</p> <p class="ql-block">天桥大街的东面,路过时能见到国家自然博物馆,据说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天桥大街,中间的绿化带再变宽阔,已经不能称为绿化带了,已经是一个宽大的公园——永定门公园。</p> <p class="ql-block">进公园前,旁边是天坛公园的西南门。</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公园为带状公园,满园银杏和五叶枫。一场夜雨,洗落了满树红叶,一地华彩,荡涤了长空尘埃,满天清白。</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永定门城楼。昨晚的雨水未干,地面映照着城楼的巍峨雄姿。</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城楼是典型的重檐歇山顶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在北京的其他城门楼中,很多都是这种形制的建筑。如前门(即正阳门),崇文门等。而箭楼则多为歇山顶重檐堡垒式多层建筑。如现在的前门箭楼。顾名思义,箭楼就是射箭的楼,用于防御瞭望射箭射击之用。下图是前门箭楼,来自网图。</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永定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和城墙。瓮城和城墙在1950年起陆续拆除,城楼和箭楼也在1957年拆除。2003年在原址附近按原样重建了城楼。</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是百年前进入北京的大门。永定门的名称寓意“永远安定”之意。永定门外有条永定河,原名无定河。康熙时为治理无定河灾害不遗余力,遂改名永定河。下图为网络截图。可见到前面的箭楼,中间的瓮城和后面的城楼。</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城楼是唯一重建的北京城楼。之所以能重建,应该有多层考虑,包括难易度重要性等。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就是从永定门进入北京城的,这多少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当然这是我说的。下图是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跑到永定门,只见晨光熹微,夜色退隐,云雾散去。微风拂拭着脸颊,惬意爽朗。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北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原创于2024年11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