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梅花香自苦寒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读贺东梅文集《长白山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徐敏霞</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贺东梅三十万字的著作 《长白山的孩子》于2021年出版发行。在汇文书店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文学界知名前辈和鞍山文联的现任领导及热情的读者一百余人参加了首发式。阵容有点像著名作家的新书发布会场面。《长白山的孩子》像长白山里淡雅的兰花散发着幽远的清香。</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日,《鞍山记忆》公众号又在连载这本书。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是在青春的美好年华从那个激情的岁月一路走来,书中记载的那些欢乐和苦涩的经历我们都曾经有过。那些往事铭刻在生命里,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白山的孩子》“生命的早春”部分是写东梅儿童少年的成长经历。她的的童年是在长白山姨姥家的林区度过的。长白山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给了东梅童年的心灵注入了新鲜感和灵气。像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里漠河家乡小时的记忆一样,也成为了东梅创作的源泉。东梅对曾经给予和帮助过自己的亲情跃然于纸上,刻骨铭心地记在心中,并且去感恩和报恩!</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梅1973年代进入集体所有制的鞍山工艺美术厂工作。她把这段时间称作为“生命的春天”。她抬过大筐,磨过砂轮贝壳。她吃苦耐劳,表现优秀,半年就当了副段长。工作一年后她又脱颖而出,成为厂里专职的共青团书记。她像一面火红的旗帜,“一呼九野声慷慨”。她带领团员青年没日没夜地大干,超额完成工艺美术品出口的任务,为鞍山的地方财政创造了外汇。</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把一切献给党”是东梅内在的巨大动力。她爱厂如家,以党和国家利益为第一需要。1975年2月4日晚上地震发生后,人们在慌乱中都惊慌失措。她没有回家看望家人,而是摸着黑从站前逆行十多里路走到厂里。看工厂的震情,保护厂里的财产不受损失。此时,她脑海中浮现着英雄的形象,恍如自己就是苏联卫国战争时的英雄卓雅舒拉。自己就是不怕死的刘胡兰,红岩里的孙明霞。</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5年上面给厂里4名去鲁迅美术学院读大学的名额,东梅被高票当选。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却让给了别人。她两次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这种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傻啊?但这就是在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个人荣誉面前不伸手的东梅!</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生命的夏天“的一章里,东梅回忆到:在1979年入党后的24岁,被二轻局党委调到服装针织厂做办公室主任工作。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东梅除了两办主任外,还负责上面十一个部门摊派的工作。晚上8点下班才想起来没去接孩子。在服装厂和后来的童装厂的领导岗位,东梅都能创造性地开展经济责任制和企业管理工作,把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现代化管理。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国有体制和集体制企业之间壁垒森严,在工作调动上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东梅在鞍山大学工作了几年也没有变为国家教育部门的一员。她以强大的内心力量,面对蔑视和不公正的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人说:人生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读书的高度就是你生命的厚度”。东梅在当时的鞍山大学办校刊,写文学论文,大量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中,为他日后的记者生涯积淀了丰厚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转换企业机制”成为当时改革的新提法。鞍山的地方企业相继解体,职工下岗。东梅也遭遇了这股寒潮。在企业中摸爬滚打的历练,给了东梅面对困境的勇气。她下海创业,办过幼儿园,开过饭店,批发过海产品。挣了点钱也都赔的一塌糊涂。那些艰难困苦的经历东梅是怎么熬过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泰戈尔说:你的付出将变成你的礼物,你受的苦难将照亮你的道路。东梅在20年后,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东梅在《辽宁职工报》记者的岗位上如鱼得水,她采访鞍钢现场,写新闻写通讯,宣传劳模精神。东梅润笔如风,文章总是能抓住亮点,充满着正能量,写得又快又感人!成长为鞍山记者站知名的记者和站长。</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白山的孩子》“生命的秋天”是东梅发表过的部分散文和对姥姥的回忆。东梅的散文将思想性和幽默感容为一体,语言通俗流畅,情感饱满。给人以温暖和向上的力量!几十年间,东梅发表作品近300万字,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读者》《报刊文摘》等知名报刊转载,出版了散文随笔集《达子花开了》。东梅不仅拥有新闻系列的副高级职称,还是辽宁散文学会理事,鞍山作家协会会员,鞍山市诗词协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梅花香自苦寒来!幸福是努力奋斗来的。当你吃够了生活的苦,学习的苦,工作的苦熬出了头,世间一切美好便会纷至沓来!祝福长白山的孩子!祝福亲爱的东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