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标志性景区——天涯海角

行者无疆

<p class="ql-block">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一首由郑南作词、徐东蔚作曲、沈小岑演唱并红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曾经勾起人们对天涯海角的无限向往。10月24日,行者携家人慕名来到了歌曲的赞美之地、免费开放的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天涯海角游览区。</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广场</p> <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游览区距三亚市区约23公里,地处三亚湾和红塘湾之间的岬角,背靠马岭山麓。青山、礁石、碧海、白沙、椰林、渔帆浑然一体,构成了南海边特有的椰风海韵。著名的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石、海判南天石、日月石等景点闻名遐迩,雄峙海滨,热带滨海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遗迹得以完美融合,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涯海角广场靠近海边处矗立着一尊</span>东汉初年将领马援雕像。</p> <p class="ql-block"><b>日月石</b>。在天涯海角广场正对面的海面上,有两块交叉相依而构成的心形巨石,分刻范敬宜所题写的“日”、“月”二字,因此被称为日月石。因为两块石头相依相偎,如胶似漆,就像两位相爱的黎族男女任凭风吹浪打,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厮守终生,故日月石也被称为爱情石、比心石。</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长河中,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天涯”与“海角”的构词情有独钟,展现不同的心境与感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经典,因此在华人心中深深植下了“天涯海角”的文化情结,也就使“天涯海角”成为运用最为频繁的成语之一。天涯海角游览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涯”、“海角”的物化载体,受到华人社会的普遍认同,逐渐成为“天涯藐藐,地角悠悠”的心理地标,成为了人们慕名而来的动力,人们不但企盼“情定天涯海角,相爱白首到老”的相守;还为希望“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相遇以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知;更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相惜。天涯海角游览区随之成为天涯文化和天涯情结的承载之地,成为海南旅游的代名词和标志性人文景区。</p> <p class="ql-block"><b>情侣树</b>。“情侣树”是海南椰风海韵的极佳代表,是台风造景而形成的植物奇观,曾多次成为旅游报刊的封面,是天涯海角游览区的明星树。景中的两棵椰子树,树干相互依靠,椰叶相互交融,彼此诉说着相亲相爱,幸福甜蜜的生活,是情侣不可错过的合影点。</p> <p class="ql-block">景区随处可见的歪脖椰树,构成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游览区所蕴含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附着在海滨奇石巨磊的镌刻之中,从清雍正年崖州知州程哲题刻的“天涯”和清宣统年崖州知州范云梯题刻的“南天一柱”中,传承了古崖州与中原文化的血脉相连,精神相系。从法国人杜赫德在《中华帝国全志》海牙版中记录的清康熙皇帝为绘制《皇舆全览图》而设立的641个测绘点记录的史实,描述了中国传统测量学界与西方天文地理科学界的一次难得合作和交流,“海判南天”石刻成为这次测绘研究的唯一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b>玉兰含苞</b>。这本是一块椭圆形的花岗石,在漫长的海蚀风化过程中,依自身重力分裂成几瓣,形成“玉兰含苞”的奇特造型,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玉兰花”。此花静如处子,矗立在海边,笑傲惊涛骇浪,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正如“天涯海角”一般,历经千百年的时空变换,承载了千百年的文化和情感积淀,成为人们心中深深的情结。这株石化的“玉兰花”也有人比作“莲花”,与远处的108米南山海上观音遥遥相对,这就是“莲花桥”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b>仙人叠石</b>。这块形状奇特的怪石四周悬空,只靠三个支点立于下面一块平整的大石块上。而且两者并不相连,其成因令人费解,让人猜测,莫不是有仙人将石头放上去的,才能摆出如此怪异的造型,所以称之为“仙人叠石”。其实它是亿万年大自然的杰作,由于海浪的长年冲刷,才形成的这种让人惊叹的大自然奇景。</p> <p class="ql-block"><b>吉祥石象</b>。象是佛教的吉祥神圣之物。“吉祥石象”由一大两小的有象造型的巨石自然形成,左边隐约是一头大象的侧面造型,大象下面的这块石头又像只小象。这一大一小的母子石象,就像是守候在“南海隐身观音”旁的侍从,向世人传播着吉祥的福音。</p> <p class="ql-block"><b>天涯一棵树</b>。“天涯树”是一棵奇特的榕树,其树根和树干都被压在巨石之下,却不肯向命运低头,而是在巨石的重压下寻找缝隙顽强生长,并枝繁叶茂。这棵树成为不畏重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的象征,被称为“天涯一棵树”。著名的当代画家、雕刻家、艺术家何宝森教授,在巨石上题诗:“天涯一棵树,阅尽人生路,白发堪回首,绝境逢生处”。</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涯海角游览区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都曾到访过景区,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1980年、1990年版第四套贰圆人民币都采用了“南天一柱”石作为背面图案。1982年夏天,由郑南填词、徐东蔚谱曲创作的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传唱大江南北,成为海南旅游最为经典的迎宾曲。</p> <p class="ql-block"><b>  海判南天石</b>。“海判南天石”是天涯海角游览区最早的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发现,“海判南天”题刻是在清代康熙年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地图(《皇與全览图》)测绘活动中由经纬度测量留下的唯一大地测量标志。康熙五十三年间(即1714年)11月,康熙皇帝指派钦差大臣苗受、绰尔代以及法王路易十四派出的科学家汤尚贤,三位钦差于此主持测绘并剖石刻写“海判南天”四个大字。“海”指的是中国南海,“判”是分的意思,“海判南天”就是把中国南海划分为南海和南天的意思,其意正是被称为赤县神州的中国版图的天地分界线。南为赤县,北为神州。石背面沈鹏的题诗“巨石洪荒干叠浪"正应此景。</p><p class="ql-block"> 每年冬至正午十二点,可以看到太阳与石面重合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清宣统年崖州知州范云梯题刻的“南天一柱”石。</p> <p class="ql-block"><b>  天涯石</b>。“天涯石”高10.8米,周长约66米,巨石如屋,雄峙海滨,是海南岛的标志景观之一。“天涯”二字系清代崖州知州程哲所题。在这里可以体验“天涯若比邻”、“天涯共此时”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 “天涯石”正下方还刻有“海阔天空”四字,激起人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雄心,诠释着“天涯海角”的意境和人们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b>海角石</b>。海边矗立着巨大的花岗岩石,高峻雄奇、顶天立地。恰似天造地设的铜墙铁壁伫立在南海海边,最高的尖石上题刻着“海角”二字,与“天涯”二字遥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天涯海角”。据考证,“海角”二字为民国时期坚守琼崖抗击日寇的国民党王毅将军于1939年1月所题刻。</p> <p class="ql-block">在天涯石侧面,“天涯海角游览区”几个字以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面的配诗</span>系郭沫若先生题撰。</p> <p class="ql-block"><b>赵朴初题诗</b>。这块石刻于1994年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第一次游览天涯海角时,被天涯海角壮美无边的自然景象所折服,欣然题诗一首:“不知何处有天涯,四季和风四季花;为爱晚霞餐海色,不辞坐占白鸥沙”。表达了对海南和天涯海角独特的气候和美丽景色的赞美,后来被镌刻于此供游人欣赏。</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人们都喜欢把天涯海角比喻成追求爱情的“圣地”,希望拥有“海枯石烂”、“永结同心”的浪漫爱情,期盼在“天涯海角”石前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的誓言,每年吸引多达数万对新婚情侣前来体验意义特别的婚典之旅,让景区洋溢着浓浓的、浪漫的爱情气息。</p> <p class="ql-block"><b>极目天涯</b>观海平台。这是景区内登高望海的最佳地点,站在平台处可以以天涯石、南山108米海上观音、南海、沙滩等美丽和极具海南代表性的景观作为背景取景拍照。</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美丽的海域,有兴趣的游客还可参与海上游天涯、动感飞艇、水上摩托、水上飞龙、海上垂钓等海上娱乐项目,游人借此得以涉足海洋、亲近海洋、从海上感受时尚运动的天涯海角。</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广场东侧雕像园里矗立的力主抗击金兵的南宋宰相赵鼎雕像。</p> <p class="ql-block">  景区以天涯海角广场为界,分为东西两大游览区:西区主要是奇石、名人石刻、景观树和沙滩以及热带雨林奇观,这里的游人最多;东区主要是历史名人雕像,诸如鉴真大师、黄道婆、马援、赵鼎等人雕像,还有婚礼殿堂、婚纱拍摄基地等。游览完整个景区,对其有了一个概略了解后,您就自然不会感到这里仅仅是几块石头,相反,其饱含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意蕴需要您去深入鉴赏、领悟和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