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28)  新学期从认识实习开始

济南农民夜深沉

 (2008-08-31 08:42:59) <p class="ql-block">        第二学年是从1984年的9月3日开始。</p> <p class="ql-block">       我提前一天回到苏州,主要为了看望妻子的大姐白晶珠和姐夫王云樵。他们唱了一辈子戏,眼看知天命的年龄,才终于落脚到苏州市京剧团。年初,云樵哥又被调到苏州市艺校从事教学工作。之所以此次先去拜访他们,是因为他们马上要去温州等地巡回演出,要到春节前才回苏州。虽然他们就住在干将路,离我们学校很近,但是再见也要几个月后了。</p> <p class="ql-block">    9月3日,系里的李副主任给我们班做认识实习动员。由于本学期开始就要学习专业基础课了,为了学习有的放矢,也减少学习上的困难,先让大家对丝绸工业有个相对全面的感性认识,所以在开课前按照惯例先安排为期三周的认识实习。负责带队的是企管82班的班主任乔桂明老师和后来给我们讲专业课的王云峰老师。计划是先在苏州对制丝进行认识实习后,再去盛泽和杭州等地完成其他工序、工艺的认识实习内容。</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工厂,但是由于各个工厂的加工范围所限,丝厂的对织、染不了解,织厂的对前后道工序也是一知半解,染厂的亦然。再加上还有许多不是工厂来的同学和虽然来自工厂,但不是搞生产的,专业也不对口,所以,全面的安排一下认识实习还是十分必要的。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       认识实习是从学校自己的实习工厂开始的。在学校办公楼东北,田径运动场东临是学校的实习工厂,同学们习惯称之为小工厂。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们实习和搞科研。2006年我们回学校搞班级聚会时,发现那里如今已经变成了新的综合大楼,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实习工厂的编制了。</p>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认识实习以前,农民也只是在日本电影《野麦岭》里面看到过二战时期缫丝生产的样子,没有想到八十年代了,生产形式的改观却很小,基本上还是手工为主体力劳动的性质。很多人并不了解代表纺织原料纤维最高档次的桑蚕丝竟然是用那么原始落后的方式生产出来,也大大出乎我的想象。怨不得缫丝女工的劳动强度会被拿出来与煤矿的下井工来类比,的确是辛苦大大的!</p> <p class="ql-block">       制丝的几个主要工序先后被我们“认识”:缫丝、复摇、煮茧……</p> <p class="ql-block">       为了全面了解高水平的制丝生产,学校特意还安排我们去苏州第一丝厂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家工厂位于南门外,毗邻长途汽车站,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当时拥有360台立缫机、6组自动缫的生产规模,职工1800人,年产量280吨,利润近百万元。对于丝绸行业,不仅是个老厂,也已经是个大厂了。车间里开台率高,管理井井有条。他们使用的圆盘式煮茧机,听也是来自丝厂的同学彭玉昌说在山东早就下马了——玩不转,管不了。足见南北两地在管理、技术和人员上存在的差距。</p> <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看到车间里缫丝女工都穿着大裤衩子和马甲,站在热气腾腾的机器前,用泡的发白的双手在滚烫的水里熟练的用毛刷辅助完成缫丝工序最辛苦的劳作。听来自丝厂的程卫华介绍,缫丝工最金贵的就是那双手了。要和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蚕丝打交道,手不能有丝毫的毛刺,要刻意保护。不过,经过认真保护的纤细白嫩的双手,每天要在六七十度的水里蒸泡八个小时,也真不是个滋味。再加上连续的站立,“享受”来自下面空调管道的冷风降温,上热下凉,实在是难受啊。后来,缫丝生产率先退出了大中城市,向乡镇转移,与高强度的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不无关系。</p> <p class="ql-block">      完成制丝工序的实习后,我们又按照系里的要求调整公寓。女同胞住上了新楼,我们则高升到三层,继续住在原来的楼上,东头则是留给即将入校的84班同学的宿舍。在完成这些任务后,我们便踏上了去往盛泽的路途,开始了对大部分同学而言的第一次“丝绸之乡”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