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葛兰恒在烟台解放区留下的光辉足迹

璜山书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白蒂·葛兰恒</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注1)</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16年~1951年2月),女,美国西雅图人,其英文名字叫Betty Graham。她的中文名字除了常用的白蒂·葛兰恒外,还有多种称呼,如贝蒂·葛兰恒、葛兰痕、葛兰、贝蒂·格兰姆、贝蒂·格瑞汉姆以及蓓蒂·葛兰恒等。她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十分关切,同情和爱戴中国人民,是第一位深入华东战场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胶东解放区进行正面报道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战地记者之一(见图1)。下面按解放战争时期葛兰恒进行采访报道的先后时间,介绍她在胶东解放区采访报道时所留下的光辉足迹,以及发表的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文章。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图1 葛兰恒在山东解放区采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注2)</span></p> 一、在《胶东大众》发表《访陈毅将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美国记者白蒂·葛兰恒于1946年11月在中共 (南方) 工作委员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联络处负责人陈家康</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注3)</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英文名 Ch'en Chia-k'ang)的陪同下由上海乘船来到山东解放区。1947年1月13日,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在鲁南前线指挥部接受了葛兰恒的专访。这次采访葛兰恒以《访陈毅将军》为标题,1947年3月31日发表在胶东区党委领导下的胶东文协主编、胶东新华书店发行的《胶东大众》(半月刊,第五十四期)上</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注4)</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并配发了陈毅将军的木版雕刻像,见图2。</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图2 在《胶东大众》上发表的《访陈毅将军》</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访陈毅将军》这篇报道中,陈毅将军分析了峄县和台儿庄两次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国民党部队放下武器之迅速及俘虏参加中共军队之极大数量。”并指出,“目前战争之性质……已成为民族战争,成为争取独立的战争。”关于两次战役胜利的战略意义,陈毅将军认为是“局部反攻性质,而非全面反攻的开始”,也是“对延安前线的一个援助。”文中结尾写道:“陈将军的意见以为最有用的新缴获的武器是榴弹炮、坦克和电料器材。”最后他说道:“如蒋想再送一些来,我是愿意打收条给他的。”彰显了陈毅将军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性格。</p> 二、MAO TSE-TUNG ON LITERATURE AND ART 在The CHEFOO NEWS 发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46年夏季,葛兰恒在上海逗留期间与中共 (南方) 工作委员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陈家康将毛泽东主席重要著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翻译成英文版MAO TSE-TUNG ON LITERATURE AND ART,但未公开发表。由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1947年4月,葛兰恒随大众日报社从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滨海区(今临沂市莒南县)撤到了较为安全的胶东解放区烟台,将在上海就已译好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英文稿MAO TSE-TUNG ON LITERATURE AND ART交由The CHEFOO NEWS</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注5)</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中文名《烟台新闻报》)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国际上首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英文版图书,见图3。 这部书在胶东解放区广为发行,并通过香港向国内外发行,</span>对于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艺方针政策,具有</span>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图3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英译版MAO TSE-TUNG ON LITERATURE AND ART由The CHEFOO NEWS出版发行</span></p> 三、全程采访“杨禄奎事件” <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23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简称“联总办事处”)的美籍工作人员阿力克·斯鲁列维奇,在烟台东山脚下大马路东头南边的森林路上超速驾驶敞篷中型吉普车,碾轧死45岁黄包车夫杨禄奎,妄图驾车逃逸,被目睹惨案发生的大众日报社社长匡亚明的勤务员李万槐持枪逼停吉普车并控制肇事者。此时的烟台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烟台市人民政府为民做主,决不容忍外人逞凶、草菅人命,市长姚仲明要求烟台市地方法院以胶东解放区的司法制度公开审理此次交通肇事惨案,并亲自出庭为受害者申冤。葛兰恒意识到此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新闻价值,全程参加了公祭和审判,并采访了姚仲明市长、地方法院院长林蔚以及杨禄奎的家属,也采访了肇事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鲁列维奇</span>及被告方的代表李·普尔。这次审判是按照胶东解放区的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第一次审判一个外国人。烟台地方法院最终做出如下判决:判处阿力克·斯鲁列维奇两年监禁,<span style="font-size:18px;">联总办事处支付杨禄奎家属三千四百六十美元的赔偿,以及三百三十三美元的丧葬费和四十美元的人力车损失费</span>。</p><p class="ql-block"> 图4是1947年5月26日杨禄奎出殡时的情景,军乐队开道,持枪警察护卫,烟台市姚仲明市长和联总办事处的代表李·普尔及夫人,胸佩白花、臂戴黑纱、手执白绋引导灵车。罪犯<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鲁列维奇</span>按照胶东民俗穿戴白色的孝袍孝帽,与死者杨禄奎的长子杨聚田一起披麻戴孝。</p><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30日葛兰恒在《烟台日报》四版的“播种”副刊第115期上发表了全文共计2000余字的文章——《杨禄奎事件》,文中写到:“美国人因为碾死一个中国苦力而被判刑并公开道歉,在中国许多世纪的历史上,还是第一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图4 杨禄奎出殡时的情景</span></p> 四、采访昆嵛山无染寺“解放军官招待所”战俘 <p class="ql-block">  无染寺是始建于东汉桓帝永康年间的胶东第一古刹,坐落于中国道教名山昆嵛山主峰泰礴顶南麓,曾盛极一时,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道教全真派发祥地</span>。早在 1935 年无染寺也曾是中共胶东特委组织的“一一·四”革命暴动指挥中心。 </p><p class="ql-block"> 1947年7月,山清水秀的昆嵛山无染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成为争取改造被俘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训练营,对外称为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解放军官招待所”或“解放军官训练团”。根据葛兰恒的理解,“解放军官招待所”“解放军官训练团”的真正含义就是英文的Prisoner of War Camp,因此在随后发表的文章中直接使用了“战俘营”这个词。但出于保密原因,当时没有报道这个战俘营的真实地点。有一天</span>经烟台市市长姚仲明的安排,葛兰恒乘坐吉普车走公路行至距战俘营最近地点下车后,再经过半天多的长途跋涉来到昆嵛山无染寺东海军分区“解放军官招待所”,并在此住了九天,其中八天大雨倾盆。她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被俘的 50名国民党高级将领进行了深度采访(注:被俘人员统称为“解放军官”,其中包括六名中将,有李仙洲、马励武和韩浚等,以及三十五名少将和九名其它级别的军官。把他们被俘日期说成“被解放”日期)。战俘营主任林力对葛兰恒介绍说:“只要这些将领不捣乱,不逃跑,他们会受到尊重,而且有充分的言论和集会的自由。他们还有权管理这个战俘营的事务。”</p><p class="ql-block"> 葛兰恒以表格形式设计了24道问卷调查题,其中第一道题是“你的部队被打败的原因是什么?(用数字表明原因主次的顺序)”,就有12条之多的原因供这些被“解放”的国民党军官选择。这些“解放军官”以不记名和打勾的方式回答问卷调查表。采访中,葛兰恒是用英文记录访谈内容。1947年8月18日的《大众日报》发表了葛兰恒的问卷调查部分。如调查表有题“你是否认为国民党不应侵犯解放区,而应遵守政治协商会议的协议?”“解放军官”回答“是”的三十二人,“否”的九人,无意见的九人。又如问“一个没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的联合政府,是否能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回答“是”的三人,回答“否”的四十三人,无意见的四人。</p> 五、在《书店通讯》上介绍美国的书业 <p class="ql-block">  1948 年 7 月 31 日葛兰恒在山东新华书店出版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店通讯》(第二期)杂志上</span>,发表了《美国的书业》一文。该篇文章把美国的书业境况进行了正反两方面客观报道,一方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美国书业</span>唯利是图的商业竞争环境如何扼杀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对美国读书会推销书报方法、版税制度等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可供解放区书业借鉴参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图 5 在《书店通讯》上发表《美国的书业》</span></p> 六、后       记 <p class="ql-block">  1948年8月,葛兰恒与警卫员一起从山东益都出发,骑自行车奔波十几天到达河北太行山麓获鹿县的南海山村,成为我中央外事学校(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的一名外籍教员,同期的外籍教员还有国际友人马海德(美国)、柯鲁克(英国)和伊莎白(美国)等。新中国成立后,葛兰恒在北京新华通讯社工作过很短的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1951年2月12日,年仅34岁的葛兰恒在北京不幸逝世。2月15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发消息“美籍进步新闻工作者贝蒂·葛兰恒在京逝世”。在华的葛兰恒朋友得知噩耗后,都对她过早地与世长辞,感到惋惜和痛心。葛兰恒安葬在北京万安公墓(见图5),墓碑正面的中文写着: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font-size:15px;">美国进步记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中国之友葛兰恒之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一九一六——一九五一</b>”</p><p class="ql-block"> 最后,无限感激葛兰恒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图 6 位于北京万安公墓的葛兰恒墓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Betty Graham(1916年~1951年 2 月),中文名为白蒂·葛兰恒,也有译为“白蒂·葛兰恒”,出生在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一个富裕家庭,是一个美丽活泼、求知欲强的孩子,后来进入华盛顿大学学习心理学。她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师,他的公司1936年时在上海开了一个事务所,葛兰恒随父亲来到中国度假,爱上了这个东方古国,决定留下来,在上海担任《大美晚报》的记者。1937年她到韩国旅行时被当作间谍抓到日本人管辖的监狱里。被释放后她回到西雅图,然而西雅图的生活对她来说太死气沉沉、太无趣。在1939年她再次来到中国,于是在日军轰炸后的重庆街头或者是宜昌抗战前线,都可以看到这位充满活力的金发女记者的身影。她的采访报道让西方人民更好地了解到中国抗日战争的实况。在这期间,葛兰恒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好奇逐渐转变为热爱。1942年作为尼赫鲁的私人客人访问了印度之后,葛兰恒回到美国,来到首都华盛顿特区担任国际新闻社在美国国务院的特派记者。她经常谈到她所了解的“红色中国”,常常与友人们进行激烈的政治讨论直到深夜。1944年10月美国战争情报局招募她成为远东专家,来到旧金山。然而几个月后葛兰恒就辞掉了这份工作,她告诉朋友,辞职的原因是美国战争情报局对“红色中国”不友好。1946年葛兰恒回到中国,成为美联社的自由记者,结识并采访了周恩来等许多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后来她辞去了美联社的记者工作,加入在山东的新四军,成为一名外籍记者。1949年在解放军进入北京城的队伍里,美国《生活》杂志驻中国的记者詹姆斯·伯克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着解放军军服的葛兰恒走在队伍中间,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她那梳理得非常整齐的金发和鲜艳的口红。1951年 2 月,年仅34岁的葛兰恒在北京因情不幸自杀。她的朋友马海德医生通过电报告知她美国家人这个噩耗。葛兰恒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离她坟墓不远处是史沫特莱的安息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图出自2019年12月14日《大众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陈家康(Ch’en Chia-k’ang,1913年1月~1970年7月7日),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原名陈宽,曾用名陈有容,民族资本家家庭出身,先后在武汉大学预科、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1938年1月调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党员培训班主任。3月任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的秘书兼英文翻译。1939年4月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副组长、党派组成员。1940年12月后任南方局对外宣传组副组长。1944年4月奉调回到延安,参加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的工作。同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外事组科长,参加接待到延安考察的美军观察组。1945年4月以秘书身份随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共代表董必武到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宪章会议。参与撰写3万余字的《中国解放区实录》译成英文发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同年11月赴伦敦出席世界青年大会,被选为世界青年联合会执行委员。陈家康曾任联合国宪章会议中国代表团共产党代表董必武秘书,建国后历任青年团中央委员、团中央联络部副部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部长助理,驻埃及大使兼驻也门公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访陈毅将军》初稿是葛兰恒用英文写的,中文译者是《大众日报》女记者汪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The CHEFOO NEWS(中文名《烟台新闻报》)是一份英文报纸,4开2版,周刊,每期发5000份,由胶东行署外事特派员办公厅主办。1946年7月1日创刊于烟台,1947年7月1日停刊。1946年7月15日,《大众日报》刊发报道介绍《烟台新闻报》:“烟台11日电:英文版烟台新闻报(The CHEFOO NEWS)于伟大的‘七一’纪念日出刊了。该报宗旨为供给旅烟外侨了解目前形势,一致团结共同争取世界和平,每逢星期一出版,内容除介绍国内外与地方重要新闻,凡外侨及外界捎来的论著、通讯及其他稿件,无不尽量采用。现该报除销售本市外,并推销至威海、龙口、石岛、莱阳等地,每份售价一元。”《烟台新闻报》出版后,还随“联合国救济总署”的船只运往香港,对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治主张,介绍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span></p>